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1944年2月奥威尔年谱

1903年6月25日生于印度孟加拉邦莫蒂哈里,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父亲在当地殖民地政府供职。用奥威尔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家庭属于“上层中产阶级偏下,即没有钱的中产家庭”。

1904年随母回英国定居。

1911年8岁,入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学校生活对他日后性格有极大影响。

1914年欧战爆发,11岁的奥威尔首次在地方报上发表了一篇诗作《醒来吧,英国的小伙子们》。

1917年14岁,在圣塞浦里安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拮据,靠奖学金升入伊顿公学。

1921年18岁,从伊顿公学毕业,成绩平庸,无法申请牛津或剑桥奖学金,而家庭经济状况又无力供他升学,只得投考公务员,去缅甸参加帝国警察部队。在缅甸服役5年,目睹帝国主义统治对殖民地人民造成的苦难。激发了在圣塞浦里发学校时期萌芽的反权威思想。

1927年休假回国,决定辞职,脱离缅甸的帝国警察部队。

1928年开始写作生涯。同情下层人民,为搜集素材,在巴黎和伦敦深入底层过穷苦生活。曾在巴黎的一家豪华旅馆的厨房帮工,又到英国肯特郡当农业帮工。这些生活经验后来写入《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

1930—1933年以写书评和教书谋生,同时写《缅甸岁月》。竣稿后患肺炎,多次复发。

1933年《在巴黎和伦敦的穷困潦倒生活》用乔治·奥威尔的笔名出版。

1934年《缅甸岁月》在美国出版,在此之前,英国出版商没有一家愿意接受书稿。

1935年小说《教士的女儿》出版,几个月后,《缅甸岁月》终于出了英国版。

1936年小说《让盾形花继续飞扬》出版,接受出版商聘约,到英格兰北部工业区约克郡和兰开郡考察工人生活状况,所见所闻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归来写《去维冈码头之路》。同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与爱琳·奥肖纳赛结婚。同年年底一起去西班牙参加保卫共和国的国际志愿军。

1937年《去维冈码头之路》出版。同年5月在前线受伤,喉部中弹,回英国治疗休养。

1938年出版《向卡塔隆尼亚致敬》,该书报道西班牙内战,特别是国际志愿军内部左翼各派的相互斗争。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多次报名参军,皆因体格检查不合格遭拒。后参加国内警卫队。战前写的《上来透口气》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