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借助手中的灯火穿过大门。只见庭院荒芜不堪,宅邸也倾塌了,处处杂草丛生。
月光将众人身上的衣物染成青色,明亮地映照出荒废宅邸。
连屋顶也长满杂草,简直无法相信文章博士曾在这儿住过。
“哎呀,这真是……”
“人,还是活着时才有价值。”
“不,这也不错。换个角度来看,这光景也别具风韵。”
“嗯。”
拖着杂草夜露润湿的下摆,众人四处走动,发现只有厨房的屋顶尚未倾塌,还残留原状。
“就坐这儿吧。”
大家选定了厨房的窄廊。有人在窄廊搁着圆草垫坐下,有人站在庭院,饮酒作乐,吟诗作对起来。
某人吟出下述诗句:
踏沙被练立清秋
月上长安百尺楼
大意是:踏着河岸白沙,肩上披着绢帛,站在清明秋气中,只见明月高高悬挂在长安城高楼上。
吟诗者向众人说明了诗词意思,接着又说:“这是《白氏文集》(现今的《白氏文集》中没有这首诗,但《今昔物语》中却有这首诗的典故)中的一句,正适合今晚的月色吧?”
白氏——即白乐天。
“白居易往昔住在大唐长安城时,因赞赏八月十五的满月而作此诗。”
“原来如此,果然动人心弦。”
“唔,唔。”
众人一致赞同。正当大家重复吟咏这句诗词时,东北方出现一个人影,踩踏着潮湿草丛,在月光下静悄悄走过来。
众人一看,原来是尼僧打扮的女子。
女人来到众人面前,问道:“是何方贵客来到此地游玩?”
“今夜,月明如画,我们是来赏月的……”
由于月色太美,我们刻意来到这里赏月吟诗,享受月色。其中一人向女子说明来意。
“各位知道这儿是谁的宅邸吗?”女人问。
“是大江朝纲大人的宅邸吧?”
“我们认为既然要赏月吟诗,再也没有别处比这儿更适合了。”
“话说回来,深更半夜到这种地方,师太到底是何方人物?”众人各自回答了女子的问题,最后如此反问。
“我是已故朝纲大人的女侍之一。往昔的众多随从,如今均已各奔东西……有些人过世了,有些人形踪不明,目前只剩下我一人……”女人沙哑地回道,“只剩我一人守在这儿,虽不知还能活多久,不过,我打算在此度过终生。”
听毕女人的话,来者中亦有人潸潸泪下。
“方才开始便一直听闻各位大人的谈话,不知是哪位大人吟咏了《文集》中的诗句……”女子问。
“是我。”吟咏白乐天诗词的人回道。
“方才您说:‘月亮登上长安城百尺楼’,往昔,朝纲大人并非如此解诗。”女子问。
“是吗?”
“那又如何解释?”众人兴致勃勃地探着身子追问。
“如果我的记忆无误,应该是这样……”女子说毕,以嘹亮嗓音在众人面前扬声吟诵。
月亮诱人登上长安百尺楼……
“原来如此。听师太吟咏,意思果然是这样的。”
“有道理,我也觉得不是月亮登上百尺楼,而是人受到月亮吸引,登上百尺楼的说法比较正确。”
女子吟毕,众人纷纷同意。
“有件事想请教各位大人……”女子一本正经地说,“朝纲大人曾惠赐我一首和歌……”
“什么和歌?”众人深感兴趣地望着女子。女子扬声吟诵:
月缺倍珍惜
踏沙行此宫
“咦?”
“没听过。原来朝纲大人曾经作了这么一首和歌……”
“我想请求大人帮我解开这首和歌之谜。”女子说。
解谜——女子的意思是,帮她分析这首和歌的隐意。
“哎,解不开。”
“到底有什么隐意?”
正当众人百思莫解,女子哀戚地仰望月亮,轻声低喃:“请大人务必记住这首和歌!如果有人解开这首和歌的隐意,劳烦他到这儿一趟,告诉我和歌的意思。”
语毕,女子在月光下深深行了一个礼。
然后,她宛如融于月光中,消失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