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此时,他来到了“水镜庄”见到了水镜先生。这先生仙风道骨,好不飘逸。更绝妙的是他的一篇人才宏论,听得刘备有如大梦初醒。

 这先生说,玄德落魄“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玄德不能同意这看法,他回答说:“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

 文有孙乾、糜竺、简雍,武有关、张、赵,怎么能说不得其人呢?但水镜先生不这样看,他说,关、张、赵,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等,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这就是说,这些人才还不够,还要有天下奇才相助才可。可是,这天下奇才在哪里呢?是谁呢?

 话说到此处,刘备的心自然奇痒难熬,所以急忙问道:“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镜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等奇人而今安在?所以刘备追问,而伏龙、凤雏是什么人呢?

 偏这水镜说到关键地方,便戛然而止,他不说了。只是惚兮恍兮地抚掌大笑曰:“好!好!”然后,就请刘备休息。

 刘备哪里睡得着。但也没有办法,而伏龙、凤雏之名,对于刘备而言,自是如雷贯耳,寤寐难忘,而对读者而言,也一下子被吊起了胃口。先有水镜的提示,后有单福即徐庶的推荐。

 徐庶出场虽不是大文章,确又系大关目,而且先是不慌不忙,帮着刘备打几个漂亮仗,于是引起曹操警惕,想方设法要把徐庶弄到自己这一边来。徐母既被曹操“请”去,徐庶又是大孝之人,徐庶必定离开刘备,刘备又不能也不愿强留徐庶,仿佛一场喜宴忽然惊散,此时的刘备真正是悲痛交集,莫辨东西南北。而此时徐庶心情之复杂也不会弱于刘玄德的。在此关键时刻,他想到了伏龙—隐居隆中的诸葛亮。于是向刘备郑重地推荐了孔明,而且自己绕道隆中,又亲自请孔明出山。

 孔明不肯出山,刘备又怎肯甘休。于是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证明了他真正是一位惜才爱才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性情中人。从而使他在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中,具有了特殊的风采。

 这个且不说。到了白帝城托孤之时,刘备又有惊天动地之论。那文章同样写得如痴如醉如泣如诉。且说刘备—

 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