◎假币令风云变色
●警方大为头痛
境外假钞的大量流入,诱发了境内伪造术的死灰复燃。随着伪造术的迅速传播,推动了假币的快速流通和扩散。在我国有人群流动的地方,就会有假钞的出现。这一现象可以从全国各地假币案的分布情况得到证实。
1988年、1989年,假币主要从境外流入。因此,假币案也主要地发生在东南沿海和内地部分大城市。199O年,假币开始向内地蔓延。陕西、河北、四川、安徽等省成为假币案多发地区。到1991年底,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响起了假币的警报。1988年以前,云南省每年发现和收缴的假币只有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而进入1989年后,全省17个地、州、市中,只有边远的迪庆州没有发现假币的活动。到1991年,迪庆州也发现了假币的踪迹。这时的假币已是版别众多,品种多样。在许多边远地区的假币发案呈现出来势凶猛的态势。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在1991年查处的假币案件比1990年上升了10倍。内蒙古自治区在1991年查收的假币数量比1990年上升了20多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与俄罗斯、蒙古等国接壤,地广人稀。1991年的假币发案数在自治区高居首位。收缴的假币数量占全区的48%。就连西藏自治区在1991年元月在拉萨市发现首起假币案后,一年内共发生假币案3起。共缴获假人民币3万余元。
1991年,《四川经济报》曾载文《假钞为何越来越多》,文中披露:在中国的市场上估计约有近千万元假人良币在流通。此数字是否公允准确,不敢断定。至少可说它不具有权威性。无论如何,假币在我国的大量出现已不容置疑。有多少假币进入市场流通,又有多少误入百姓的腰包,这只能是一个末知数。现已缴获的假人民币数量肯定只是露出的冰山一角。
1992年1月23日,香港某报公开急呼:目前大陆伪钞案件不断增多,已令警方大为头痛。……大陆各地流行的人民币假钞,大多来自香港、台湾,成批伪钞被走私进入大陆市场,严重扰乱了大陆的金融市场.也妨碍了老百姓购买商品,更使商店售货员胆战心惊。
●一些地区拒收大面额人民币
假币的大量冒出不仅严重干扰了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还严重地损害了人民币的信誉。在一些假币的重灾区,人民币的信誉降至到最低点。河南的周口地区、驻马店地区、广西的桂平县等地,群众对人民币的信任程度降至为零。这些地区的商业、服务部门公平拒收50元和100元大面额人民币。在首都北京的一些大型商业网点,如东安市场、百货大楼、长安商场等,都新增设了“大票兑换处”,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遭受假币的侵害。
短短几年时间,伪钞从死灰复燃迅速发展到猖獗全国。这其中必定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魔力在推动,而这种魔力会是什么呢?这个答案应该是很容易的。一切伪钞犯罪的目的是为了一件东西:“钱”。造伪者是为了牟取暴利,贩伪者是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投放者更是为了直接获得金钱和商品。造伪者的唯一信条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商品社会确实是一个“钱‘的社会,拥有金钱就拥有一切物质享受,拥有地位和权势。金钱确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东西。
◎有钱能使鬼推磨
●大面额假币占假币绝对多数
从伪钞转换成真币,也需要经历如其它商品生产一样的投入产出过程。从制作、生产、销售到流通等各个环节,都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虽然,该商品不被政府确认,并且国家法律明文禁止,但是,一本万利的利润刺激一大批人为之而奋斗,乃至丢弃生命。回顾历史,在我国发行小面值人民币的时期,如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伪钞很少出现。除了严酷的政治气候外,主要还是经济法则在起作用。一张10元面值的假人民币,印制、销售所花费的原材料和劳动的价值与钞票票面所表明的价值数几乎相等。因此,赢利不大,而且极具风险,自然造伪者也少。后来,港台黑社会组织依靠港台作避风港,利用大机器化印制伪造人民币。因是机器化生产,又不具风险,尽管是薄利多销,但仍可获得巨额利润。由此,在我国东南沿海,公安机关时常缉获到数百万元的假币,已不足为奇。1988年,我国政府发行50元、100元大面额钞票后,大面值钞票立即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目标。从此,伪钞犯罪活动更加变本加厉。1988年、1989年、1990年三年中,我国公安机关、银行系统缴获的50元、10O元券假人民币,占全部假币的98.3%。仅江苏省在1991年查获的全部假币中50元、100元面额的共有8594张,约539175元,分别占查获总数的86%和97%。江西省所缴获的假币中IOO元、50元的大面额占全部的90%以上。
虽然仍是利剑高悬,仍不时有人剑下丧命,可在剑锋下的造伪队伍却在日渐壮大、透析其缘由,只能说正合了两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
下面的系列案情更有助您对此两句话的理解。
案情之一:
1990年6月,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破获了以王连俭(男、56岁、宝鸡市人)为首的特大贩运假人民币的犯罪团伙。该团伙成员共有19人,由陕西、广东、江苏、新疆等省区的犯罪分子纠合而成。他们相互勾结,内部分工明确,开通了一条以宝鸡市为中心,连接境外,贯通东南沿海和西北内地的交通运输线。假币先由广东的犯罪分子向境外黑社会购得,从海上走私入境,然后运往宝鸡市,再通过宝鸡市中转,向陕西、新疆、甘肃等省区的假币贩子们批发,再通过这些省区的犯罪分子投放市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犯罪网络。到破获为止,该集团已向西北各省区投放假币10多万元。据交待,犯罪分子还利用假钞或贩假所得现款,转道云南省购买毒品,然后贩往东南沿海。于此,由假币又衍生出了从内地到沿海的贩毒网。这两条“黑网”以贩假起本,以贩毒敛财,构成了一条从贩假到贩毒如此循环反复的犯罪链。
案情之二:
1992年3月15日,云南省勐海县贸易公司营业员发现,有人持100元假人民币购物,当即报案。勐海县公安局刑警队闻警出动,迅速将购物人李小华、吴昌海抓获。李小华供认:1991年在广州秋季广交会上,他们与一名台湾商人做成一笔玉石生意。台湾商人现场付给他们一笔14000元贷款。这次购物的钱就是那次广交会上所得。剩余的钱都放在家中。公安人员果然从李小华家中找到了那笔剩余的10500元货款。巨款立即送交人民银行鉴定,经确认:台湾商人所支付的货款全部是机制版假人民币。公安机关迅速通过有关部门联系,多方查实,那名台湾商人现正在台湾,李小华等人只得自认倒霉。
案情之三:
1988年,广东省紫金县公安局在同安镇下石村查获一起伪造人民币案件。当场缴获假人民币10余万元,主犯曾日东因此被判有期徒刑3年。
3年后,曾日东刑满释放。回到家乡,曾日东仍不思悔改,没几日又重操旧业。在半年时间里,假造的100元、50元、10元、2元等面值的人民币竟有5公斤之多。在曾日东正准备携假钞外出云游天下的时候,被人告发,冉次锒铛入狱。这一次在狱中,曾日东不会只呆三年,而是遥遥无期。
案情之四:
1991年7月,王辉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工作。小伙子到公司后一直勤奋工作,谦虚谨慎,很得领导和工友的喜爱。
1992年3月的一天,王辉在复印技术资料时突发奇想,从衣袋中掏出一张100元面值的钞票放入彩色复印机中,不想印出的复印件非常酷似真币。王辉很是激动,连忙拿到车间给工友们玩赏。工友们也一致称说:太象了。
4月1日,正是“愚人节”。王辉出于戏弄别人的恶作剧幼稚心理,用彩色复印机复制了2张100元面值的钞票。王辉把假钞放在工友们上下班的马路上,自己则站在不远的地方偷看。当他看到一名工友将假币揣入腰包时,王辉在远处窃喜,自以为自己复印技术高超。突然萌发了“这个东西可以以假乱真”的念头。
第二天,王辉复印了14张10元票面的人民币,揣在兜中。下班后,王辉来到前门的一个香烟摊前,用一张10元的假币购买了一包“白箭”香烟,居然没有引起摊主的一丝怀疑。第一次作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得逞,王辉有些心花怒放。接连几天,他利用下班时机把剩余的假币在火车站、地铁站等人多拥挤的地方,以购买香烟等手段全部花销了出去。
王辉觉得这样来钱太容易了,贪婪之心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又一次复印了20张10元面值的人民币,利用休假时间,携到保定投放。在保定火车站,王辉拿出一张10元的假币递给售票员,要求购一张去北京的车票。售票员接过钞票感觉这张10元票子有些薄,抽出一张别的10元钞票一比较,真伪立判。王辉眼见马脚要败露,拔腿就想开溜。可惜没跑出车站大门,就被执勤民警手到擒来。
6月2日,在石家庄铁路公安处看守所提审室内,预审员向王辉宣布了逮捕令:“王辉,你因犯有伪造货币罪,经石家庄铁路运输检察院批准,依法逮捕。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辉蹲在地上,双手抱着脑袋放声痛哭:“我好后悔啊!”
法律是无情。王辉由于好奇心而最后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案情之五:
现年35岁的张黄堂,是河北省沧州人。今年2月份,张黄堂来到河南省项城县采购塑料鞋底。张黄堂在此无亲无故也就无处走动。吃过晚饭,张黄堂本想先上街闲逛一阵,然后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或录像消磨时光。当他来到电影院附近时,一位小青年迎面朝他走来。
小青年笑容可掬,先打上了招呼:“大哥,看情形您是生意人吧?”张黄堂见是当地青年主动与他打招呼,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正闲着,无人聊话。现在有了一个伴,张黄堂当然不愿意放弃,连忙回答:“做小买卖的。”别以为是张黄堂自谦,其实是不善言辞。张黄堂只有小学文化,在家乡时,邻居家都不大愿意与他来往。平日缺乏与人交谈,口才自然就平平,仅靠农闲时出来跑些小本买卖,结识的生意人也有限,口才难有进步。不然的话,张黄堂早已过而立之年,怎么会仍是光棍一根呢?
小青年听口音断定张黄堂是个外乡人,又是孤身一人,心里舒坦多了。谈话也主动多了,三句两句就把张黄堂的情况套了个八九不离十。小青年朝四周巡视一番后,小心翼翼地从裤袋中掏出一叠钞票在张黄堂面前晃了一晃,“要买钱吗?”
张黄堂一听,当时就呆住了,半晌才醒过神来,“钱,还能买吗?”张黄堂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小青年朝前挪动半步,嘴唇凑近张黄堂的耳朵,小声地说:“不瞒大哥说,这些钱是假的。是我的朋友从深圳那边带过来的,保证印刷技术上乘,一点破绽都没有。”随手抽出一张100元面额的新票递给张黄堂。
张黄堂拿起来凑到眼前反复瞅了瞅,心里直犯嘀咕:怪了,这钱咋和真的一样呢。张黄堂只会直观地简单地认识真人民币,自然,对做工精细、逼真的假人民币就不可能分辨真伪。“这买卖咋做呢?”
小青年知道买卖有戏,连忙回答:“1:3”。
张黄堂马上就明白了1:3的含义,从上衣口袋里掏出1OOO元钱,二话没说就交给了小青年。
小青年迅速数出30张100元面额的假币交给张黄堂。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生意在不声不响中成交。
张黄堂揣着3O0元假币没有去电影院,而是折回了旅馆。
躺在床上,张黄堂琢磨起来。只要把这3000元脱手,就可以稳赚2000元钱,抵得上干一年农活。说不定拿这笔钱还可以找到一个四川妹子做老婆。在张黄堂的眼里,四川妹子最漂亮,他发誓要找一个川妹子做老婆。以前兜里没有钱只敢胡思乱想,现在有了钱,就能娶老婆了。想到老婆,张黄堂在床上折腾了一宿没有入睡。
第二天,张黄堂带上塑料鞋底往家返。当晚落脚在石家庄市车站旅馆。
天下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车站旅馆里住着两位来自四川
的兄妹,而且与张黄堂同在一个楼层。吃晚饭时,张黄堂在饭厅里照见过这一对兄妹。那四川妹子长得水灵劲,当时就把张黄堂看两眼直发直。川妹子见有陌生男人直面盯着自己看,不但不紧张,反而冲着那男人莞尔一笑,倒使那男人不好意思起来。这男子就是张黄堂。毕竟是乡下人进城,张黄堂不敢在陌生姑娘面前表现出放肆,况且姑娘的身旁还有一位小伙子保护着。
张黄堂匆忙吃完晚饭就回房间休息,刚刚关上房门,就听到有人在敲门。
张黄堂打开房门一看,站在门口的正是在饭厅里坐在川妹子身旁的那位小伙子。张黄尘连忙把小伙子迎进了房间。
小伙子入座后,先是一番自我介绍。小伙子自称唐材,四川安县人,在石家庄找工作。张黄堂得知小伙子是四川人,很是高兴,心想也许通过眼前这位朋友可以接识到四川姑娘。张黄堂马上变得殷勤起来,又是敬茶,又是上烟,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两个人在东扯西拉中,张黄堂流露出了想找一位四川妹为妻的想法。唐材明白了张黄堂的心思后,来了个顺水推舟。
“大哥,在街上见到的姑娘就是我的亲妹妹,叫唐丽,今年20岁。这次,我带她来石家庄一是打工赚几个钱,二是为她找一个好婆家。看大哥是一个生意场上的明白人,家境肯定不错。如果不嫌弃,我当兄长的作主,把妹妹许配给大哥。”听到这话,张黄堂感到天降姻缘,满脸堆起了笑容。
“小弟,是诚心给大哥找乐子吧?”张黄堂虽笑容满面,心中却有些犯疑。世上真会有奇缘不成。千里姻缘一线牵,难道就会把我张黄堂一个穷庄稼汉牵住。
“大哥不信现在就可叫小妹过来见见。在饭厅,见到大哥后,小妹就发誓要嫁给象大哥这样的青年。这样,我才来找大哥说媒的。”
唐材说得合情合理,有鼻子有眼的,张黄堂不信还不行,可转念一想,我张黄堂与姑娘仅一面之交,就这副穷酸相,会赢得姑娘的芳心?莫不是七仙女下凡吧?难道这兄妹二人是在演双簧,骗我的钱财不成。张黄堂也是在外闯荡过几次的生意人,世间的稀奇怪事耳闻了不少,对这桩天降的喜事心中还是有些戒备。可说到钱财,张黄堂猛然想起自己兜中的那3000元假币来。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也不是真的,只要能用它把唐丽哄骗到手,带回家中,待生米做成了熟饭,还怕她飞了不成。
就在当天晚上,张黄堂将3000元假币全部交给了唐材。张黄堂害怕夜长梦多,连夜带着唐雨赶回沧州。
唐材拿到钱后,按照与唐丽的约定赶快调换旅馆。唐材拿着现金来到柜台结账时,旅馆服务员发现他手里的钞票全是假的,当场将其扭送到公安派出所。
经审问,唐材交代:唐而真名叫谭丽,四川安县人。现年20岁。去年,谭丽跟随同村的小姐妹离开家乡,来到绵阳打工。不久,谭丽就厌烦了打工妹那种繁重的劳动和微薄的收入。就在这时,谭丽在大街上碰见了同村的男青年谭村(改名唐材)。谭村三年前就离开了家乡在外闯荡,先是南下广州闯世界,后又北上打天下,却都是两手空空。谭材在外发现许多人靠骗婚发了大财,也想如法炮制。在异乡碰到女老乡后,谭村马上将这一想法与谭丽如此这般劝说,不料,谭丽马上满口答应。二人一拍即合,遂以兄妹相称,结伴来到石家庄。谭材兄妹的第一桩买卖正好碰上了张黄堂。不曾想,骗婚不成反陷身囹圄。
张黄堂带着潭丽星夜兼程赶回沧州老家时,当地派出所民警已恭等他们多时了。这正是假币换妻反自欺。
张黄堂、谭村、谭丽三人均因诈骗罪受到劳动教养二年。
案情之六
江西省瑞金县壬田镇农民谢荣一贯好逸恶劳。人到中年还不会稼穑,从小就靠行骗谋生。先是凭三寸不烂之舌行骗邻近村民的财物糊口。久而久之。恶名远扬,远近村民见到谢荣赶忙退避三舍惟恐不及。
谢荣见周围邻里乡亲身上已捞不着油水,只得另想策。他听说,城里人特别喜欢金器,而且黄金价格还在一个劲地上涨,小脑瓜子一转悠,又打起了黄金的主意。谢荣找到邻村的一个铁匠铺,用100元钱央求铁匠打造了三只假元宝。
今年4月底的一天,谢荣背着行囊,带着三只假元宝南下广东,开始行骗营生。赴广州、下深圳、奔中山,半个月时间里,谢荣行经了8个县市.就是无人问津他手中的“元宝”。眼看囊中钱财所剩无几,不得不准备打道回府了。
5月3日,谢荣垂头丧气地来到广州增城汽车站购买了一张返程车票,离开车时间还有2个小时,谢荣如无头的苍蝇一样在车站里瞎转起来。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空手而归。
忽然,谢荣看见在一棵大树下站着一位中年男子。看装束象是外地来的生意人。凭着多年行骗的经验。树荣断定此人是“大款”,赶忙凑过去主动与中年男子搭起话来。
中年人也不介意,很和善地与谢荣聊起天来。
聊了一会儿,谢荣从兜中摸出一只“元宝”来,举到中年人面前晃了一晃。
中年人见是黄灿灿的“元宝”,双眼都发直,马上露出惊讶之色,连忙问谢荣:“这东西是从哪来的,是真的吗?”。
谢荣见中年男子情有所钟,赶忙摇动起三寸不烂之舌。
“这次我来广东真倒霉,到深圳买股票把血本都搭进去了。现在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忍痛把家传的宝物卖掉,买车票回家去。”谢荣不愧是行骗的行家里手。虽只有初中文化,但编起词来却能入木三分,令路人落泪。
中年男子马上就被谢荣的话感染住了,露出了同情的脸色。谢荣见中年男子心有所动,继续编起故事来。如何只身携带巨款来深圳炒股票;如何失手赔进血本;如何沦落街头,故事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如真的一般。
看来中年男子真有些相信谢荣编造的故事,接过“元宝”在手中掂了掂,在耳边听了听。谢荣赶紧在一旁介绍“元宝”得来如何不容易,如何保值,如何区别真假,仿佛成了一位鉴定专家。中年男子听得直点头。
谢荣清楚眼前的中年人一点黄金常识都没有,只要再稍加点火候,买卖就可成功。谢荣如叙家常一般又讲起自己的奋斗史。
也许是这些掏心窝子的话打动了中年男子的恻隐之心。中年人扳了一会手指,眯着眼睛问道:“老弟在外闯世界真不容易,眼下遇到困难,我很愿意帮你一点忙。请开个价,你身上的元宝,我全要了。”
谢荣不露任何声色地说:“感谢老哥搭救之恩。一共有3只,贱卖15000元。”
“就一万元算了。”中年人讨价。
一忍痛割爱,11000元成交,怎么样?”谢荣回价。
中年人没有再说话,从腰包里拿出一叠票子,数了110张交到谢荣手中,接过3只元宝转身就走了。
5月17一日,谢荣携带“巨款”走进壬田镇储蓄所。光这笔钱的利息就够谢荣支撑半年了,高兴的劲儿可想而知。营业员接过钞票放进验钞机中,验钞机一张也不吃,营业员见状立刻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刚刚浮起的发财梦马上被吹灭了。谢荣自作聪明,用假金换假币的笑料从此在瑞金传开来。
案情之七:
小雪后的第二天,燕赵大地就已进入严冬。这天,唐山市火车站依然是人头攒动。
在留言板前,站立着一位五短三粗的年青人,象是在搜寻什么信息,可失神的双眼却不时朝两边瞟来瞟去。这一幕,刚好被在大厅中巡视的值班警长张建军看在眼里。凭着职业敏感,张警长马上在脑海里闪现出一团疑云。张警长不紧不慢地朝年青人走过去。那年青人见有民警向自己走来,眼光略微向上抬了一下,正好碰到一双咄咄逼人的眼光。年青人好象触电一般,拨腿就往大厅外走。张警长动作更快,快步上前,堵在了年青人的面前。
“去哪儿?”张警长例行公事。
“我,我来接老乡……”年青人吞吞吐吐地回答。
听口音,张警长判断此人是南方人。看神色,实在可疑。
“你,哪来的?叫啥名字?”
南方人似面有难色,不愿启齿,支支吾吾了好几分钟,才从喉咙里挤出一句话来。“我叫陈道安,广西柳州人……”。
张警长把陈道安“请”进了民警值班室。
搜查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发现一张印有人民币百元图案的稿纸。顺藤摸瓜,连续追问,陈道安不得不交代了实情:
陈道安真名叫陈强,广西来宾县农民。自幼父亲病故,不久母亲抛弃了他,跟随一个有钱的男人闯荡江湖。陈强的亲戚家都不愿收养他,他成为孤儿。是在左邻右舍的施舍下,长大成人的。那时,他栖身在一间破茅草屋里,身上穿的都是小伙伴遗弃的破衣烂衫,口中吃的也是百家饭。家庭的不幸过早地泯灭了他的童心,畸形的生存环境扭曲了他的灵魂。在八九岁时,陈强梦想将来赚到大把大把的钱来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
可他从小就缀学,好逸恶劳。不久,与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青年混在一起,偷鸡摸狗,无恶不作。特别是扒技水平日渐见长。十五六岁时,陈强在当地就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三只手”。长大后,陈强离开家乡一直在外流浪,靠扒窃糊口。
一次,在广州,陈强参与一个扒窃团伙的集体行动,不料失手,被警察当场抓获,送进劳教所关了两年。
在劳教所,陈强结识了一名来自广东的造币分子,并拜他为师学习制造假币。陈强解除了劳教后,没有回到家乡安心务农。而是继续在广东、广西等省流浪,发誓要凑够十万元后,就洗手不干了。不想在劳教所,与人打架,被打伤了右手的筋脉。几次扒窃时,都因右手腕不听使唤,功亏一蒉。陈强害怕再失手,不得不结束了扒窃生涯。这时,陈强自然想起了广东人教授给他的造伪术。造假币不同于扒窃,需要场地、资金等条件。可到那里去找这块场地呢?回家乡肯定是不行的。回去后,陈强成了帮教对象,一举一动都需要向派出所汇报,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陈强想起了一个人——十年前,由他们村嫁到河北去的女青年罗某。
陈强邀请同村的一个伙伴,带上工具,来到河北滦南县司各庄乡,找到了罗某。
罗某千里遇故知,自然高兴得不行。非常热情地款待了这两位远方的客人。
酒足饭饱后,陈强首先发话:“这次来河北,一是来看看罗大姐,二是想租用你们的房子做一点生意。”
罗某的丈夫王某连忙点头称好。
一番商量后,王某租给陈强一间偏房做生意,每月租金1O0元。
王某家在农村山区,交通不便,自然是一个安全隐蔽的地方。有了场地,陈强带着同村人连夜就动手造起假币来。
平时,陈强决不让王某家的人靠近偏房一步。
有一天,王某趁陈强二人进县城的机会,偷偷地爬进了偏房。在房间里,四处散放着已做好的半成品假币,有1oo元的、有50元的。在抽屉里,还放着一迭已做好的假币,全是1O0元的。至此,王某才知道陈强做的是什么生意。
王某赶忙把妻子罗某找来房间里参观。眼瞅着这遍地的假币,王某夫妇感到害怕。
晚上,王某把陈强叫到客房,开门见山。“你们的生意不要再做了。现在公安局抓的很厉害。万一被发现,我们家就毁了。
这一天,是陈强第一次出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谁知,产品质量太差,一张也没有销出去。几天的劳动白费了不说,还搭进去了上百元的纸张、油墨费用。陈强本想回来后,改进技术,继续生产,赚到一大笔钱后再离开。谁知,生意被王某发现,还要撵人。陈强苦苦哀求王某再容他几天,等把地上的半成品做完后再离开。王某执意不同意,硬是将陈强二人轰出了家门。
陈强又流落街头。去哪里谋生呢?陈强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去东北吧。
一听说去东北,陈强的同伙就打起了退堂鼓。一人悻悻地回广西老家去。
陈强只得独自一人去东北求生存。
在离开王某家时,陈强顺手牵羊,把王某家最值钱的一件呢大衣卷进了自己的尼龙兜里。
陈强决没有想到出师不利。刚到火车站,就马失前蹄,裁在铁路警察的手里。
唐山火车站派出所根据陈强的口供,火速派员赶赴滦南县王某家中作进一步查证。于警在王某家找到了陈强没有带走的作案工具:硫酸一瓶,木板一节,糯米粉一袋,氢氧化钾粉一包……
陈强“发财梦”的终结看来只有在监牢里了。
案情之八:
1994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春季全国糖烟酒商品交易会上,爆出一条特大新闻。浙江某公司销售科科长利用伪钞购物时被当场抓获。由此,这家公司的产品无人问津,据估计这家公司的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
浙江省的这家公司实力雄厚,在当地很有权威地位。在这次交易会上,他们的产品受到各地客商的青眯。仅二天时间,成交金额就在l000万元以上,还签订了一大批意向协议书。天有不测风云,到第三天,这家公司派来主持这次交易会的销售科长梁某心术不正,用1000元伪钞去购买相邻一家公司的商品,不料被营业员当场发觉,扭送到公安机关。
已是交易会的第三天,交易会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上午9时,梁某离开本公司的柜台,随着热闹非凡的人流,挤进到背靠着自家公司的一个四川省土特产品柜台前,梁某选好一套女式时装,价格是106O元,梁某递给营业员小姐1O张百元大钞和6张10元面钞,抓起放在柜台上的时装,转身就要离去。这时,只听到营业员小姐大喝一声:“先生,请等一下。”梁某只当是价格搞错了,本能地回过身来。
“先生,您的钱好象有问题。”营业员小姐毫不含糊,语气肯切。
梁某突然觉得冰水浇头,凉了半截,支吾着:“不会吧,这是刚收的货款,怕是小姐搞错了。”
“错不了,您的钱上滑溜溜的,象是假钞。”
一听说是假钞,梁某夹起衣服就朝外挤,此时,人山人海的,岂可随便就能溜掉。现场执勤干警一听到营业员小姐大喊一声“抓住他”,立刻朝梁某围过来。
梁某被请进了派出所,梁某一口咬定这笔钱是顾客交的货款。民警搜查梁某的住处,从他的手提箱里搜出300O多元假币。在事实面前,梁某不得不低头认罪。
梁某事先在浙江温州按1比10购进一万元假币。一半留在浙江家中,另一半带在身边,准备趁交易会人多拥挤的时候,花出去。谁知,刚出手就栽在一个营业员小姐的手中。正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梁某被捕的消息在当天的晚报上刊登后,梁某工作的浙江省某公司也随着大祸临头。带队的销售科长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使用假钞骗人,可想这家公司的信誉,产品的质量会如何。从此客户不再登门洽谈生意,已签定的合同,客户都纷纷要求中上。一时间,曾经业务应接不暇的公司门口变得门可罗雀。鉴于此,这家公司只得提早收拾摊子打道回府去了。
案情之九
3月18日早7时许,在北京市,52路公共汽车停靠木樨地车站。安徽来京打工人员孙彪、张芳琴登上了这趟汽车。孙彪掏出1O元钱递给售票员购买两张二角钱的车票。售票员从拥挤的人群中伸手接过钞票。突然感觉这钞票的票面有些模糊不清,票面上有一股油墨味,看水印处,水印只是一个痕迹,没有立体感。售票员断定这是一张假钞,马上通知司机将汽车笔直开进了公交公安分局西单派出所。
派出所民警从孙彪、张芳琴身上分别搜出10元面值的假票5O元和1OO元。立即审问,这两个人供认假币是从同乡孙建民那里偷拿的。孙建民现住在四季青乡一户农民家中。为了及时收缴假币,派出所所长张振宾迅速派出民警,在当晚7时将孙建民抓获。
据孙建民的交代,假币来自安徽省无业来京人员李广西和北京丰台区郑常庄农民赵强。李、赵二人先后两次到安徽以低价购买假人民币255O0元。西单派出所民警快速出击,于次日凌晨3时许,将李广西、赵强抓获,并从其身上当场收缴假人民币1500O余元。
◎坍塌的金库
●谈钞色变人人自危
伪钞迅如洪峰,冲击着我国的金融市场,一个个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国家金库的大门。金库的捍卫者们在凶猛的波涛面前一次次地接着人生的洗礼。有的坚贞不屈,也有的失节忘义,引狼入室,致使国家的金库遭受了伪钞的洗劫。
自从1991年4月下旬,有关人员在湖北省蒲圻市西北角上的一个苍麻收购点首次发现假人民币后,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假币相接在全市7个镇3O多个银行储蓄所、商业点、个体摊点上出现。到7月28日,蒲圻市公安局的案情通报上就已有45起假币案的记载。
一时间,假钞就象瘟疫一样在这个拥有三国赤壁古战场而闻名于世的城池里传播开来。街头巷尾谈钞色变,人人自危,就连自己口袋里的钞票也怀疑其真假来。有的摊点业主联合拒收大面额钞票。大型商业网点以及银行对顾客手中的任何一张钞票都要经过目测和仪器检验,确认无疑后才收下。
初到此地的外地人,对此做法感到有辱自尊,纷纷提出抗议,甚至联名上书市府,也无济于事。此时任何行政力量都无法平静平民百姓对伪钞恐惧心理,只有寄希望司法机关尽早捉拿元凶,摧毁造假窝点,才能安抚民心,稳定市场。因此,当市民们对假币怒不可遏的时候,公安干警和银行职员更是心急如焚。
银行系统对收集的97O张假钞进行鉴定,发现这些时隐时现的假钞都是四色胶印和拓印制品。
受害人反映,携假钞作案的人既有操外地口音的,也有本地口音的,全是男青年。
●银行职员联合贩假
公安机关根据案情分析认定,这一系列假币案主要是本地人所为。可作案分子又是谁呢?人海茫茫,线索何在。
假币,就如尼斯湖中的怪兽,时隐时现,难见其真面目,逗得刑警们一个个心急如焚。
就在刑警们坐立不宁、焦燥不安的时候,蒲圻市银行系统内却突然间象油锅里溅入了一瓢冷水一样炸开了锅。谁也不曾料想,这一“锅”开却引出了蒲圻市沉默数月的假币案迷踪。
9月23日,市建设银行蒲圻市分行派遣储蓄股长小蔡到郊区的陆水主坝储蓄所例行检查工作。小蔡来到陆水主坝所后,发现该储蓄所只剩下一名营业员在上班。他去找储蓄所主任沈金华。营业员说:“他已好几天没上班了。”小蔡觉得问题有些蹊跷,马上向分行报告。
第二天,支行派人撬开了沈金华保管的备用金柜。清查帐簿,核对现金。按柜面帐目核查,金柜里本应有18万元现金,却只有5O00元。派人找到沈家,他妻子说已有几天不见丈夫回家了。找沈金华的几位要好朋友打听,不料,沈的三个要好朋友也同时失踪。有人反映,曾见过沈金华和几个年青人拎着提包在火车站游荡……
18万元的巨款去向不明。储蓄所主任又不辞而别。这两处疑点联系起来一想,支行领导不禁感到有一股冷风直透心窝。难道是挪用公款畏罪潜逃吗?
9月27日下午,案件马上报告了市检察院。
27日下午4时,一个调查组迅速赶到市建行沈金华的住处。检察官从沈家客厅沙发后的砖墙里找到了43张10元面值的现钞和大量电报信件。
“钱和信件为何要藏得如此神秘呢?”一个重重的问号在市反贪局局长黄华元的脑海落下。
黄局长拿起一张1O元票在窗前亮了一下,感觉这钱有些地方别扭。崭新的票子怎么会连天安门图案都不清楚呢。再看水印好象是盖在票子上一样。
13张现钞当天就送到了省人民银行鉴定。专家很快作出结论:“10元面额现钞全系假币。其号码、油墨、纸张以及印刷技
术同蒲圻出现的10元假币同出于一个版本。”
“假币怎么会出现在沈金华家里?”沈金华挪用公款会与假币案有关吗?案情象一团团迷雾笼罩在检察员的心头。27日晚,检察院二楼会议室里灯火通明。白天搜查到的物证摆在了会议桌上。桌边围着检察官和银行领导。大家开始对那十多封电报琢磨起来。
所有收报人栏上都写着“涂世绎转”或“邵运兼转”。而这几十封电报却最后又都藏在沈金华家里。很明显,电报所要转交的人就是沈金华。邵、涂两个人都同沈金华有着重要的联系。目前,首要的工作是要找到这两个人。副检察长唐学谦开宗明议,首先破译电码。
从福州来的电报内容是:有“本田”,请来人看货。从广东陆丰来的电报内容是:有“龙井”出售,请速来。“龙井”和“本田”看来都是一个暗语,也许就是假币。从福州和陆丰来的电报都是由涂、邵两个人代转,这可能就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犯罪团伙精心策划的通信联络方法。可以断定,假币犯就在银行内部。检察长何柏青对整个案件来了个一锤定音。
9月28日深夜,古城蒲析一片寂静。
在城北巷27号一处简陋的房屋前,反贪局助理检察员贺才生带领两名联防队员悄悄地靠近了邵运兼的房门,轻轻叩门。
“谁呀?半夜三更的。”不一会儿,像于柴似的邵运兼提着裤头,睡眼惺松地开了门。
“我们是反贪局的,请跟我们走。”贺才生亮出了传唤证。邵运兼心里“咯噎”一响,毕竟心虚,他马上想到了逃跑的沈金华,想到了罪孽的假币。可邵运兼不愧是见多识广,老谋深算。等到检察院时,邵运兼早已恢复了常态,面对检察官锐利的目光,他努力使自己表现神态自若。
“福州人托你转交的电报给了谁?”
“给了一个在蒲圻搞基建的福州人。”邵运兼反映还挺快。
“这些电报怎么又到了沈金华的手中?”
邵运兼无言以对,不一会儿头上冒出了冷汗。他歪了歪脑袋,结结巴巴地说:“我说,我说……”
邵运兼本是黄龙镇八蛇村的一个农夫。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那年,他把田地转租给了别人,自己带老婆孩子进了城。先是贩卖蔬菜,倒腾一些小买卖。于是,除了维持一家生计,还略有存钱。去年5月中旬,邵运兼突发奇想,想做大生意,赚大钱,携带了3万元钱到广州,找“朋友”往内地倒腾彩电。到广州后、才知道那“朋友”原是一个“白相”,差点被他骗走了钱财。
有一天晚上,邵运兼在广州流花湖公园闲逛。来到一僻静处,几名小青年凑上前来,亮出一把钞票。“想不想换钱,5元换1O元。”邵运兼随手拿过一张来仔细看了一下:嘿,象真的一样。邵运兼确实世故,害怕遭人算计,连忙推说:“身边没有钱。”转身就走了。可在返回湖北的火车上,假币就象小虫子一样在邵运兼的脑子里转来转去。一想起一比二的交换率,可稳赚一倍,心中立即美滋滋的。邵运兼突然顿悟:天下还有这样容易赚的钱。
车到长沙.邵运兼赶忙中途下车,转换另一趟东去的列车,来到福州。在福州台安区木材公司旁边的一幢漂亮的小洋楼里找到了他“仰慕”的“福建佬”林荣。林曾在蒲圻于包工头时,与邵有过一面之交。就这一次,邵知道林是一个吃尽“黑白”两道的人,天下的东西,他啥都倒腾过。找他买假钱也是熟人做买卖牢靠。当晚,两个人在小洋楼里前哈了一宿。林手头没有现货,答应尽快去找。
第二天,邵运兼打道回府,坐等好事。两个月后,福州来电,并寄来了几张10元假币的样票。邵运兼把样票拿在手中玩赏了半天,越看越象真的,越看心里越“翻江倒海”。做买卖必须有钱,可钱从何而来。邵运兼想起了同龄朋友涂世绎。一听说是赚钱的买卖,涂世绎马上就带上邵找到胖子家。
胖子就是陆水坝储蓄所主任沈金华。也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此时的沈金华正四处乱窜,企图把那蛋的“裂缝”缝上。在公家的帐本上,已留下了经他手挪用挥霍掉的十几万元公款帐目。那恐怖的黑洞正象魔鬼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招唤着他。他一直都在处心积虑地弄钱来填补这一“黑洞”。在涂世绎的巧舌动员下,此时见稻草就挤的沈金华仿佛又见到了摆到眼前黄灿灿的小金山,竟然满口应承。“要多少钱?”邵运兼伸出两个手指。“2万。”邵运兼摇了摇头。“2O万。”邵运兼狮子大开口。
沈金华无可奈何地指了指脚边的蛇皮袋。“就只有9万。”“9万就9万。”只要有钱,邵运兼就会心花怒放。
从此后,沈金华、邵运兼、涂世绎一伙纠集一起,把假钞这一瘟疫牵进了蒲圻古城。特别是不久后,有了邹丞、饶邦军。江浩等一批利欲熏心的银行职员加入,贩假集团更是如鱼得水。
1991年4月,沈金华派出自己手下的得力“业务员”饶邦军、戴锋等6人携带由沈金华提供的3万元现金赶到广东陆丰,通过中间商陈锡尧联系,换回了4.6元假人民币。作为第一笔生意的酬劳,饶等6名“业务员”各获假币I000元。剩余的假币,沈金华通过邹丞、江浩等8名在工商行、建行、农行工作的同学朋友形成的假钞推销网投入社会。很快在蒲圻的一个苎麻收购站就发现了这些假币。
据蒲垢市检察院提供的准确数字表明:199O年8月至1991年8月,沈金华、邹丞等一伙利用职务之便,动用联行资金及库存资金4O.1万元,并组织23人的贩卖假钞犯罪团伙,先后1O次到福州和广东陆丰贩运假钞,4次末成,损失人民币20.7万元。6次用19.4万元人民币从陆丰贩回机制、拓印和复印套色假钞9.5万元,其中百元券40O0元,50元券58650元,10元券49500元。除追缴回4.7万元假钞,另有1.15万元假币通地各种渠道流入市场。
沈金华在仓惶潜逃之前销毁了3.71万元假钞。根据邵运兼的交代,检察长立即签发了对沈金华和同案犯邹丞、饶邦军等人的逮捕令。
于是,一支支追捕队撒向了罪犯任何可能落脚的地方。
1O月2日清晨5时许,江西省九江市洛阳汽车站还显得有些冷落稀疏。这时,一个瘦长身影闪进了候车室。一个矮胖的男子拎着提包尾随其后。胖子进站后径直走到售票窗口前,递进一张1OO元的票子。“买两张去上海的船票。”售票员接过钞票放入验钞机中,拒收。售票员连忙用脚碰了一下旁边的一位同事。那同事马上会意,借故离开了售票室。
不一会儿,两名警察出现在售票口,突然出击,把矮胖子一把按在售票口上。与此同时,坐在候车室长椅上的瘦子也被请入了民警室。
搜查提包,里面有2.4万元假钞和8千元真币。审问得知,这瘦子就是蒲忻市检察院正在追捕的罪犯邹丞。那胖子叫徐松林,是邹丞雇佣的“保镖”。邹丞本来打算从水路逃跑,然后绕道海南藏匿起来。不料刚走出湖北还没几步就撞在警察的枪口上。
邵运兼、邹丞的相继落网,一度使市民们谈钞色变的假钞案也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10月4日凌晨,蒲圻市检察院会同公安部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分布在党政机关、银行等8家单位的13名贩卖假币的犯罪团伙成员一举捕获。
10日,从福州赶来蒲圻探听虚实的林荣也落入法网。
沈金华畏罪潜逃后,四处躲藏,踪迹时隐时现。由2O名干警组成的追捕组循迹追寻。逃亡中的沈金华嗅觉到危险后,马上直奔陆丰,准备求助境外黑社会分子帮助跑往境外。
11月IO日,正当沈金华和境外黑社会分子在陆丰县碣石镇明珠饭店里讨价还价的时候,追捕组神兵天降。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至此,蒲圻市检察院历时45天的艰难追捕,涉及到蒲圻的23名贩假钞犯罪分子全部被缉拿归案。
12月26日,公安部发出了“以蒲圻贩卖假钞犯罪团伙为线索,顺藤摸瓜,捣毁广东假钞窝点”的指示。
29日,蒲圻市公安局派出了9人的特别行动组飞赴广东。元月6日,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全下,行动组在陆丰县华美村一举摧毁了一个制造、贩运、销赃一条龙的制贩假钞的犯罪团伙。在罪犯卓良炳夫妇的住房里缴获半成品假币12万元,提取制造假币的油印机2台,烘干机1台,以及成套印刷配件。
发生在蒲圻市的这起假币案首先从追捕挪用公款外逃的案犯开始,进而牵出了一起轰动全国的以银行职员为主的贩卖假钞的犯罪集团。其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实属罕见。沈金华、邹丞一伙大都是从财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金融系统工作时间不长的职员,而且都散布在全市人行、建行、工商行等不同的金融岗位。他们纠合到一起,长时间地作案一直未被察觉,确是一件怪事。此案很是令人深思。
●从欲壑步入坟墓
沈金华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某中学教书。后来通过关系,他才脱离了三尺讲台,钻到银行。沈金华曾在自己的日记扉页上工工整整地抄录了巴尔扎克的著名小说《贝姨》中那位从事商业投机而变成百万富翁的克勒凡的一段语录:“没有钱,在眼前这个社会组织里是最要不得的苦难,我是这个时代的人,我崇拜金钱。”这也许就是沈金华的人生独白。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他选择了金钱崇拜。沈金华本来就是带着贪婪的病毒未讲金融柜台,走进金库。面对黄灿灿的金钱,必然会引发那不健康肌体里的病毒,以至癌变。
1988年,在沈金华到陆水坝储蓄所上班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胆敢从储户存款中挪用了4000元钱,供其挥霍。毕竟他是学中文的,对财会还一窍不通,自然对侵吞挪用之事不具备折东墙补西墙的本领。开始,沈金华感到害怕,连忙将此事告诉了与他感情不薄的领导。该领导不仅未对此事处理,反而手把手地教沈如何用储户卡消平帐面的伎俩。从此,有了高师的指点,沈金华茅塞顿开。一回生二回巧。由偷支储户款,到挪用备用金,十几万元的公款,经沈金华的手流进了赌场的牌桌上,流入了“夜莺”的腰包。
也是世上事无奇不有。不久,沈金华竟然被提拨到了储蓄所主任的位置,掌管金库钥匙。有大权在握,国家的钱财,沈金华感到更是如探囊取物般方便。
有一次,支行派人到基层营业网点检查。这次,沈金华真是心惊肉跳。只要看一眼金库的帐本,就能发现“庐山真面目”。可这次,上帝又一次保佑了他。检查员来所后先是享受了一番美酒佳肴,之后提上一份沉甸甸的礼品就回家报平安去了。金库的帐本连模一下都没有。
侥幸过关的沈金华更是欲壑难填,再也无力自控那快速下滑的灵魂。以至出现十几万的“黑洞”后,沈金华才感觉到死期临近。邵运兼的假钞使他那将死的灵魂感觉到了回光返照般的喜悦,可是这最后的挣扎,彻底地把他送进了死亡的坟墓。
●请君入地狱
邹丞本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数年寒窗苦读,终于跳出了农门。1989年,他从财金学校领到了银行的“铁饭碗”。刚参加工作时,勤奋刻苦,积极向上,业务精通,颇得领导赏识。不久由柜台出纳员换到联行会计的重要岗位。有一天,邹丞突然感觉到银行小职员生活的寒酸,联想到外面世界纸醉金迷的场面,他感到意乱情迷,渐渐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的联行汇票。在他结婚时,他第一次采取空转联行汇票。提取700O元现款投入到新房的电器化建设。于是,新房里有了彩电、冰箱。当时,令同事好不羡慕。
有一天,邹丞不知打哪儿听说沈金华有弄到假钱的路子。当天,他就猫寻腥鱼一样找到沈金华。听沈金华一吆喝,倒假钞真有赚头。邹丞马上喜笑颜开。其实这时两个人已是臭味相投。两人立即结成同盟,由沈负责联系“货源”,由邹负责推销。
当沈金华第一次弄到4万元假人民币后,除去6千元的酬劳外,其余的都交给了邹丞。邹丞转手就把它推销给了那些有业务往来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邹丞先是给了官塘供销社出纳陈四清2万。这2万假币后来又作为货款付给了河南确山县的一个木材商。邹丞的“保镖”徐松林经常装着假币流连于歌舞厅、酒吧、赌场……。第一次倒卖,邹丞就轻易地赚进了一笔。这时,邹丞茅塞顿开,天下还会有这等容易赚钱的窍门。
1991年6月,沈金华找到邹丞借钱倒买假币。邹丞二话没说,当即就划出了4.1万元联行资金。沈金华刚借走一大笔钱,沈的同伙饶邦军也找上门来。邹丞一听说又是借钱买假币用,信以为真,又从联行资金中提取了6万元。可是这一次,饶邦军一去不复返。案发后,公安机关缉捕了饶邦军,可那6万元国家资金却早已变成了饶邦军花天酒地的挥霍。
邹丞畏缩在那几平方米的水泥囚房里,准备熬过自己那漫长的生命时,才幡然意识到自己人生轨迹是由可怕的贪欲引入地狱的。这时的清醒为时已晚了。
●渎职骇人听闻
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扫描一下沉金华和邹丞的人生轨迹。一个经受过艰辛和贫穷磨难的农家子弟,堕落成为“金库的蛀虫”,首先是贪欲的恶化变质而成。其次,银行领导者的渎职行为无形中成为沈、邹两犯快速沉沦的润滑剂。假如在沈金华第一次作案后被处理;假如严格执行检查制度,陆水坝储蓄所金库的“黑洞”早被发现,沈金华可能“迷途知返”。至少不致于把金钱瘟疫招引进国家的金融阵地。
按银行密押规定,印押、空白联行报单应分人保管。1990年12月,邹丞开出20万元的联行汇票和邵运兼等人前往福州。联行单在福州市郊一家银行进帐后,邹丞又从容返回官塘拍发密押电报,就这样20万元的巨款轻而易举地从全国联行网络中“抖”了出来。虽然此次生意未做成,但有8万余元已被邹丞等人挥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国家金库的“黑洞”还要更大。
在几年时间里,几十万元公款无声无息地消失了,银行的领导谁有过一丝的察觉。几十万元资金被无端挥霍,难道渎职者还可推卸责任吗?银行职员组织策划贩卖、投放假币,把国家的一方金融阵地,拱手让给了假钞犯罪分子,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案件圆满地侦破了,虽然混入金库里的假币清除了,可是误入百姓腰包里的假币又怎能清除干净呢?假钞给平头百姓造成的心灵创伤谁能抚平呢?
教训不容忘记。
但愿悲剧不再重演。
◎变异的真币
●拓印伪钞“母本”五万
1990年6月3日下午6时,海南省海口市中国银行秀英办事处已没有顾客。保安员准点关上了营业所大门。柜台里营业员正忙着整理帐本,清理现款,准备送入金库保存。靠墙边的桌上堆满了绿花花的钞票。营业员王春花正埋头清点这些散钱,只见她熟练地抓起一把把钞票反复送进验钞机里,随着“沙沙的”声音,一堆堆钞票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捆捆齐扎扎的方块。银行职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在一堆堆绿花花的钞票里忙碌。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现金就是通过这一双双纤手聚集到一块的。银行已成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几乎可以左右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因此有人说,政治家和银行家谁也离不开谁。出纳员的工作就是负责现金的的支出和收入。因此,每天,营业所的经营状况出纳知道得“底儿朝”天。王春花坐在那张桌前,每天都有数百万的人民币聚拢在她的手下。每天又是经她的手,数百万元的现金投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之中。这天,王春花初略记得已收入了300多万元现金,还有桌上这一堆约5万来元散钱。再有20分钟,她就可以向领导交帐回家去了。
钞票在验钞机里“沙沙”地流过。刚好又是一万元,可以打捆了。王春花拿起钞票下意识地放在手掌里,用手指捏了几张。王春花觉得钞票有一种别样的滑腻感。她连忙抽出那几张,仔细端详了一番。钞票的颜色怎么深浅不一,拿起来在鼻子底下嗅了嗅,有一股刺鼻的碳酸味,难道是钞票受潮霉变了吗?海南眼下雨多湿度大,霉变的钞票经常都能遇到。王春花觉得并不奇怪,每天都见过不少。可是钞票的颜色不至于变化,钞票也不至有碳酸味。王春花又一次把钞票放进验钞机,居然防伪标记都有。至少可以断定,这些都是真币,不是假币。王春花一时想不透彻,赶忙向值班领导汇报。
全面清点现金,共发现1OO张有此类可疑的百元面值钞票。当晚,这100张可疑的钞票马上送到了分行。
几名专家经过一番鉴定后作出结论,这些都是遭受化学药水浸泡过的真币,极有可能是被伪钞分子当作拓印伪钞的“母本”使用过。
情报报告到省公安厅经保处。经保处立即调遣警力,在银行的配合下展开调查,要求务必水落石出。
调查从追查存款人入手,顺线追踪。中国银行原是以办理外币存储业务为主的专业银行,以后政策放宽后,才增加了人民币的存储业务。可毕竟每天人民币的业务量有限,仍是外币业务为主。在查阅电脑存档的同时,几名营业员逐一回忆白天来所存储的客户相貌,从中筛选出了3个可疑客户。这3人都是青年人,看装着打扮象是生意人,他们都一次存入了上万元现款。
根据存款单上客户留下的地址,侦查员很顺利地在海口市找到了那3名青年人。A青年反映,钱是在澄迈作生意时客户付的货款。B青年反映,前天从澄迈县农行美亭营业所取出的5万元现钱,昨天借给一位朋友4万元去做买卖,剩下的一万元就存了起来。
可疑的钞票都来自澄迈县,焦点集中在澄迈县。调查组移师澄迈,决定与澄迈县公安局合兵一处,撒网捕鱼。
6月15日,一眼线报告.关亭镇有一个叫张小华的人手上有假币。干警立即传唤了张小华。
张小华是小镇上一名无业青年。平日好交结.认识了一群狐朋狗友,经常聚在一处,时常也干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街坊邻居都不愿招惹他,送给他一“恶少”绰号。在派出所的刑事记录簿上没有他的名字和劣迹记载。管片民警出于对小青年的关心,把他列入了自己的帮教对象,经常找上门去和他谈心,苦口婆心劝导他离开那帮不三不四的朋友,去学一门谋生的本领。张小华也听民警的话,曾下决心去学本领,可那些朋友找上门后,他又和他们粘乎上了。张小华从小父母失和,他成为一个爹不亲娘不爱的多余人。缺少温暖的人只有在社会上去寻找那份温情。哥们儿情谊,自然迅速把他吸引过去。
民警找上门后,张小华自然明白是有事找他。
“张小华,最近和你的朋友一起干了什么事?”
“我们啥也没干,在一块只是聊聊天。”张小华表现很自然。
“听说你手中有假钱?”
“没有的事。”毕竟还有一份诚实的心灵,张小华还没有变得圆滑、狡诈。突如其来的发问,他马上感到不自然起来。
片警又是一番苦心劝导后,张小华抵赖不过,乖乖地交出了假币,还交代假币是他的朋友“阿四”给他的。听“阿四”说小镇上有人在造假钱。
片警马上感觉到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情报。他迅速赶回派出所里向所长汇报。5分钟后,情报传到了县公安局。县局指示:马上传唤“阿四”,切勿打草惊蛇。
派出所所长带领2名民警马上出动,将在小镇上干个体户的“阿四”秘密带回派出所。
“阿四”已不是第一次来派出所,自然不会怯场。起初只是支支吾吾,不着边际地胡说一通,企图搪塞审问。所长从袋中拿出一张百元的钞票,递给“阿四”:“好好看看,认识这张钱吗?”
“阿四”接过瞟了一眼票面,瞳孔忽然扩张,闭合的嘴唇也同时打开了一条缝。这一下意识细微的动作被所长捕着。“阿四”一看这钱不就是他送给张小华的那两张假币吗?两张的号码相同,他记得真真切切。“阿四”感到这回再难蒙混过关了,只得如实交代。
这时,调查组也赶到美亭镇。根据“阿四”的交代,民警快速出动,包围了镇南边的一座民宅。抓获了房主李为民。在李为民的厨房里查获了假人民币5万元,拓印工具一套和药水数瓶。铁证如山,李为民自知罪责难逃,老实地招供出了自己的同伙。一小时后,5名同伙全部落网。
通过大量查证,弄清了这伙制贩假人民币集团的犯罪事实。李为民(男,56岁)在199O年元月,从广西一民工手中学得拓印术后,返回澄迈,纠集当地5名青年一起拓印人民币。李为民负责拓印,其他4人负责推销。拓印需要崭新的真币作“母本”。李为民用金钱把美亭镇储蓄所出纳员蔡于雄拉入团伙。蔡干雄入伙后,利用职务之便,将其管理的5万多元现金偷出,提供给李为民拓印作“母本”。使用完后,蔡干雄又把这些遭药水破坏过的真币通过营业所夹在大额现款中支取给顾客使用。蔡干雄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拓印术先是用化学药水把真币“母本”的颜色、纸张浸泡透,然后把母本和白纸紧紧地夹在一处,利用真币的凹凸雕刻手法,就把真币上的油彩图案等留在白纸上,再经修正,就做成了一张假人民币。真币的纸张虽是选用的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但在化学药水的强烈作用下,纸张也会变皱、变形,缩短钞票的使用寿命。票面的油墨被腐蚀后可能会脱落,变得斑剥陆离。纸币上的水印和安全线等防伪标记夹在纸张中间,化学药水对它们的腐蚀作用不大,因此,在验钞机上,受损的真币也能安全通过。拓印术对“母本”的要求很高,必须是崭新、平整的钞票,而普遍百姓手中很少会有那么多新的钞票。因此,造伪分子都要千方百计,不惜重金腐蚀拉拢银行出纳等容易弄到新钞的职员入伙,为其犯罪提供“母本”。
根据科学测验,如果用一张“母本”拓印一张假币,那么“母本”的油墨要损失30%,如果拓张二张假币,“母本”的油墨要损失50%,如果拓印第三次,这张真币就会面目全非。
在半年时间里,蔡于雄提供给李为民5万元“母本”。如果按1:2拓印,蔡为民至少拓印出了近IO万元假币。除现场收缴的5万元假币外,还有5万元流向了市场。而那被药水腐蚀过的5万元真币除海口市发现的1万外,其余的4万仍在流通之中。变异的钞票仍在千百万人的手中传递,最后受损伤的不单只是钞票,还有持有者的心。由于银行下作人员的读职行为,致使伪钞的病毒袭人国家金库。谁又能说得清,受“病毒”感染的只会是真钞,难道不会有守门人的头脑吗?
当此之际,伪钞需要清除,金库的大门需要加固,守门人的头脑需要警钟长鸣。
◎残币背后的险恶深渊
●谁杀了小保姆的弟弟
周时华是那种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周时华上学时正赶上闹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学业荒芜,勉强读完初中后,就没有再进高中的校门。周时华离开学校就在家中待业,整天成了街头巷尾的“混混”。周时华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工人,既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却有一个好的出身,那时,周时华依靠父母的家庭成份,躲过了一次次冲击。在父母温暖的伞盖下,周时华成了一个十足的浪荡公子。他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识,逐渐地养成了冷漠、残酷的性格。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临巴蜀大地的时候,周时华已迈入了中年。经历过文革的风吹雨打的中年人回首往事,才发觉自己除了满脑子的政治口号,其它的都是一片空白。这时,补学文化知识,获取一份文凭,成为这一代人的新追求。而周时华对同龄人的这种执着追求觉得莫名其妙,仍是游手好闲地生活,并不觉得自己动中文化知识的贫乏,相反,周时华开始领悟到了一种人生短暂去日苦多的感伤。过去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动乱中白白地流失,根本就没有来得及品味和享受。一晃已是人到中年万事休。周时华觉得再不利用时机好好享受一番,就要亏待自己的人生。周时华压根就没有想到去补习文化课,唯一的想法就是尽情地享受。街头舞会盛行,他变成了舞棍,逢舞必跳。城市时兴养花,他就在家中摆弄起君子兰来。总之,只要街头流行的,他就要去追逐。
当父母逼着周时华去寻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的时候,周时华才突然醒悟到自己的双亲年事已高,马上就要退休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已成了一项非常严峻的问题。这时,周时华感觉到生活的严酷起来。由于自己不学无术,寻找了几家单位都没有接收。后来他在一个从小一块长大的朋友引介下,去一家建筑工地当了一名泥水匠。
也是该当周时华走运。在周时华到工程队不久,城市改革全面铺开,承包制在产业界全面推行。在工程队,周时华第一个跳出来承包了一个建筑队。说起来这支建筑队,原是街道办事处为了安排待业青年和返城知青工作而组建的一个临时班子,在册的职工有五六十人,实际每天出勤的只有二三十人,建筑队没有活揽,就找一些大的工程队不愿做的边边角角干干,挣点小钱聊以糊口。青年人都不安心长期干建筑,纷纷找路子另攀高就。到八十年代未,当初街道办的建筑队已是名存实亡,除营业执照的户主仍是街道办事处,人员全都换成了清一色的农民工。周时华主动承包这支建筑队后,连续几年揽不到活,吃不饱,留不住人,经济效益一直提不起来。周时华腰包也没有鼓起来。但在建筑工地摸爬了几年后,周时华摸清了各种来钱的路子,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九十年代,城市建设全面起动,周时华瞄准时机,毫不犹豫地把建筑队转承给了别人,自己干起实实在在的包工头,主要是四处承揽工程项目,然后转包给别人,自己从中坐地抽头。到1991年,周时华不到两年时间就赚进了几百万元钞票。周时华一跃成为成都市建筑行业小有名气的富翁。这时的周时华已是某房地产公司的经理,在他手里掌握有一支农民建筑队。固定工人只20来人,有大的项目时都靠临时招幕。民工来自几个省份,有工程时才招幕,工程完成时就地解散。
周时华财大后气也变粗。在成都市花6O万元购置一套豪华住宅。另花50万元打发了自己结发之妻,立马与当地一位漂亮的姑娘结婚。有了滚滚的财源,周时华终于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可惜好景不长,终于有一天,周时华迷醉在钞票里,再也没有清醒过来。
1994年9月6日上午8时。成都市公安局草堂公安分局罗局长刚进办公室,桌上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
“喂,请问你找谁。”
“我是周时华,就是要找你。”
周时华和罗局长是从小一同长大的伙伴,两个人有交往,是好朋友。
“刚上班就找我,有什么急事吗?”罗局长猜想周时华此时找他必有紧急的事情。平时,周从不打电话到公安分局来打搅他的。
“我家10万现金不见了。可能是被盗了。请您亲自过来看看。”周时华的讲话有些急促。
周就住在罗局长的辖区,居民家中发生了被盗案,而且又是一起特大案,于情于理局长都必须亲自赶赴现场调查。“我马上就到。”
放下电话,罗局长立即通知刑警准备出动。
罗局长穿戴整齐,刚要走出办公室的大门,桌上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罗局长大跨步迈到办公桌旁,操起电话筒。
“喂,是罗局长吗?”
“我就是。”
“钱……钱……钱找到了。”
“找到了就好,刚才你真把我吓了一大跳。没事了吧。”
“不,不,你还是得亲自来一趟。”
罗局长觉得很奇怪。居民常有各种事打电话报警:如小孩独自上街去玩,家长报警说是被拐卖了。民警刚要出动,小孩自己却回来了。忘记家中的存折现款、首饰收藏的地方,慌乱之中报了警,当民警赶到时,东西又找到了。这回周时华家也是这样的情况,既然钱找到了,可为何还要民警去一趟。“找到了,还叫我去干嘛?”
“钱被烧掉了一半。”周时华的声音有些发颤。
钱会被谁烧掉呢?为何没有拿走呢?是为了报复,还是恶作剧。罗局长带着一团疑雾,叫上两名民警来到周时华家。
周时华家是一套四室两厅的大套房。家中的成员,除了周和他的新婚妻子外,还雇有一保姆。
罗局长一进周家的门,周时华就把一迭被烧毁的钞票递到罗的手中。10万元的巨款并没有全部被烧掉,绝大部分只是被火燎掉一截。这笔现款显然不能使用。据周时华解释,这笔巨款是前天从银行取出来准备给建筑工地的民工发工钱用的。
罗局长和民警仔细地勘查了现场,门窗没有发现被撬损的痕迹。室内家具和衣柜都没有一丝搬动的迹象。只有衣柜里包着巨款的一件雪豹牌皮大衣被扔到柜子顶上。烧掉巨款剩下的灰烬就留在衣柜的第二层,而紧挨着灰烬的衣物却没有被烧着的痕迹。
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可以初步推断是家人或十分熟悉周家情况的人所为。待查的第一号嫌疑人就是周家保姆。
“你家的保姆呢?”罗局长猛然想起。
“她昨天下午说是去看一个朋友,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来。”周时华的妻子反映了这一情况。
“目前看来,要弄清这一事情,必先找到保姆。从现在起,你们要配合公安局一块查找保姆的下落。”罗局长向周时华交代了几句,带上被毁的残币和民警一起回到了分局。
罗局长回到分局后,立即安排民警查找保姆的行踪,并向保姆的家乡所在县公安局发出了协查通报。
到第五天,正当民警们为寻找保姆四处奔走的时候,罗局长再次接到了周时华打来的电话。
“罗局长,我家的案子请你们不要再查了。”
“为什么?”
“刚才我收到保姆写来的一封信,她已承认钱是她烧的。”
“难道你不想追究她的刑事责任吗?”
“看她挺可怜的,也就算了吧。”
“那好吧。”
罗局长放下电话,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越来越觉得此事很蹊跷。这位于刑警出身的领导自然不会就凭当事人的口头一句话,就把这件在分局乃至全市都挂上号的案子一下子给撤了。即使保姆真的承认此事是她一人所为,也必须见到她的亲笔信才行。
罗局长叫上汽车直奔周时华家。
周时华打完电话后,觉得心头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独自翅着二郎腿在家中品茗洋酒。见罗局长突然来访,周时华顿时局促起来。
“你说保姆有信寄来,信在哪里?”罗局长进屋后直接问信的事。
“我看完后,把它给烧了。”
“我想你不会那样糊涂吧。你不会不知道那封信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物证。”
“看完信后,我当时很气愤,就把它给烧了。”
“这么说钞票也是你烧的。”罗局长帮意用激将法刺激周时华主动交出信来。
“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怀疑你和你家保姆之间发生过某种不可告人的事情。”
“你……”周时华一时给激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周时华无奈,只得把保姆的信从保险柜里拿出来交给罗局长。
信封上的邮局印章表明信是寄自乌鲁木齐。信文不长:
尊敬的周经理,你还好吗?
请你打开你家的柜,你有什么发现?在第二层的衣服里,用一个纸包包着。不要吃惊,那是我干的!
还记得我跟你借钱被你一口回绝的事吗?我虽然穷,但穷得有志气,不到万不得已,我是开不了这个口的。我爸死得早,家里很穷,你给的钱又不多——
这个你心中有数,无力负担弟弟的学费。我多么希望我弟弟能继续读书啊。我们家的希望全在他一人身上。
可你不借钱给我,怕我还不起是不是?我说过从我的工钱中扣除。你说你手头紧,没钱,我知道是骗人的,你整天花天酒地,那点钱对你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当我得知我弟弟自杀的消息时,你知道我多恨你吗?是你杀了我弟弟!我知道不该怪你,可你要是肯借给我钱,我弟弟就不会自杀!
看到那堆灰了吗?那可是你的钱啊,那么多,我数都数不过来。你这个为富不仁的家伙!
我知道你要报警。可你找不到我,警察也抓不到,不信试试看。我现在乌鲁木齐。
再见!
邓秀楠1994年9月1O日
周时华的保姆叫邓秀楠,是经过劳务市场介绍来的。小姑娘年仅16岁。家在川西一贫困的山区。为了让弟弟能继续上学,邓秀楠初中毕业后,自动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只身来到成都打工。在周家,邓秀捕每天负责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周时华虽家财万贯,但对保姆却特别的苛刻。每月的工钱只有100多元。平时,周时华对社会公益也是漠不关心,宁可花上万把元钱狂饮一餐,也不肯捐一点钱救助失学儿童和周围有困难的人。有时,连他的妻子也看不惯他的吝啬,骂他是“小气鬼”。邓秀楠为了弟弟上学时能一次交清那几百元的学费,曾找周时华商量,要周时华先预支半年的工钱,好寄回家供弟弟上学。周时华以为是保姆在想法骗他的钱,就断然拒绝了这一请求。
由于没有钱交清学费,邓秀桶的弟弟只得辍学。不久,弟弟因思念上学的心情太迫切,便在自家屋前的小树上上吊自杀了。邓秀楠闻讯这一消息,万念俱焚。弟弟是他家唯一的希望。也是她出门打工赚钱的唯一目的所在。弟弟死后,邓秀楠常常责备自己没有能力救助自己的弟弟上学,转而也迁怒到“小气”的周时华身上。小姑娘难以排泄心中的愤怒,一气之下,铤而走险,作出了报复周时华——也是报复社会的举动。邓秀楠趁周时华夫妇上班时机。搜遍了所有橱柜,终于在周时华妻子的卧室里找出了周时华密藏的1O万元巨款。邓秀楠没有卷款外逃,而是用打火火点着了现钞,故意只烧掉一半,企图以此来报复周时华,以解心头之恨。
邓秀楠烧完巨款后,非常冷静地打扫完现场,借口看望一位朋友,趁机逃出了成都,坐上一列开往大西北的列车,直到乌鲁木齐。到乌鲁木齐后,邓秀楠给周时华寄出了早已写好的书信,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罗局长看完保姆的来信后,仔细讯问了有关保姆的一些情况。周时华夫妇都热情主动地回答了询问。例行完公事,罗局长一行回到分局。
●精心设计害自己
罗局长刚到办公室坐下,周时华也随即赶到。周时华见办公室没有第三者,连忙凑近前来,从衣袋中掏出一条金项链放在罗局长的办公桌的抽屉里,低声说:“这次家里发生的事情,三番五次地辛苦你,很不好意思,这是我们全家表示的一点谢意。事情就这样了结算了,就当我倒了一次大霉。你看,那些钱麻烦你退还给我算了。”
从亲自接管这宗大案起,罗局长对周时华的一些表现感觉很是反常。特别是周时华前后对巨款的态度判若两人。真不知道这胡芦里装的是什么药。罗局长也是比较了解周时华的。此人是小气得出了名,可这回怎么对十万元巨款被损却一点都不动心呢?越想疑虑越多,罗局长正准备查个水落石出。周时华提出要取回残损的巨款,罗局长没有马上同意,委婉地拒绝了这一要求。“你明天来拿吧,钱已存入档案柜了。不在我手上。”
罗局长婉言谢绝了周时华递上来的金项链,并把他送到了分局大门外。
送走周时华,罗局长回到办公室叫来两个民警,打开纸包仔细地检查残损的人民币。这一看不要紧,仔细一看立马就看出了破绽。每一张100元钞票上没有水印。当时在周时华家勘查现场时,竟一时疏忽了对主要物证的检查,这实在是一起重大的失误。
罗局长立即通知刑警快速出动,传唤周时华。
周时华离开公安分局还不到一个小时,又被“请”了回来,周时华不是坐在局长办公室和老朋友聊天了,而是坐在刑警队
的审讯室里接受法律的审问。
在铁的事实面前,周时华只得老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1994年8月,周时华在一朋友家的赌桌上认识了一位东北来的老板。此人自称姓王,家住在大连市,开口说话时却带着浓重的江浙口音。王某自诩自己是作钢材生意的,有办法从俄罗斯进口钢材。这次来成都主要是考察西南地区的钢材市场。
周时华一听王某能弄到钢材,便主动与人家套近乎。赌友们也都很推崇这位“钢材大王”。在牌桌上时不时故意输给王某。好让他高兴。不想,这位王某却是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赌友们送给他的几十万元现款,竟不见有一点表示。后来,牌主专门找机会给王某暗示了成都牌桌上的规矩,王某这才有所醒悟。在赌友们离去时,王某给每人封了一个红包,里面装有一万元现款。实际上红包里面装的仅只有600O元是真钞,其余都是假钞。
第一个发现红包里的“秘密”的赌友是周时华。周时华没有立刻当众揭穿王某的骗局,而是马上找到王某私下抖露了他的老底。王某见“把戏”露了馅,不得不向周时华承认自己手头有大量的假钞。提起伪钞,周时华就想到了那群老实巴交的民工。
在周时华统领下的建筑队共有IOO多号人,都是他从非法劳务市场招收的来自六个省份的农村打工仔。周时华给民工发工资的方式都是采取等工程全部完成后一次性支付。在平时,每月只付给打工仔用于购买洗衣粉、香烟等必需品的零用钱。这些钱仅占工资的很小部分。周时华在见到伪钞时,忽然心生一计,琢磨起了马上就要支付民工们的10万元血汗钱来了。到9月份时,这期工程就可全部完成,待农民工到时欢天喜地揣着厚厚的一叠票子回到家乡时,谁会想到自己辛苦大半年换来的却是一堆废纸。周时华这条毒汁比毒蝎还要毒过10倍。
周时华找到了王某,按1比11的比例换回了1O万元的假币。周时华把假币用报纸包好后藏在他老婆的衣柜里。万万没想到,假币还没有派上用场,就被保姆付之一炬。冥冥之中,老天保佑了那帮民工躲过了这场劫难。
不久,流窜作案的王某在成都被缉获。据供认,王某本是福建的一农民,半年前,通过海外走私,购进了1OO多万元台湾版假币。在这半年时间,王某携带假币云游四方,致使这批假币四处流散,王某从中获取暴利8万多元。
周时华发觉假币被烧毁后竟敢向公安机关报案,目的是为了利用保姆外逃的机会,搅乱视线,以假乱真,企图以此来拖延民工的工钱,直至全部侵吞。案发后,周时华虚虚实实,掩掩藏藏,精心导演,目的也就是为转移公安人员的注意力,最终将民工得不到工钱的愤怒迁移到公安或保姆身上,从中渔利。周时华的每一步计策实在是狠毒至极。
心狠手黑的周时华机关算尽,最终却使自己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