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为长生争取的,尹莲不会放弃。当着谢江南的面,尹莲说,江南,这样吧,让长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管理储运和物流,不过,作为管理层,他应该开始介入公司的主体业务,熟悉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你觉得呢?

尹莲态度温和,意思明确,无论如何,长生作为家庭的一员,肯定要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和管理中去。谢江南心知再反对也是于事无补,与尹莲闹得不快,徒然显得自己心胸狭窄。当下一笑道,当然,如果长生有好的想法和意见,能令公司发展壮大,我高兴还来不及。

一直以来,谢江南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对外是一言九鼎。尹莲虽只是挂名董事,甚少抛头露面,但她的决策一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司业务是靠尹家的背景才得以迅速发展,公司刚成立时的启动资金,也几乎全部是靠尹莲筹集的。

尹莲主管财务,她的意见谢江南不能不听。

真正进入到管理中去,长生才知道现状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困难重重。且不论储运管理情况之混乱,单只储运部管理人员之稀少,管理理念之落后就令人头大。

装运工人只负责干活,将货品从A运到B。人员流动性大,没有成熟的管理理念加以指导、约束、训练、明确权责利,指望这些散兵游勇是不现实的。仓库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一旦发生损耗、丢失,追究起来相互推诿,这些人往往是公司中高层的亲戚朋友,本是想来吃一碗安乐茶饭,人浮于事,基本上将仓储管理认知为看大门。

对于长生的到来,他们不以为然。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单是谢江南,公司里其他人也都等着看长生怎么做。

空降的长生没有急于显示自己的权威,发号施令。他虽然性格清冷,却善于与人相处,稍稍用心便让人如沐春风。

经过仔细观察后,长生发现这与自己在香港所看到的仓储物流业存在巨大差距。要改革起来必然牵涉到许多人的既得利益,并非一句话的事。他有心变革,一要顾及公司的现状,计划举措不能不切实际;二要处理好内部的利益关系,不能一意孤行,事未成,先树敌。

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长生提出了改革物流的想法,主张按国际标准重建仓库与物流,购进先进的仓储设备,聘用有经验、受过专业训练的仓储人员,制定规范的仓储管理条例。现有的人员如果上进肯干,自然不必辞退,甚至可以委以重任。但一定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心,更新管理理念。

谢江南这么多年纵横商界,所凭恃不止是运气。他是成熟的商人,知道权衡利弊,做出正确判断,知道何时该计较,何时该顾全大局,既然现在长生有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他亦欣然采纳。

谢江南的首肯和全力支持,亦出乎长生的意料。他原想着多少要费一番唇舌,毕竟公司一举砸下近百万元,不是小数目,收益却不在眼前。现在看来谢江南确实是有魄力和远见的人。他不禁对他有所改观,更加竭尽心力去完成这个项目。

经过一番努力,承天率先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仓储系统,招收了一批有一定学历的物流管理人员,定期从香港聘请专家来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在当年实属大手笔。这一套管理理念贯彻下来,承天的仓储物流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大大领先于同业。

卓有成效的,原本消极怠工的人员亦有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产品损耗、丢失现象得到控制。服务跟上后,客户满意度回升,回头客源源不绝。不仅如此,现代化的仓储还成了承天对外宣传的窗口。谢江南带一些新客户来考察,客户一看到仓库就下定了与承天合作的决心,无形中为承天的业务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谢江南是那时起,意识到打造品牌的效应,他索性将打造企业形象的事交给长生。

那是最好的年代,长生初投商界,心无畏惧,亦无倦怠。小试牛刀,即崭露头角。最高兴的是尹莲,目睹长生出手不凡,与谢江南首次合作即大获成功,企业蒸蒸日上。她的成就感更甚于当初创业。

那是最好的时光,尹长生积极进取,谢惜言慢慢长大。尹莲和谢江南依然恩爱互酬。生活在激情之内,安稳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