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美国作家兰德尔·华莱士是夺得奥斯卡五项大奖且历经多年仍好评如潮的好莱坞电影《勇敢的心》的剧作者及小说作者,同时也是轰动一时的卖座大片《珍珠港》的编剧及导演.兰德尔·华莱士擅长驾驭宏大的历史题材.美国著名的《纽约人》杂志评论他"将历史小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枯燥乏味、以罗列历史事实为主的研究充满了活力.人们在他的小说中见到的不再是史学书中干巴巴的历史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本书是兰德尔·华莱士的最新作品,讲述了18世纪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奇故事,他已将小说改写成了电影剧本,由安吉莉娜·茱丽主演的同名影片将于2006年上映.

《爱情与荣誉》的故事围绕着一位美国的爱国英雄展开.英国人为了镇压美洲殖民地的革命,向女沙皇请求支援20000名步兵,他的任务就是穿过俄国大陆去劝说她,他经历重重磨难,旅途中先后遭到了狼群、杀手与哥萨克的拦截.书中还将重点描述民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爱情生活,她是彼得三世的妻子,原名叫索菲亚,是德国一个亲王的女儿.1762年她发动了宫廷政变,秘密处死了自己的丈夫,从而登上沙皇宝座.她的私生活荒淫无度,最有名的当属宫廷中的"实验者"了,就是把男人带到她的床上试用,以决定他们是否够格成为沙皇的情人.

美国的畅销小说家们似乎对孤胆英雄拯救世界这一题材情有独钟,他们笔下的许多主人公不是从外星人手中就是从恐怖分子手中单枪匹马地拯救整个世界,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美国畅销作家兰德尔·华莱士的新作《爱情与荣耀》又一次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位孤胆英雄,不过,这位孤胆英雄这次要拯救的不是整个世界,而是正在准备闹独立的美利坚殖民地. 1774年的美国仍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生活在这片殖民地上的美利坚人不堪忍受来自英国的不公平待遇,正蠢蠢欲动地寻求独立.英国政府已经察觉到了这种苗头,因此请求当时的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两万名俄国士兵去帮助他们镇压美利坚人.对于野心勃勃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来说,这是她推行自己向外扩张的政策、将俄国提升到与欧洲传统列强分庭抗礼的地位的一个天赐良机.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旦出兵,美利坚的独立梦想将化为泡影.面对这种危急的形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智者富兰克林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派一名来自弗吉尼亚的骑兵军官基兰·塞尔科克去俄国,加入叶卡捷琳娜的雇佣军,帮助她镇压普加乔夫的起义,然后再设法接近叶卡捷琳娜,说服她取消派兵去美利坚的计划.对于在俄国举目无亲的塞尔科克来说,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使命.他在俄国朋友戈尔洛夫的陪伴下来到了圣彼德堡,他所拥有的只有他的勇敢、胆识、正直、忠诚,他所面对的是老奸巨猾的英国住俄国大使,以及英国征服专门派来对付他的特工蒙特罗斯.他在这里遇到了欧洲不同国家的名媛淑女,个个丰姿秀逸,出身名门,对他也颇有好感,然而他最后选择的对象却是毫无身份的下人。

这是兰德尔·华莱士继《勇敢的心》和《珍珠港》之后推出的又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力作,并在这部作品给读者展示了他对俄国历史与风情的熟知.兰德尔·华莱士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幼年时就对写作显露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喜欢听农夫们的闲言碎语,而且喜欢在养猪场临时搭建的桌子上编写故事".后来,华莱士进入了美国著名的杜克大学,学习文学、宗教和俄国历史,并靠教人学空手道完成了学业.1980年,他发表了处女作《俄国玫瑰》,博得了读者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在1983年推出第二部小说《夜深人静时》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创作《爱情与荣誉》,并于1997年完成初稿,前后总共花了四年的时间,手稿长达1600多页.然而,这部小说完成后,他却将其束之高阁,在1990年和1992年分别推出了另外两部小说――《羊羔之血》和《天使注目的地方》.此后,华莱士迎来了他事业上的一个高峰.他在1996年为好莱坞创作的剧本《勇敢的心》获得了五项奥斯卡奖,2001年推出的《珍珠港》也大获成功.对于同时推出的小说《勇敢的心》,读者和评论界可谓佳评如潮,美国著名的《纽约人》杂志评论它"将历史小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枯燥乏味、以罗列历史事实为主的研究充满了活力.人们在他的小说中见到的不再是史学书中干巴巴的历史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洛杉矶时报》也评论道:"《勇敢的心》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在这里被几近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在名利双收的情况下,华莱士重新翻出了这本《爱情与荣誉》,边修改边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于是我们便看到了他的这部新作.

作为典型好莱坞式的作家,华莱士给这部小说加入了好莱坞大片所必备的一切要素:爱情、勇气、名誉、磨难、战争、阴谋、欺骗、幽默、痛苦、荣誉、品德…….不过,华莱士的创作是非常严肃认真的,由于他在大学期间学过俄国历史,所以他对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民族矛盾、宫廷中的尔虞我诈(尤其是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糜烂的私生活)的描写都比较准确.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亚,出身于德国一个小公爵家庭,少年时曾经跟随母亲游历过许多欧洲城市,拜访了许多德国诸侯的宫廷,耳闻目睹了宫廷中的明争暗斗.她于1745年和彼德三世结婚后,便利用伊丽莎白女皇的昏庸和彼德三世的无能,偷偷组织了一个阴谋小集团,准备在伊丽莎白逝世后夺取政权.伊丽莎白女皇去世后,叶卡捷琳娜利用彼德三世的种种失策以及俄国贵族和军队对他的怨恨,依靠她的情人格里哥利·奥尔洛夫五兄弟为首的一批近卫军年轻军官,于1762年6月28日发动了宫廷政变,推翻了彼德三世.接着,彼德三世又于当年7月6日在一场酒醉斗殴中被人击毙,而这场斗殴的组织者正是被派来"保护"他的阿列克赛·奥尔洛夫――叶卡捷琳娜的情人格里哥利·奥尔洛夫的弟弟.所以,彼德三世被杀的真正组织者是谁,这是不言自明的;而小说中叶卡捷琳娜自己说彼德三世为伊丽莎白皇后所害实为虚构.叶卡捷琳娜掌权后,对内实行高压统治,对外不断扩张.她在私生活方面极其放纵糜烂,常常与她的情人们举行奢华的舞会、无穷的夜宴、纵情的狂欢.书中所提到的奥尔洛夫和波将金都是历史真实人物,均为叶卡捷琳娜的情人,而且均从她那里得到过大量赏赐,最后又因种种原因失宠.书中提到的"验证人"在叶卡捷琳娜的一些野史中有过记载,俄国当时一些企图接近叶卡捷琳娜或希望从她那里得到个人好处的贵族夫人常常会借用此法为她物色情人.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虚构的情节和内容离历史事件仍然有较大出入.书中另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为哥萨克起义领袖普加乔夫.普加乔夫是顿河哥萨克人,曾参加过七年战争,因不满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于1768年率领哥萨克人起义,经过七年的抗争,最后在1774年因叛徒的出卖而被潘宁的一个助手捕获(完全不像书中所写的那样,是在哥萨克人目睹了基兰的勇敢行为后对他众叛亲离的结果).他被用木笼解往莫斯科,最后于1775年1月21日在莫斯科沼泽广场被杀害,而不是书中所写的在圣彼德堡.

尽管如此,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故事情节的安排环环相扣,人物描写栩栩如生,语言优美流畅,是近年来美国畅销小说文坛一部非常成功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