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不同的书店

香港最近开设了一家专售外文书刊的书店:和平书店,日前我特地去参

观了一下。由于是新开张,陈列的书刊种类还不算多,而且要买的大都早已

买了。但是沿着书柜四周看了一下,从古典文学、美术语文以至社会科学,

毕竟气氛有点不同,因为在香港一般外文书店里见惯了的东西这里见不到,

这里所见到的有许多却是别家书店所没有的东西。

这样别具风格的外文书店,在世界各大都市大都总有一两家,如巴黎的

环球书店,伦敦的柯列特书店,英法的读者,如果想看看新中国的书刊,就

一定要去光顾他们。这样的书店,虽然不是"同人"性质,但是总象是同人

办的一个小刊物或是出版社一样,你一走进去,就有一种份外亲切的感觉。

北京的国际书店也是一家这样的书店,规模可大得多了。我曾经去买过

一次书,那真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质的书店。有些语文虽然是我不能读阅的,

但无论是瑞典文的也好,波兰文的也好,埃及文的也好,只要是书,而且是

内容健康的书,我总要忍不住拿在手里摩挲一下,这就好象见了言语不通的

外国友人一样,即使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热烈的握着手,友情的温暖

仍是互相可以沟通的。我当时就曾经将我看不懂的一些外文书刊,一再从架

上取下来,揣摩它们的书名和内容,同样的觉得不忍释手。

从前上海也有一家这样的书店,起初开在北四川路桥邮政总局附近,面

对苏州河,后来又搬到静安寺路,是一位德国老太太开的,我已经记不起这

家书店的名称了,它是当时上海唯一专门出售进步外文书籍的书店。当时上

海虽然已经有美国人和英国人开设的规模很大的西书店,可是他们是不卖这

种书籍的,而且里面的店员势利得惊人,除了老主顾以外,面生的中国人走

进去,他们就象防贼一样的跟在你的身边,甚或直率的吩咐你不要乱动架上

的书。鲁迅先生就遇过这样的事,以致不得不从怀里拿出一叠钞票放在桌上,

表示是带了钱准备来买书,不是来偷书的,这才使得店员刮目相看了。

这家德国老太太开的书店,给我的印象很深。因为正是在那小小的橱窗

里,我第一次见到珂勒惠支的版画原作。这一批版画,后来都给鲁迅先生买

去了。我有机会看到《资本论》的英译本和《震撼世界的十日》一类的书,

都是拜这家书店之赐。至今我的书橱里还存有一本德文版的墨西哥大画家里

费拉的画集,就是从这家书店里买来的。适才我取出来翻了一下,书页上还

记着"一九三二年除夕前二日购......",使我又重温了一追这些可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