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丽领着高寒进到客厅。

 客厅里,黄姗坐在沙发上,手里依然拿着一本书,在她的身旁坐着一个气质文雅的大个子男人。男人抬头看高寒时,高寒的心猛然一颤,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揉眼睛定定神,没看错,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市委书记黄江河。

 高寒的脑海中立即闪现出在农场打牌的情景——白宝山流里流气的“**去”的话,那双放在蒋丽莎脚面上的脚。他不明白,自己究竟造了什么孽,竟然遇到这种巧合之事,信用社主任的老公竟然是市委书记,并且和自己还有一面之交。

 知人隐私者不详,高寒认为自己可能要倒霉了。该死的麻将牌,怎么就偏偏掉到了桌子下面,该死的脚,怎么就在麻将牌掉下时刚好合在一起。人都是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缝。

 高寒还沉浸在农场时的画面之中,张曼丽就开始介绍了。介绍完毕,黄姗的脸上就露出甜甜的笑。

 黄江河也站起来,向高寒伸出手来。黄江河边和高寒握手,边说:“你不是农场办公室的吗,怎么…”话还没有说完,张曼丽就插话进来,说:“小高是我们信贷部的,不是农场的。他学的是新闻专业,怎么能到那还种地方去呢?西伯利亚,你比西伯利亚还要西伯利亚。”农场的方位在北原市的西北方向,由于人少地多,远离喧嚣的城市,多年前曾经以荒凉而闻名,所以被城市人称为北原市的西伯利亚。在这里,张曼丽说黄江河是西伯利亚,就意味着黄江河的脑子不灵活,长满了荒草,不知东南西北。

 当着外人的面竟敢奚落自己当市委书记的老公,看来,在市委书记的家里,是女主人说了算。高寒想。

 饭做好了,张曼丽说只有先填饱了肚子才能工作。保姆把饭菜上齐,一家人连同高寒就开始用餐了。

 高寒很拘谨,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能和市委书记家有如此缘分。第一次是来收废品,第二次是来还钱,这是第三次。所有这些缘分都要归功于那位收废品的老人。他要高寒还钱给人家,结果老天爷长有眼,才让他和这一家子产生了离奇的缘分。善有善报,但高寒认为这种报应来得太早。

 张曼丽夫妇坐在方形饭桌的一侧,高寒和黄姗坐在另一侧,保姆就在中间站着。张曼丽一边吃饭,一边不断交代女儿给高寒夹菜。她自己也不时地提醒着高寒不要拘谨,就像在自己家里。

 黄姗很听话,不断地高喊夹菜。每给高寒夹一次菜,黄姗都朝高寒笑笑,高寒的脸就会红一次。他不能说什么,包括感激之类的话,更不能拒绝,也许高寒本来就不想拒绝。

 这顿饭对于高寒来说,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直到把饭吃完,黄书记接了个电话出去,高寒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高寒被张曼丽邀请到了二楼的书房,那是黄姗学习的地方。张曼丽交代了几句话离开了,这里只剩下高寒和黄姗两个人。黄姗拿出一本商务英语书,高寒开始指导黄姗学习。虽然是英语学习,但汉语的交流必不可少。

 “我能叫你哥…哥吗?”黄姗打开书对高寒说。这是高寒来到张曼丽家里后,黄姗对他说的第一句话。黄姗说话时忽闪着大眼睛,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

 “可以。”高寒很高兴能认识这个妹妹,不是因为他是高干子女,那天高寒晕倒时,黄姗跪下给高寒喂水,高寒至今还感动着。知恩图报是人善良的本性,何况,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还是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年轻女孩子。

 “谢…谢。我们开开始吧。”

 “你先给我读一段听听。”高寒用英语说。

 黄姗一口气读完了一整页,然后看着高寒。高寒惊呆了,她哪里需要补习什么英语。她一口美国纯粹的牛津口音,舌头翻卷自如,卷舌恰到好处,语言流畅,语感纯正,比高寒的阅读水平还高。高寒感觉到,眼前的黄姗简直就是一只会说话的百灵。

 高寒示意让黄姗把书放到桌子上。两个人开始用英语交流。结果高寒再次发现,无论是书面用语还是口语,黄姗都是一等一的英语高手。他纳闷了,难道张曼丽不知道自己女儿的英语水平,如果她知道还让自己做这种事,不是多此一举吗?

 既然黄姗不需要高寒的指导,高寒就和她用英语聊起天来。天文地里历史,中国外国,陆地海洋,生态平衡,国际政治,文学艺术,凡是高寒知道的就没有黄姗不知道的,有些方面比高寒知道得还要详尽。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高寒告诉黄姗说,他该告辞了。说实话,他不想离开,和黄姗这样美丽的女孩子说话,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可是,他不能不离开,因为天色已晚。

 黄姗礼貌地和高寒一块下楼。张曼丽还在看电视,见高寒下来,连忙坐起,询问学习得怎样。高寒如实相告,并夸奖黄姗的英语水平不在自己之下,顺便告诉张曼丽说,以黄姗的英语水平,自己就不敢辅导了,弄不好还要贻笑大方。没想到张曼丽对高寒说:“英语的辅导是一个方面,我还要交给你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多和她进行汉语的交流。她从小就犯了口吃的毛病,希望你能帮她。有专家告诉我说,这种毛病多是由于心理障碍造成,只要多与人沟通,尤其是多与和她年龄相当的男孩子交流,情况很快就会好转。”

 张曼丽信手拈来,在高寒听来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但高寒喜欢这种胡言乱语。

 高寒不能拒绝,即使出于对张曼丽知遇之恩的报答,他也要尽心尽力地帮助她的女儿。他点头同意了,张曼丽竟然摸着高寒的头对他说:“这才是听话的好孩子。”从小失去母亲的高寒,对张曼丽的言行感到异常亲切,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要是自己的母亲还活着,那该多好呀。如果张曼丽不是信用社的主任,如果她不是市委书记的夫人,高寒一定找个合适的机会认她做干妈,这样,他就可以享受到伟大慈祥的母爱了。

 高寒要走了,张曼丽吩咐黄姗,要她开自己的车去送高寒。

 高寒坐在车上,感到今天的他是最幸福的人,至于什么事情让他产生这样的心情,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半道上,刘燕妮给高寒打来了电话,高寒不用听也知道她会说什么。高寒看了一眼,犹豫片刻,把手机关了。 M.8M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