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广州起事之后,周太太一直忧心忡忡,街市上传闻许多洋学堂的学生都参加了活动,周小叶去过广州读书,与那个革命党疑犯陈南曾经是同学,她担心他俩搅和在一起,三番五次催周祖昌早日为女儿提亲,焦急地说:“小叶都十八岁了,再等下去就成老姑婆了。”周祖昌不以为然:“你添什么乱,她大哥去日本读书还没有回来,说什么也不能让她抢了大哥的头彩。”周太太埋怨说:“大栋也不知念什么书,跑到日本那么远,都二十岁了,到时候娶个日本妹回来,看你怎么办?”周祖昌不耐烦地说:“你不用管大栋的事,你管好小叶就行了。”周太太撒野说:“你不让她嫁出去,我怎么管得了?最好你把她带到厂里去,让她学点本事。”周祖昌想了想,缫丝厂的账房确实需要人手,叫小叶去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更何况在厂里工作,自己也放心。

大隆缫丝厂的账房由老李负责,老李五十来岁,身材瘦高,长方形的脸上架着一副精致的眼镜,他以前在茧栈收购蚕茧,由于打得一手好算盘,周祖昌创办机器缫丝厂的时候,便把老李安排到了账房。

老李带着两个徒弟,一个叫张东,另一个叫李南。

每天一开工,三个人的算盘珠子便“噼噼啪啪”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师徒三人每日按部就班,配合默契,账房的运作一直四平八稳。

谁知道,周小叶来到账房的第一天,就把账房原来的秩序搞乱了。

她不但不安下心来帮忙计数,倒是整天问这个问那个,害得老李穷于应付,根本不能集中精神算账。

这还不算,两个徒弟时不时偷偷望一眼周小叶,有时免不了拨错一个算盘珠子,算账的效率降低不说,还接连出现了错数。

当天收工的时候,老李狠狠地把两个徒弟骂了一顿,声色俱厉地告诫张东、李南,以后不准再跟周小叶搭讪,更不许在算账时分心等等。

第二天一早,老李准备了一大堆车间的记数本,待周小叶一来,便把账本一股脑交给她,说是周老板吩咐,要在下午收工前统计好。

老李这一招,分明是想镇住周小叶,防止她再添乱子。

令老李没有想到的是,周小叶真的安静下来了,而他的两个徒弟却耐不住了。

周小叶接过记数本,先将记数本按车间工段整理好,然后要了两张白纸写写画画,一个劲地翻抄记数本的数字。

整整一个上午,她连一个算盘珠子也没有拨动过。

这时候,车间有事来找老李,老李刚一离开,李南便蹑手蹑脚走过去问周小叶:“要不要帮忙?”周小叶笑着说:“这么点小事,用不着劳驾两位阿哥。”这不禁引起了张东与李南的好奇,光是整理记数本就摆弄了一个上午,这堆账目看你怎么完成得了?两个徒弟犯了疑,算账时自然走了神,结果又让老李发现了好几处差错,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午饭后,周小叶像换了个人似的,埋头埋脑,“噼噼啪啪”打起了算盘,待到将近收工的时候,她终于将记账本上的数算好了。

这本是张东和李南两人一天的工作量,却让周小叶一个人完成了,事后任凭老李怎样复核和抽查,都找不到一点差错。

原来,老李和张东他们平时计数时,是逐页翻开记数本,算一页记一页。

周小叶在计数前设计了一张报表,按顺序把车间、姓名和日期整理好,然后把记数本的数字填上去,直接按照表上的数字来累计,这样既简单又便捷。

一张清晰的报表,让人一目了然。

老李反复看着周小叶设计的报表,心里面并不舒服。

工人都是捏着记数本来计算自己的收入,你一来就弄了个报表,虽然蚕茧用量和蚕丝产量的统计是一样的,但工人看不到自己的产量,他们怎么能放心呢?周小叶解释说,我们可以将生产报表填写一式两份,一份贴出来让工人核对和比较,另一份留在账房备案和核算。

张东听了,忍不住插嘴说,假如再将报表调整一下,在日期上标明每批茧的标号,在横竖排的标线上有所区别,这样就很容易查找到每个人的产量和每批茧的数据。

老李瞪了张东一眼,但想了想,还是叫张东协助周小叶整理好报表,争取尽快张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