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茅盾,大部分的日子是在外祖父家里度过的。母亲陈爱珠虽然嫁到沈家,但娘家的事还要她去操劳。此时,茅盾的外祖父年老且忙,无暇顾及家里的一切应酬;外祖母钱氏因身体有病,时而亢奋,时而消沉,也无法料理家务;而茅盾的舅父陈长寿尚小,体质孱弱。所以陈爱珠只好带着儿子回娘家去住,好在都在一个小镇上,来往方便,走过市河,穿过一片桑地,一会儿功夫就到了。

在外祖父家里,幼年的茅盾受到一种岐黄氛围的熏陶。高大宽敞的厅屋,夏天凉风习习,柱上写着对联:“自南渡以来,岐黄传世。……?”屋后的那一片竹林、桑园,也成了茅盾眼中的乐园。自然,幼年的茅盾生活在外祖父一家的岐黄氛围里,养成了他爱整洁的习惯,也受到中医世家中那勤奋好思对人负责习惯的影响。

1900年6月23日,弟弟沈德济出生时,茅盾虚岁是5岁。弟弟的出生,茅盾仿佛自己长大了许多。父母亲也在商量,是否可以给茅盾启蒙了,“让谁来给儿子启蒙呢?”茅盾父母颇费心思,但想来想去,还是认为自己来启蒙最合适。于是,茅盾在5岁那年,由父母启蒙,开始认字和写字。教材是父亲沈永锡自己挑选的,有《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由母亲来施教。所以,茅盾自己称:“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其实,当时茅盾家里人多,“老三房”联合起来,在自己家里办个家塾,茅盾的三个叔父及二叔祖家的几个孩子拉在一起,由茅盾祖父沈恩培教授。

但茅盾祖父教书并不认真,有时学生来了,他自己却出门打牌或会友去了,丢下儿子、侄子不管,而且教的是《三字经》、《千家诗》一类书,所以茅盾父母怕茅盾进家塾,会养成一个不好的习惯,便自己动手动口来教育儿子。

后来,茅盾祖父沈恩培以茅盾父亲行医并不忙为由,让茅盾父亲来担当教家塾的事。茅盾父亲不好意思推辞,只好接受了下来,并把儿子茅盾也带进家塾。但茅盾学的课本,乃是新学,其他叔辈孩子仍学《三字经》一类书。

茅盾父亲教书十分认真,对儿子也概莫能外,他每天亲自节录课本中四句,要年仅5岁的茅盾读熟,并对茅盾说:“慢慢加上去,到一天十句为止。”

幸好茅盾天资聪颖,一经教授,便记住了。

不到一年,茅盾父亲病倒了,四处求医无效,躺在床上,无法再教私塾了,只好将茅盾送到本镇一个亲戚王彦臣办的私塾里去,并叮嘱王彦臣,要给茅盾讲新学。

当时这个私塾里,同学年龄都比茅盾大,只有王彦臣的女儿王会悟的年龄和茅盾的差不多。王彦臣虽和茅盾父亲既是亲戚又是有维新思想的年轻秀才,思想很合得拢,但他怕麻烦,没有给茅盾单独讲授新学。茅盾父亲知道后,也不好再说什么。

在茅盾幼年,沈家似乎衰落得特别快。在广西梧州做官的沈焕在茅盾出生后第二年,即1897年告老还乡。见过世面的老太爷回到乌镇一看,十分失望,觉得儿孙辈都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那样有作为,连开店、造房子都没有替他办好!因此老太爷终日悒悒寡欢,足不出户。据说在乌镇那么多青年人当中,他最看得上的只有卢学傅,认为他有出息。这样过了两年后,经商做官的一些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他于1900年秋天逝世。

茅盾的曾祖父去世以后,曾祖母王氏便出面主持分家,茅盾祖父分到一爿泰兴昌纸店,仍居住在观前街。她见分家已定;便召集儿子儿媳,当场宣布:“现在手头还有现金不到三千,老太爷遗命给长子长孙一千,现在就给了完事。余款作为老太爷除灵和葬费,包括我自己的后事。”说完,停了一下,又接着说:“你们做儿子的,就尽这二千两光景办吧,你们愿意办得好看些,行;愿意省俭些,也行;有余钱,你们三房分了吧。”王氏是个知书识礼、办事果断的人,为沈家上下所敬重。

她在丈夫沈焕死后第二年,也撒手西归。自此,沈家经济上也日愈困顿。

在沈家发生变故前后,茅盾外祖父一家也急剧衰败,老中医外祖父陈我如在茅盾3岁时去世,顿使陈家大厦失去一柱,一下子冷落起来,经济来源只能靠几亩桑地和几间房租。在茅盾曾祖母王氏逝世的第二年。即1902年,茅盾唯一的亲舅舅陈长寿也病逝。这一联串亲人逝世,使茅盾父母陷入手忙脚乱之中。

世俗的眼中,沈家还是陈家,已经败了。原先热热闹闹的沈家大家庭,分家以后,各归各,自顾自;茅盾祖父又不善经营,父亲病倒,生活更为艰难,吃肉也只能选择日子了。据说只有在初一、初八、十六、二十三才吃肉,而且用小碗,只有薄薄几片!而陈家原来是人来人往,船来轿来,请老生先诊治,老先生一去世,徒弟星散,立刻车马稀少,少人问津。这些,给茅盾父母刺激不小,年幼的茅盾仿佛也尝到了人间冷暖的滋味。

茅盾在王彦臣那里读了半年光景,在维新运动的影响下,观前街立志书院由卢学傅一班年轻人改造,创办起一所立志小学,专门按新式教育方式教学。病忻恹的茅盾父亲便让茅盾从王彦臣那里回来,到隔壁的立志小学,成为立志小学的第一班学生。

立志小学刚开学,分甲班乙班,年纪大一些的分到甲班,年纪小的分到乙班。

后来上了一个星期课以后,把成绩好的分到甲班。茅盾年纪最小,成绩却好,也就转到甲班。立志小学聘的教师都是些年轻、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甲班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茅盾父亲的朋友沈听蕉,教国文、修身和历史。国文课本是《速通虚字法》和《论说入门》;修身课本是《论语》,历史课本是沈听蕉自己编写的。教算学的姓翁,是卢学傅从邻镇聘来的。

经济上困顿的事,由大人撑着;而茅盾父亲病倒在床上,却直接连累童年茅盾。

茅盾曾回忆说:“那时候,父亲已卧床不起,房内总要有人侍候,所以我虽说上了学,却时时要照顾家里,好在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铃声听得很清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有时我就干脆请假不去了。母亲怕我落下的功课太多,就自己教我,很快我就把《论语》读完了,比学校的进度快。”也许是天资的缘故,茅盾这样既要回家侍候父亲,又要去上课,一心二用,功课仍然比年纪大的同学还好!每月的考试,发榜以后,茅盾都能得到奖赏;每周的一篇史论文章,使茅盾居然在立志小学出了名。

每次发榜和得奖,茅盾拿回家给日愈消瘦的父亲看。30多岁的父亲,瘦得活像一个50多岁的老人,撑起病体,苦涩地笑了笑,鼓励几句,又拿来看看,还给茅盾。病魔折磨得他十分痛苦,脸色蜡黄,消瘦。只有儿子得奖回家,他脸上才浮起笑容。有一次,茅盾独自在楼上侍候父亲看书。忽然,父亲把书朝床角落里一丢,忿忿然说,“不看了!”正专注地替父亲翻书的茅盾吓了一跳,“怎么?”“拿把刀来。”茅盾起身把桌上那把西瓜刀拿来给父亲。

“刀,做什么?”茅盾有些怯生生地问,眼神里露出天真的惊讶。“唉,剪指甲。”茅盾父亲拿着刀看了半天,叹口气,放下。“去将你妈妈叫来。”

茅盾不明白父亲的用意,忙下楼去喊妈妈上楼,还在河边洗衣服的母亲听得儿子说,忙上楼去侍候丈夫。茅盾则回学校去上课了。这天放学回来,茅盾上楼去见父母,见母亲坐在父亲的病榻边垂泪,眼睛红肿着。父亲则闭着眼,疲倦地躺着,脸色蜡黄。事后,母亲偷偷告诉茅盾,那天他父亲要刀,原来想自杀。后来经母亲劝说,他才打消了自杀的念头。茅盾听说,心里着实一惊,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直到晚年,依然鲜明地记着父亲想自杀这件事。

在茅盾10岁那年,茅盾父亲沈永锡病逝了。那时,弟弟沈德济6岁。茅盾母亲担起抚育两个儿子的责任,望着丈夫的遗像,泪如断了线的珍珠滚下脸颊,她含泪恭写了一副长联,表明自己的心志:

幼诵孔盂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誓言,管教双雏。

母亲的一片苦心坚志宏愿,在茅盾昆仲兄弟心里,印下了深深的烙印。

茅盾父亲逝世后,茅盾依然在立志小学读书。有一次,因为学校教算学的老师病了,学校提前放学,这时一位大同学要拉茅盾去玩,茅盾却急于回家。

于是那个大同学追过来,结果自己不小心绊了交,擦破点表皮。那个大同学知道茅盾母亲管教严厉,便拉着茅盾到隔壁茅盾家里,反咬一口,说是茅盾绊了他一交。茅盾母亲见状,安慰那个同学,并给他几十个制钱,说是医治他那个早已血止的手腕。这时,茅盾那位最爱挑剔的二姑母说了几句讥讽茅盾母亲的话,母亲脸色铁青,拉着茅盾上楼,关上门,拿起戒尺,便要打茅盾。茅盾满腹委屈,见母亲受屈要打自己,便夺门而逃,奔下楼去。背后传来母亲那忿恨声:“你不听管教,我不要你这儿子了。”这事惊动了茅盾祖母,祖母让叔庄(茅盾三叔)去找,三叔回来说没有找到。一时全家人急得团团转。茅盾在街上走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回校请沈听蕉替自己辩诬。沈听蕉听了茅盾诉说,就陪茅盾回家。进门后,沈先生站在天井里,朝楼上喊,请茅盾母亲出来说话。茅盾母亲开了房门,走到窗口,却不下楼。

沈听蕉就站在天井里对茅盾母亲说:“大嫂,这事我当场看见,是那孩子不好,他要追德鸿,自己绊了交,反诬告德鸿。怕你不信,我来作证。”茅盾母亲坚强的性格和知书达礼、办事果断的作风,在乌镇青年中是出名的,深得大家的敬重。沈听蕉把情况说了以后,又想起刚才德鸿出走之事,又说:“大嫂知书达礼,岂不闻孝子事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乎?德鸿做得对。”茅盾母亲在楼窗口听了,默然片刻,说了句“谢谢沈先生。”回房去了。沈听蕉后面这句话,茅盾母亲是听懂的,沈先生引用孔子的话,来赞扬茅盾夺门而逃的举动。古人有“父慈,子孝,非谓子当孝而父可以不慈也。夫义,妇顺,非谓妇当顺而夫可以不义也。晏子曰‘君为社稷死则死之。’孔子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但这个出典,茅盾祖母听不懂,见沈听蕉说了几句后,茅盾母亲便进房去了,以为媳妇的气还未消,于是送走沈先生后,便亲自拉着茅盾上楼去。推门进去,见茅盾母亲背窗而坐,祖母忙让茅盾跪在媳妇面前,茅盾知道今天的事伤了母亲的心,跪着哭道:“妈妈,打吧。”茅盾母亲转过身来,扶起茅盾,泪如雨下,只说了句“你的父亲若在,不用我……”

哽咽着说不下去,拉过儿子,搂在怀里,泪水滴在儿子的脸上。

这一件事,在童年茅盾的心灵里,留下了创伤,他第一次自己直接感受到社会的险恶,也直接体会母亲哺养两个儿子的艰辛。

1907年,茅盾从立志小学毕业,升到乌青镇高等小学继续读书,后来更名为植材小学,地点在北宫。校舍是由道教场所改建的。这个学校当时除讲授古文外,还开设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英语采用《纳氏文法》为教材,所聘教师,大都是从上海。日本进修回来的高材生。教国文的是王彦臣和张济川,及本镇两个老秀才。植材小学是1907年3月27日开学,茅盾便进了植材小学读书。或许由于家境日愈衰落的缘故,茅盾对悲壮歌曲印象特别深,对忧国忧民的英雄特别崇拜。

同时,茅盾的作文也大有长进,步入少年时代的茅盾,心底里萌生出救国拯民的进步思想,也萌生出成名成家以报答父母的愿望。

有一次,植材小学上音乐课,老师教唱一首叫《黄河》的歌,少年茅盾一听,觉得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这首歌里,骋驰在祖国旷远大漠之中,昂扬悲壮,很有民族风骨,与茅盾思想一唱即合,这首歌词是这样的:

“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圣贤,生此河干。

独立堤上,心思旷然。长城外,河套边,黄河白草无人烟。思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誓不战胜终不还。君作饶吹,观我凯旋。“

这首歌的歌词是杨度所写,沈心工谱曲,是当时的一首校园歌曲。沈心工,名庆鸿,号叔逵,字心工,上海市人,生于1869年。1903年曾东渡扶桑,考察教育,回国后一边在南洋公学执教,一边创作了大量校园歌曲,为当时学校传诵一时。

这首歌,反映出来的气势,十分契合茅盾当时的心态,但少年茅盾对歌词内容却不甚了了。于是放学回家,他去问母亲,请母亲作详细解释。

几乎和在立志小学时一样,茅盾的作文仍名列前茅,深得老师的赏识。

他在作文《武侯治蜀王猛治秦论》中,老师称赞他“思想深沉”,认为他写此文“确是史论正格”。在作文《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中,老师在批语中称赞少年茅盾“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在《祖逖闻鸡起舞论》中,老师给予评语是:“慨祖生不遇其主,壮志莫酬,确有见地。行文之势,尤蓬蓬勃勃,真如釜上之气。”

在作文《秦始皇汉高祖隋文帝论》中,老师的评语是:“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告无罪矣!”这些史论作文,大都是写有作为的英雄;而这些英雄,又大都是从磨难中来。

因此,当少年茅盾了解了这些史事以后,同情,感慨,仿效,构成了少年茅盾内心世界的一部主旋律,形成了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老师对他寄以厚望。在议论《学部定章学生毕业以学期为限论》中,老师兴奋无比,评价茅盾“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可限量!急恩升学,冀着祖鞭,实属有志。”

在史事议论中,对时事也十分感慨,其中一篇《青镇茶室因捐罢市平议》道出了少年茅盾对清王朝政府的不平和不满,这篇作文是这样写的:

警察,有益之事也;茶室,消耗之所也。以消耗无谓之钱,办有益地方之事,亦其宜也。吾青镇茶室,因捐罢市,论者汹汹,以为茶室乃无谓空费之地,本应出捐以助公款,何其无良狡猾,一至于此?然余以为茶室业小资薄,一日所赚之钱几何,既担任城镇学堂之捐,今再益之以警察费,宜其不能任其职矣。且加一捐,其茶之价亦必增一倍,吾恐吸茶少而益致亏矣。吾故谓警察之抽茶捐,事出苛求,而茶室之罢市不从,不得谓以私念而败公事。且办警察非一二千元不能,则区区茶捐,何足敷用?况警察非所以卫大商及富家耶,则此款宜大商家出之,又何必与小民缠扰不已哉?(眉批:不错!不错!)

老师在文后批语道,“办地方之事,必宽以筹之。作者谓与小民缠扰不已,至论至论!”当时学校里的民主空气由于受老师维新思想的影响,还是非常浓厚的。

因此,针砭时事能有此深刻,实属难得。有一次,卢学溥主持乌镇各学校的童生会考,题目是老气横秋的《试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觉得这个题目正好抒发自己的宏愿大志,最终以“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结尾。卢学溥见了,十分认真,立刻批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生发一番自己的感叹。

茅盾在植材小学时,不仅对史事作文娴熟深刻,而且对记叙述事也已十分老到,这期间写的《选举投票放假纪念》、《悲秋》两篇作文,无论叙事状物言情,都达到生动和新颖的水平,不能不说其文学天才初露端倪,这里不妨把这两篇作文辑录下来以共赏:

其一是《选举投票放假纪念——四月十五日浙江咨议局初选举投票日期》:

四月十五日,天晴气朗,风气宜人。有绅士数辈,奔走慌忙往来之人,皆喜色满面,欢声雷动。嘻!今日何日,而士民之喜若是?今日乃咨议局初选举投票日也。

学堂某门洞开,龙旗高悬,学生出入,问之,则放假日也。问何以放假?则亦因选举投票而然也。有学生数人,晤言一室之内,谈论雄豪,其兴转浓,春风满面而喜气扬,欢溢眉宇而谈愈雄。移时一学生自外来,举手道喜曰:“恭喜今日资议成立矣!今日咨议局之成立,即他日我党享自由之幸福,敢为诸君贺。”于是众人益喜,互相庆贺,有曰:“今日实行预备立宪,选举投票,实乃我国四千余载未有之盛举。

从此我国民可以脱离苦海,而跳出专制范围,享自由之福,可庆!可庆!“有曰:”恭喜!恭喜!我国黑暗已至极点,而近日实行预备立宪,乃我侪所额手相贺。今日之放假,乃选举投票之纪念。“

一时庆贺之声,不绝于耳,良久始各散去。余睹此情状,不觉大悦。深念近日之咨议局,即他日之议院可知。如是,则民情可张,舆论必重矣!思己更喜,时已至家,乃默坐复思,愈觉可喜。乃援笔记之,以为纪念。

这一篇记述乌镇选举的作文,写得活灵活现,神态毕至。状物状情,已相当娴熟了。

其二是《悲秋》

紫燕去,鸿雁来,寒蝉互噪,秋虫凄切,衰草遍野,木叶尽脱悲夫!何秋声秋色之伤怀欤?忆夫!艳李红桃,芳草绿荫,春光明媚,藻丽可爱之际,忽焉秋风萧萧,荔丹蕉黄。曾几何时,万物肃杀之秋至矣。呜呼!人孰无情,谁能遣此!而况万里长征,远客他乡,又何能禁秋风雨之感其怀抱。(眉批:

语可动人)伤矣哉!秋之为秋也。夫秋,天地肃杀之气也。故国家行刑,而草木残凋,雷始收声,阳气日衰,天道循变,人亦何悲乎秋乎?然万物寂寥,满目凄楚,对此秋日,能不伤怀?虽然,人生过客耳!幻梦耳!有悲于怀者,岂惟秋哉!

秋之悲,其小焉者也!

这篇作文显示了少年茅盾把握状情摹景,生发感慨的本领。其中的谋篇布局,立意引题,都显示出一般少年无法达到的水平。茅盾小学时的同学沈志坚曾回忆说:当时植材小学老师张济川看了茅盾作文后,曾拍着茅盾的项背鼓励道:“你将是个了不得的文学家呢!好好地用功吧。”有一次,茅盾和沈志坚两人互诉抱负,茅盾表示,将来能著一伟大小说,成一名家,于愿足矣。沈志坚也表示同感。

1909年冬,茅盾从植材小学毕业。毕业后去哪里升学?茅盾母亲颇费思量。

杭州、湖州、嘉兴都有中学。就当时的家境,街坊熟人曾劝茅盾母亲,让他去念杭州的师范,那里不收食宿费,还发制服,但毕业后得回乡当教员。

茅盾母亲觉得这样一来,钱是省了不少,但茅盾父亲曾有遗嘱,让茅盾兄弟俩念工科,学实业,如果念师范,有悖于沈永锡遗愿了。所以,茅盾母亲决定让芋盾念中学,正好一个姓费的亲戚在湖州中学堂念书,便让茅盾去湖州读中学,插班三年级。

1910年春,茅盾第一次离家,去湖州过寄宿生生活。母亲、弟弟沈泽民、舅母陈宝珠都到小火轮码头为他送行。舅母是个聪慧而又十分漂亮的少妇,在其夫陈长寿逝世后,一直与茅盾母亲共同陪奉婆婆,并视茅盾兄弟俩为儿子一般,常常帮助茅盾母亲教育茅盾兄弟俩。陈宝珠美貌而善良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少年茅盾的脑海里,直到晚年,还清晰地记得陈宝珠那音容笑貌。

茅盾在小火轮舱窗口,望着自己的母亲、弟弟及舅母陈宝珠,小火轮离岸了,茅盾的双眼有些湿润。

突突突的小火轮把茅盾送到湖州。原想插班中学三年级。结果到校经过插班考试,他的算术完全做错了,只好插入二年级。从此开始了他的中学生生涯。

湖州府中学堂坐落在市中心,这所中学堂建于1902年,利用原来的爱山书院旧址改建。于同年6月17日开学。到茅盾进校读书时,先后有姚学仁、朱廷燮、王树荣、俞宗濂、沈谱琴等担任过校长。茅盾进湖州府中学堂时,校长是沈谱琴。

校长是清末举人,又是秘密的同盟会会员,与孙中山等人有交往。由于校长有革命思想,所聘的教师也都有学问,其中国文教师杨笏斋,给少年茅盾很大影响。杨老师特别推崇恣肆汪洋的庄子,常对学生说,“庄子的文章如龙在云中,有时见首,有时忽现全身,夭矫变化,不可猜度。”

对《庄子》,茅盾受杨笏斋老师感染,觉得读过以后,天地顿时开阔,明亮。

除国文课以外,茅盾在湖州府中学堂里,对地理课也感兴趣起来。原来,地理老师善于把自然地理和历史人物、名胜古迹糅合在一起向学生讲授,因此听起来生动有趣、易记。所以,在湖州府中学堂里,茅盾的国文成绩名列第二,仅次于一个叫陈辅屏的同学。当时,杨笏斋给茅盾他们讲授中国文学史,讲解《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从此茅盾开始接触许多古典名著,如《楚辞》、《昭明文选》,也知道了建安七子,知道了陆机、陆云两弟兄,知道了嵇康、傅玄、鲍照、庚信、江淹、丘迟等文学史上有名的人物及其作品。而且,茅盾在杨笏斋老师的指点下,练习写骈体。杨笏斋老师向学生灌输“书不读秦汉以下,文章以骈体为正宗。”的观点。杨老师的做法,使茅盾得到了系统的学习。茅盾有一次用骈体写一篇作文,题目叫《记梦》,讲自己回家去,见了宝姨和母亲,宝姨考茅盾一副对联。正考问之中,外祖母在堂上叫“来吃西瓜。”于是宝姨拉了茅盾跑去,在门槛上绊了一下,就跌醒了。此时“檐头鹊噪,远寺晨钟。同室学友,鼾声方浓。”这篇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的习作,可以看出茅盾作为小说大家的端倪。杨笏斋给予“构思新颖,文字不俗”的评语。

在湖州府中学堂,茅盾向同学学习篆刻,操刀弄笔,陶冶性情。尤其给少年茅盾产生影响的,是钱念劬先生来湖州府中学堂临时任校长后,亲自教茅盾他们作文课。钱念劬先生学识渊博,清末曾随薛福成出使欧洲,先后在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等使馆任职,因而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教育上倡导平等自由。这时,他返故里湖州小住,沈谱琴便恭请他代理校长,于是他当起临时府中校长,并走进课堂,亲自执鞭教学生作文。其时,作文大都是命题作文,而钱念劬先生教作文,只叫大家就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想做的事,或喜欢做怎样的人,写一篇作文。一时,班上做惯史论的同学都茫然不知所措,而茅盾想起用寓言体,写了《志在鸿鹄》的作文,五六百字,借鸿鹄自诉抱负。钱念劬先生在茅盾作文后面写了“是将来能为文者”

的评语。

大概钱老先生从茅盾的作文中,看出茅盾的文学天才。预言成了事实。这恐怕连钱老先生都没有想到吧。钱念劬先生代理校长期间,还邀请茅盾等同学去陆家花园游玩,并给这些莘莘学子观赏他自己出使外国的照片。这些,给茅盾大开眼界,感到在钱念劬先生面前,有一种平等感。而钱念劬先生聘来教茅盾的钱夏先生,年纪很轻,但胆子很大,亲自教茅盾他们史可法的《答清摄政王书》,教《太平天国檄文》,教黄遵宪的《台湾行》及梁启超的《横渡太平洋长歌》,灌输反清思想,使茅盾他们这些学生感到天地为之一新!

也十分兴奋。

在湖州府中学堂,茅盾不仅接触了大量文学史上的名作名著,也直接感受到反清力量的影响,一种革命的萌芽,在湖州府中学堂里悄然生发。1910年秋天沈谱琴组织师生去南京参观中国最早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茅盾又一次感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教育,领悟到父辈们的苦心和真诚。

也知道了故乡浙江的名产名物。这个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于1910年6月25日开馆以后,参观者空前。内容有教育馆、工艺馆、农业馆、美术馆、卫生馆、武备馆、机械馆、通运馆、水族馆等,而且各省也布出16个省馆,专门介绍本省特产,浙江馆除丝绸织品外,也展出绍兴黄酒,金华火腿,杭州剪刀,天竺筷等。所以,当初南洋劝业会轰动全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去参观。茅盾看过展馆,大开眼界,“大为惊喜。”

在湖州府中学堂,最为少年茅盾头疼的功课是体育,因为沈谱琴把府中作为他反清革命行动的据点,因而他有意强化学生的体育课,列队、操练、远足,都是有意为之的活动。但身体单薄的茅盾,无法适应学校这种强度很大的体育训练,闹了许多笑话。但更使茅盾烦恼的是,比茅盾迟一个学期进校的一个姓张的新生,因为与茅盾友善,而遭到其他同学的奚落。这个新生年纪比茅盾大,但声音似乎尚未发育一般,女腔音很重,所以与别的同学难相处,而与寡言少语的茅盾却投机。因而连累了茅盾,使茅盾在学习上有分心,十分苦恼。

后来,茅盾与母亲商量,决计转学嘉兴。1911年暑假,茅盾转学嘉兴,进嘉兴府中学堂,插入四年级继续读书。嘉兴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地处沪杭铁路中间,物产丰富,风光旖旎。城南有湖名“南湖”,又名“鸳鸯湖”,风景之美,可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相媲美。沿湖垂柳依依,秋风掠过,婀娜多姿,十分妩媚;宽阔的湖面,碧水红舟,粼波荡漾;时而,一对浮在碧波里的鸳鸯惊水而起,传来啪啪啪的击水声。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过嘉兴时,曾作诗:“鸳鸯湖边月如水,孤舟夜傍鸳鸯起。”诗人吴梅村也有“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的诗句赞美南湖。

湖中有岛,岛上有建于五代的烟雨楼,楼上红栋飞檐,楼旁古树参天,显得灵秀而幽静,是江南名胜之一。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每不忘到此小憩,留下“六龙曾驻”

的匾额和两块镌刻着他题诗的御碑。从此,南湖名声大振。

嘉兴府中学堂坐落在嘉兴城里小西门内,规模有百亩之大,分南北两院,南院为旧鸳鸯湖书院故址,北院为旧秀水县署故址,当时学堂宿舍在一河对岸,中间有一石桥,名“齐云桥”。嘉兴府中学堂校长方青箱,年轻有为,早年在上海中西书院毕业后,曾游历美国、加拿大、日本,受世界潮流影响,秘密加入光复会,立志反清革命。他所聘教师,也都年轻和有学问,并都倾向革命。当时的国文教师朱希祖、马裕藻、朱蓬仙,教数学的计仰先、体育老师范蒲英等,都成了方青箱校长的“同志”。但是,这些国文教师,虽是校长“同志”,并不像湖州中学堂的国文教师那样,公开教反清课本,而是仍教一些旧书,如朱希祖教《周官考工记》和《阮元车制考》;马裕藻教《春秋左氏传》;朱蓬仙教修身,教材自编,通篇是集句。

另一位不是革命党的教师朱仲璋,是桐乡人,也是茅盾父亲生前的朋友,虽不是革命党却不反对革命,常常关心茅盾在嘉兴府中学堂的学业。

嘉兴府中学堂除了教师阵容强大外,对数学特别看重。茅盾从看重文科的湖州转到嘉兴以后,大家知道他的数学没有学好,都主动帮助他补课。新来刚到的他,感到了一种新的气息。但是,这种同学温暖时间不长。1911年10月10日,震撼世界、震撼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辛亥革命爆发了。辛亥革命的枪声,也使嘉兴府中学堂热闹和动荡起来,此时校长带领同学投身光复杭州,嘉兴的战斗了,朱希祖老师回老家海盐当民事长(县长)去了,学校处在无序状态之中,只好放假各自回家。

当辛亥革命胜利,杭州、上海、嘉兴都光复之后,学堂来通知,重新上课了。

结果到校一看,原来熟识的、革命党教师都走了,连校长方青箱也荣任嘉兴军政分司了。校务由新来的学监陈凤章负责。陈凤章在辛亥革命后复课时,强调要整顿校风,并亲自巡视自修室,规定学生自修时,不准谈笑。

自由惯了的同学,很为此而忿忿不平,认为革命成功了,反而失去了以前曾经有过的自由,于是几个胆大的同学去找陈凤章评理,结果这几个学生受到记过处分。

茅盾也十分不满这个学监,他拾来一只死老鼠装进信封,在信封上写上《庄子》里的一段话: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写毕,封好,悄悄地塞进陈凤章的办公桌抽屉里。茅盾这种书生气的反抗,得到的,同样是记过处分。后来几个同学在大考之后结伴上南湖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咒骂陈凤章。又乘酒兴回校内砸告示牌,几个满面通红的同学还赶到陈凤章家里质问。茅盾虽未动手砸告示牌,也未去陈凤章家里质问,因在其中附和,也在寒假里收到学校的”除名“通知。

一场久盼的革命却给茅盾带来了失望和失学的结果,这是当时少年茅盾万万没有想到的。怎么办?茅盾母亲感到十分为难,回湖州?不可能。回嘉兴?刚刚除名,也没有办法可想。茅盾在嘉兴府的反抗和不满,并不是不愿读书,而对学监那种专制作风的不满,是渴望在自由气氛下读书!所以,茅盾母亲问情情况后,没有追究下去。但茅盾一连几天,愁眉苦脸。最后在母亲的支持下,去杭州考插班,结果,茅盾考进杭州私立安定中学,并于1912年春到杭州,修完中学阶段的功课,1913年夏毕业。在杭州私立安定中学里,茅盾依然如饥似渴地学习,兴趣从古文、数学转到诗词知识的学习上。当时,私立安定中学当局把杭州学问最好的人都聘来教书。

其中有一个叫张相的先生,诗词底子特别好,人称“钱塘才子”。他教茅盾他们作诗、填词。而且作诗填词都从基本功做起,并示范给学生看,又布置学生作业练习,然后自己给予修改。茅盾晚年还记得张相先生,“他常常写了上联,叫同学们作下联,做后,他当场就改。”张相先生绝顶聪明,博闻强记,他能将昆明大观楼的长联一字不漏地在黑板上写下来,并以此为例,向学生讲解如何欣赏长联,又信手拈来杭州风景名胜的名联,作诗词范本,有肯定、有批评,十分引人入胜。因而茅盾十分敬佩这位老师。其实,茅盾佩服的张相先生,在身世上和茅盾有许多相同之处。

张相早年家境贫寒,父亲早故,全靠母亲替人家缝缝补补的收入来抚养。张相天分很高,初涉试场即中秀才,后来潜心研究旧学。不久又受维新思想影响,悉心自学日语,曾译《十九世纪外交史》,为当时时人所推崇。后来,他在安定中学、杭州府中学堂、宗文学堂担任文史讲席,成为杭州城里有名的才子。

在私立安定中学里,茅盾打下扎实的诗词基础知识。后来茅盾创作并流传下来的150多首诗词,皆源于此。另外,在美丽的西子湖畔,还夯实了记忆的基本功。

当时,安定中学有一个教国文的老师姓杨,杨老师教中国文学发展史,比湖州府中学堂里那位杨笏斋先生更有系统性,从诗经、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杂剧、明前后七子复古运动、明传奇,直至桐城派以及晚清的江西诗派之盛行,都作系统的介绍。但他的教学方法也特别,在黑板上只写人名、书名,每日讲一段,叫学生做笔记,然后批改笔记。

因此,茅盾干脆上课时专心听讲硬记,课后把杨老师所讲的内容默写出来,久而久之,竟然把自己训练出来,增强了自己的记忆能力。故后来茅盾能背《红楼梦》的传说,大概也得益于此时的训练。

1913年夏,茅盾毕业于杭州私立安定中学,离开西子湖畔,回到乌镇。

他的母亲告诉他,凭手头的钱,茅盾还可以去读三年书。并告诉茅盾,卢学溥表叔在北京,希望他能考北京大学。说完,把一张刊登北京大学招生广告的《申报》递给茅盾。茅盾一看,《申报》有“北京直辖各校招生一览表”,招生分“大学预科、法政专科、工业专门、医学专门”四类,其中北大预科又分第一类和第二类,各招80名;考试科目有历史、地理、国文、英文、数学、理化、博物、图书。学制三年。但考第一类,“理化、博物、图书”三门中免试二门。茅盾和母亲商量,决定报考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1913年8月11日,茅盾到上海澄衷学堂赴考,三天之内,考了历史、地理、国文、英文、数学、图书等六门功课。考完后,茅盾即返乌镇,等候录取通知,不久,《申报》登载录取名单,竟没有沈德鸿,只有一个叫沈德鸣的人,把全家吓了一跳,茅盾母亲猜想是报馆印错了的缘故。幸而没有几天,正式书面通知也寄来了。

茅盾母亲笑着对茅盾说:“果然是报馆印错了。”

9月,茅盾风尘仆仆地去北京大学求学。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由湖州人胡仁源代理,预科主任是留美归来的沈步洲先生。茅盾这一届预科新生约200余人,宿舍在译学馆楼上。当时教师中中外合壁,古今通用,教师思想观念十分杂乱,真可谓新旧兼容。教史、地的是桂蔚丞和陈汉章:教国文的是年轻而又思想进步的沈尹默、朱希祖、马幼渔和沈兼士等,这些教师都是浙江人。因而被世人称为北大文科浙江人取代桐城派而兴盛。然而,一些教师个性怪癖,也给茅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教本国地理的教师桂蔚丞,以古代今讲地理,并用考证方法讲授,他一袭长衫,一壶茶,一只烟袋,依照大清一统志,参考各省府、县志,乃至《水经注》自编地理讲义,他在言谈中,视学生为私塾弟子,编讲义的参考书从来秘不示人。所以茅盾讲他“可谓用力甚劬,然而不切实用。”教历史的陈汉章亦是北大一个有名人物,他是浙江象山人,是俞曲园的弟子,也是章太炎的同学。他早就在京师大学堂教授,因为当时京师大学堂的章程中有毕业后钦赐翰林,于是他放弃教席,宁作学生,期望得个翰林。辛亥革命后,他的翰林梦打破了,改北大后仍聘他为教授。他表面看来落拓不羁,但内心依然十分困惑,他讲授历史时,自编讲义,别出心裁地从先秦诸子的作品中搜罗片段,证明欧洲近代科学所谓声光化电,在我国早已有之。还煞有介事的告诉学生,欧洲的飞机,在我国先秦就有了,《列子》上说的飞车,便是明证,还自豪地说,“那时候,现在的欧洲列强还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呢。”满堂学生常常听得瞠目结舌。

但后来陈汉章因茅盾当面说他是“发思古之幽情,扬大汉之天声”,而和茅盾作过一次推心置腹的长谈,他对茅盾说:“我明知我编的讲义,讲外国现代科学,在二千年前我国都已有了,是牵强附会。”“但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呢!扬大汉之天声,说对了一半。你可知道,鸦片战争以后,清廷畏洋人如虎,士林中养成一种崇拜外国的风气,牢不可破,中国人见洋人奴颜婢膝,实在可耻!忘记我国是文明古国,比洋人强得多。我要打破这个风气,所以编了那样的讲义,聊当针砭。”一席话,茅盾听得肃然起敬,佩服这位老师的骨气。

在北京大学预科的三年中,茅盾在外籍老师的辅导下,较为系统地阅读了外国文学,学习了世界历史,如司各特的《艾凡赫》、狄福的《鲁宾逊飘流记》及莎士比亚的戏曲等,使茅盾的外国文学作品理论有一个全新的接触,茅盾感到眼界大开。

因为北京离乌镇太远,茅盾母亲去信关照茅盾,寒假不必回家。正在财政部当公债司司长的卢学溥便热情地邀请茅盾住到他的公馆里。并在卢表叔的指点下,研读二十四史。当时,卢学溥十分器重茅盾,鼓励茅盾研读二十四史,告诉茅盾,这二十四史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因而引起茅盾的兴趣。在北京的寒暑假中,茅盾一头钻进卢公馆,认真系统地读二十四史,收获不小。

然而,转眼春暖花开时,京城的谣言四起,说袁世凯不惜和日本背城一战,因而许多人都离开京城,远走他乡,以避战火。茅盾的一些同学也离开北京了。面对这些情况,茅盾心神不定地找到卢表叔,把听到的、见到的情状述说一遍。卢学溥笑道:“可惜总统年老,不是当年小站练兵的时候了。”

茅盾一听,恍然大悟,袁世凯用了“将要与之,必先取之”的方法在愚弄京城百姓!茅盾悬着的心,又放下了。

茅盾在北京大学预科的最后一次考试时,袁世凯死了。在袁世凯死之前,袁世凯称帝不成,便把原先打算登基时用的广东焰火拿到社稷坛放掉,茅盾曾和同学在夜里翻过宿舍的围墙去观看,看到焰火中有“天下太平”四个字,十分新奇。

茅盾在北京三年,完成了全部学业,于1916年7月返回家里。但日后工作、生活怎么办?对茅盾来说,真的一点预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