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禁止孩子看课外书

 世界很大,学校很小,教科书的世界更小,学生将来要面对的是广阔的世界。中学阶段孩子开始独立地阅读思考,拓宽自己的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对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阅读课外书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孩子的一种重要技能,无论对于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阅读都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学习方式。

 然而,现如今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功课,为了不使孩子因读课外读物而导致学习成绩退步,会采用种种方式阻挠孩子阅读课外书籍。据了解,有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甚至采用打骂手段。

 喜欢读课外书的黄阵向他的同桌借了一本厚厚的小说,说好五天后就归还,但是五天后,黄阵还说书没有看完,要求再续借几天,可几天过去后黄阵仍未归还,还支支吾吾的,黄阵的同桌以为黄阵想赖着不还,就把这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向黄阵一了解,黄阵竟哭了起来,说书已被他妈妈撕碎了。

 原来,他的妈妈一直反对他看"课外书"。那天放学回家后,他一头钻进他的房间,关上门,埋头读那本小说。刚巧他的妈妈想让他帮忙做件事,连叫几遍他都没听到。等妈妈推开房门看到儿子又在看"课外书",而且看得那么入神时,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一怒之下就把那本小说给撕了…

 不可否认,这些阻挠孩子看课外书的父母的初衷也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担心孩子多读课外书会"野"了心思,冲击孩子读"教科书",从而影响功课、影响学习成绩,这是许多父母不让孩子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其实,父母们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孩子们懂得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功课,考试要考好,不会因为喜爱读课外书而放弃学习。即使有个别的孩子因为痴迷于读课外书而影响了学习,也是可以引导的。父母反对孩子读课外书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担心孩子多读"课外书"会偏科。其实不然,多读点课外读物不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而且从课外书上孩子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事实上,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值智慧突破的时期,他对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与需求感,如果父母从中阻挠、限制,不但不会提升他对课业的学习意愿,反而可能中断了孩子的学习机会。而且,在学校时因为各学科的学习压力,孩子几乎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回到家里做完功课,父母又不允许孩子读课外书,等到了放假,父母们还是让孩子死读课本…父母的初衷是不希望课外书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可是孩子没有足够的阅读量,阅读理解能力上不去,语文阅读成绩举步维艰,作文水平停滞不前,一些需要有良好的理解力才能获得高分的学科也深受其害,更谈不上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了。

 其实,"课外书"是"教科书"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拓宽。不错,学校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但主要渠道并不是唯一渠道,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教科书的内容不可能也无法无所不包,这就得靠其他渠道来补充,课外读物就是它最好的帮手。

 课外书是丰富孩子心灵世界、培养孩子兴趣的最佳途径,不看课外书的孩子的眼界注定是狭窄的。因此,父母不应该阻止孩子读课外书。不过,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尚未成熟,缺乏分辨能力,尚未形成成熟的读书观。这就要求父母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看课外书进行引导。父母对待孩子看课外书的正确做法是:

 根据孩子特点帮助孩子选择课外书

 父母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给孩子推荐一些好的读物,同时应该注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年龄有差异,感兴趣的事物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样。所以,父母最好选择适合孩子的书,不妨和孩子一起讨论、选择书籍,以适应孩子的心理和兴趣。比如,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介绍优秀人物的书籍,树立学习的榜样,孩子可以在阅读中接受成功励志的熏陶,懂得做人做事的态度;孩子在暑期可以读一些经典名著和科普书籍等等。一提到名著,也许大家会以为就是那种大部头、艰深难懂、充满古文的书,其实,名著当中也有篇幅短小、语言朴素易懂、思想境界高且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作品。中小学生完全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书中多选择名著来读。

 同时,父母应对孩子讲清哪些课外书适合孩子看,哪些书会对孩子成长不利,不能只是一味地禁止孩子读课外书,随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也会学会选择的。

 尊重孩子对课外书的兴趣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但不是完全按照孩子的性子来。因为孩子的判断力和自我约束力毕竟还不成熟。父母可以从孩子的兴趣入手,来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很多时候,好的阅读习惯比多读书更重要。一般来讲,中小学生会从天性出发选择自己想看的书,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不是暴力、淫秽、恐怖的书籍,孩子都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