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中因巴结贾似道而平步青云,文天祥则处处与贾似道作对。只要是认为正确的事,无论对任何人他都敢直言。忠肝如铁石的他,对权倾一时的宰相也丝毫不客气。

    虽然是心思议和,但也不能根本毫无交战就进行交涉。贾似道的如意算盘是,只与元军略作接触战,并且获得战胜实绩。但这可是真刀实枪的战争,能否获胜要打了才知道,不是想怎样就能怎样。

    禁军司令官是孙虎臣。贾似道授七万余精锐给孙虎臣,要他布阵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

    长江水面上有夏贵率领的两千五百兵船。然而夏贵是鄂州(武昌)败将,而且和新进的孙虎臣不和。

    让那样的家伙立功,我才不干这种事……连大将都抱持这样的心态,部下当然更不可能有战意。

    元国将军兀术派遣部下搭乘抢来的宋船,要他们大喊:“输了!输了!我们败得一塌糊涂!”原本就毫无战意的南宋水师,还没有开战就心存走为上策的意念,听到这些叫声后,便擅自将之解释为撤退命令。

    陆路方面的孙虎臣前锋军姜才甚为善战,但水陆两路根本没有联系。更糟糕的是,禁军司令孙虎臣搭乘姨太太所坐船只的情形,被水师将兵看得一清二楚。

    “你们看!陆路大将要逃跑了!”全体水师大声嘲笑起来。在这个情形之下,哪还能打仗!欠缺人和的南宋军陷于大混乱之中。

    “该如何是好呢?”贾似道召来夏贵问道。

    “各军既已丧胆,这还能打仗吗?”夏贵回答。

    十六年前,因兄长宪宗蒙哥之死而由鄂州撤退的忽必烈遭到宋军的追击,在这一场双方套好的假战中,宋方的主角正是夏贵。由于是鄂州以来的好搭档,所以夏贵对贾似道的意图知道得很清楚。

    如今,在国军首脑全数列席的场面,水师最高负责人下了“战争无望”这个判断。

    “今后的方针应该如何?”

    “敬请宰相退至扬州,收容残兵败卒。杭州情况危急,因此,应奉请圣上暂时避难至海上方为上策。这期间本人负责死守淮西,尽可能地赚取时间。”

    “各位有没有另外的计策?”贾似道逐一望着部下的脸孔问道。结果,没有一个人发言。

    “好,那我就前往扬州吧!”贾似道立刻起程前往扬州。尽可能地收容未蒙受损失的军队返回杭州,并且以迁都方式保持王朝的命脉——这是他的意图。知道这一点的夏贵,应该也不会做勉强的抵抗,而会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贾似道和夏贵在会议席上四目交接。只一刹那间,两人已有了默契。

    但元军这次可不会再演假戏,而是以真刀实枪攻打过来。伯颜和兀术由两岸发动猛烈攻击,顿时展开一场乱战。杭州根本无法得到有关战况的正确报告,他们只知道“情况似乎很糟”。

    贾似道出征期间,杭州朝廷中执主导权的是右丞相陈宜中等人。陈宜中正是弹劾丁大全的六名太学生中的带头人。

    弹劾丁大全确实是需要勇气的行为。但陈宜中早已算计好丁大全不再胆敢引起众怒而杀死身为太学生的自己,他也已经看出,由于蒙哥发动总攻击,丁大全迟早要负政治责任,被迫下台。

    陈宜中算是个聪明人。陈宜中由流放地回京后,之所以晋升甚快,是因为对贾似道十分巴结的缘故。他判断坚守鄂州,迫使蒙古军撤退的凯旋将军贾似道,一定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最高权力者。同时,他也认定失去了蒙哥的蒙古,由于内部的继位斗争,暂时不可能有攻打南宋的余裕,因此,贾似道时代将会维续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陈宜中的判断相当正确。贾似道体制维续十六年之久,陈宜中也晋升到右丞相地位。然而时代正在转变。

    我和贾似道接触未免过深。——陈宜中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和贾似道疏远一些。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翁应龙的人从战场归来,向他报告乱战的情形。

    “宰相呢?”陈宜中问道。

    “行踪不明。因为是一场乱战嘛!”翁应龙并没有出席决定由贾似道前往扬州收容将兵的那场会议。

    地位最高的总司令行踪不明,一定是业已阵亡才对。——陈宜中心中如是想。既然已死,那就一点没有怕他的必要。在贾似道阵亡的消息传开之前,陈宜中觉得自己有一件事情非做不可。

    那就是严厉地弹劾贾似道,而且弹劾得越严厉越好。

    贾似道误国之罪大,乞予诛杀……

    太学生陈宜中因弹劾丁大全而被流放是宝佑四年(1256年)的事,而这一年的进士榜首是江西吉水出身的文天祥。

    被赦免流放之罪的陈宜中以第二名及第进士,是六年后的景定三年(1262年)之事。

    文天祥是端平三年(1236年)出生的人,因此,考上状元时,他才年满二十岁。陈宜中的生年不详,但依据推测,应该与文天祥同龄或稍微年长才对。

    法天不息。这是文天祥考上状元时的论文题目,是一篇万余字的著名论文。看完这篇论文的考官之一王应麟,曾经对理宗奏道:“写这篇论文的人,一定忠肝如铁石。臣以为能得此人,在此谨表恭贺之意。”这篇论文的内容何等精彩,由此可以想见。

    虽然如此,文天祥在政界却不甚得意。实际上这是文天祥的个性使然。陈宜中因巴结贾似道而平步青云,文天祥则处处与贾似道作对。只要是认为正确的事,无论对任何人他都敢直言。忠肝如铁石的他,对权倾一时的宰相也丝毫不客气。

    以尚书左司郎官身份成为中央廷臣时,他就因为不愿迎合贾似道的意旨而被解职。他是应该以阁僚身份参与国政的人才,却不断地受到贾似道的排斥,后来历任湖南及江西等地的地方官。

    伯颜所率领的元军攻陷襄阳,一路南下;当他攻克长江要冲鄂州时,文天祥时任江西赣州知事。朝廷命令以诏书向天下募勤王之军时,文天祥应命处理。

    诏书送达州署时,文天祥汗流满面地奉迎。他立刻召集州内各郡豪杰。实际上,这些不过是地方富豪的自卫团队长以及侠客头头之类的人物。此外,这个地方有被称为溪洞山蛮的彪悍部长,文天祥也说服其首长参加勤王军。文天祥以召集而来的大约一万兵力,企图保卫皇帝所在的杭州。

    某晚,一位挚友前来密访。由于赣州离他的故乡很近,所以此地有不少他的挚友。

    “我这是为你好,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这位朋友说。

    “为什么呢?”

    “敌人现在兵分三路,铁蹄声一路逼近国都。此地由于偏离他们行经之路,所以目前还算安全。你为什么要飞蛾扑火呢?要抵抗元军方法多得是,并不是只有到国都才算尽忠。而且你召集到的是一批乌合之众。我说这句话或许你会不高兴,实际上无异是驱使羊群与猛虎搏斗。你何必白白送死呢?”

    “谢谢你的忠告,但国家养育大臣庶民达三百余年。现在国家告急而向天下募兵,如果没有一个人应召赶赴,成何体统?我知道这无异于驱使羊群扑向猛虎。我期待的是自己以身殉国,而以我的死激发天下忠臣义士的斗志,继我之后陆续崛起。所以我这不是白白送死。”

    “既然你有这样的决心,那我就不多说了。至于我自己,我有我的想法。我准备到内地去抵抗。”

    “这样很好。”文天祥紧握着挚友的手说,“尽忠有各种方法,咱们各走各的路吧!”

    文天祥遂率领万余兵前赴杭州。在此之前,他已卖掉所有的家产作为军费。

    兴勤王义军的,不止文天祥一个人。居湖南提刑之职的李芾也召集三千壮士,鄂州都统张世杰也募得一批军队。

    虽然南宋主力军为元军所破,但元军也绝不是如入无人之地,在各地都遭受激烈抵抗。饶州知事斩了前来劝降的元国使者后,与城共命运。

    “老生虽已不在宰相位,与国共存亡却是当然之事。”退引的宰相江万里刚好身在饶州。说完这句话,他就投水自杀了。

    江淮招讨使汪立信也在军中病殁。

    由于是状元,文天祥的知名度非常高。杭州朝廷与其说视他为勤王军将军,不如说期待他是国政主宰者。

    文天祥叙述了复兴国家的策略。“我大宋有祖法,但于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无视祖法乃不得已之事。”他的策略是,将南宋版图尚存的国土分为四个镇,授都统以决定权。

    平定五代之乱世的宋太祖,由于本身是军阀出身的关系,所以特别痛恨军阀之弊害。因此,他明确订立文官优位的原则,以防止军阀再度诞生。这就是宋之祖法。这个原则到南宋时代依然没有变,国内绝没有在广大范围拥有绝对兵权的武将。

    “正因为如此,敌军在一州,该州即破;至一县,该县即破,中原遂沉沦。”文天祥叙述道。

    由于惧怕军阀出现,因而不设大军团指挥者,致使全国小集团散布。而文天祥的建议是,大胆地设置四个大军团。军队分散为小集团,元军便得以各个击破,抵达长江之线后更一路东进。元军总司令伯颜如今已经进入建康(南京)。

    迄今为止的情形是,元军进入一个州时,只有该州军团从事抗战。由于命令系统互异,邻近之州绝不派援军前来。这种情形在州之下的县亦复如此。与其守祖法而亡国,不如破祖法而救国,文天祥所想的四个藩镇和中心地如下:

    一、广西·湖南(长沙)

    二、广东·广西(建兴)

    三、福建·江东(鄱阳)

    四、淮西·淮东(扬州)

    于杭州朝廷掌握实权的是陈宜中。陈宜中对文天祥有着对抗意识。摄政的皇太后就文天祥的策略下问时,陈宜中回答的是:“此刻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编,可谓迂远之极。元军已迫在眼前。现在最要紧的是,以什么样的作战方式对待业已进入建康的伯颜军。长久以来待在乡下的文天祥,想法未免太缓不济急了。”

    “说的也是。那就决定不采用这个方案吧!”在摄政的判断之下,决定不采用四藩镇之策。

    文天祥认为改变为四大军团之事,如果有心要做,应该很快就做得到。这只是授予指挥权的问题,并不需要花多少时间。除此之外,他更建议在各地设立游击队据点,以游击战使元军疲于奔命,这类合乎实际需要的建言也都被驳回。

    皇太后之所以采纳陈宜中的反对意见,原因是她先前驳回陈宜中应将贾似道诛杀的谏言,所以有以此作为弥补的意思。

    一反陈宜中的预测,贾似道还活着,皇太后却不忍心将贾似道诛杀。虽然她是皇太后,但理宗的皇后和度宗的皇后都还在世,前者更被称为太皇太后。

    贾似道是理宗后期至度宗时期的宰相,度宗更有被贾似道拥立的一段经纬。

    似道出仕三朝而未有差错。今以一度之罪而诛杀,此举有悖待人臣之礼。处分事宜应仅罢免其宰相职,并予降格为宜。

    最后在太皇太后的懿旨之下,决定以此处分。

    贾似道被判迁至循州,这是流放之罪。但会稽一个名叫郑虎臣的县尉,由于自己的父亲被贾似道处以流罪,于是在福建漳州一个名叫木棉庵的地方,将贾似道杀死以报父仇。由于暗中策划与元媾和的贾似道已死,南宋的前途,等于缩小了可能选择的途径。

    元军与南宋将军在焦山交战,大败南宋军。焦山乃镇江府东北的要地。

    南宋朝廷虽然驳斥文天祥的意见,却任命他为平江府知事。这是同年八月的事。

    九月,元军攻陷泰州,孙虎臣自杀身亡。十二月,元将军阿剌罕攻陷广德军四安镇。

    “我认为还是那个人较可靠……”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赶快把那个人召来吧……”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之间,有了这样的对话。“那个人”指的是文天祥。十二月,文天祥奉诏前赴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