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王明用市政府全体会议的形式给自己造势,李树生听后感到愤怒。为了宣传自己,把会议扩大到各界人士,大大超出了政府全体会议规定的范围。而且还召开什么新闻发布会,有什么新闻可以发布的?不就是为自己脸上贴金吗?不就是要争政绩吗?把市四套班子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绩记在自己一个人的名下,把一级组织丢在一边,把个人凌驾于市委班子集体领导之上,必然会“失道寡助”。但他也不便发作,拿到台面上你还说不出什么。不就是多几个参加会议的对象吗。展抗礼的形式给自己造势这一招的人。加上楼来往人多,见了熟人不寒?让全市更多的人了解政府工作,理解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和部署,不是更好统一思想吗?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工作的情况,取得全市人民的信任,不也是对市委工作的肯定吗?有什么不好?让新闻单位了解新阳,宣传新阳,对于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树立新阳新形象,更好地吸引外商来新阳投资不是更好吗?所以,李树生窝火还只能在心里,如果你计较,人家还会说你没有风格,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缺乏政治家的风度。但是,柳王明这样露骨为自己造势,公开和市委分庭抗礼的行径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任其发展。要揭露他,还要控制他,这是李树生眼下所思考的事。

昨天市政府全体会议结束之后,市委常委的同志、市直单位好几个部门的领导连夜给他打电话,汇报对这次不同寻常的市政府全体会议看法,认为柳王明贪天之功归己有,把新阳这几年的发展的功劳记在自己一个人名下,他通篇讲话,看不到省市委的领导,看不到市政府集体力量,把自己摆到一个很不恰当的位置,是很不合适的。这些让李树生看到了正义的力量,也启发了他的思路。事物总有两面性,柳王明想在社会舆论上给自己贴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捞到了一些政治资本。可这等于给班子成员没日没夜地工作判了个零分,毫无疑问要伤害他们,引起了他们的不满。谁都知道,在无法科学考核的情况下,模糊政绩是干部政治生命的敲门砖,你柳王明把新阳的变化都填写在自己政绩单上,他们怎么办?

以李树生两年多来的观察,柳王明玩政治的手段不但不高明,简直就是“下三烂”,不过胆大脸皮厚而已。他导演的政治游戏,很容易露出马脚,让人看了序幕就知道结尾。并且太露骨、太直白,太多是民间故事中有关官场权谋的‘牙慧’,说明他读书太少,还算不上‘正规军’。

从这一段的表演看,李树生琢磨出了自己的思路:利用柳王明演戏的漏洞,催发和煽动对他不满情绪,让柳王明自己给自己掘墓,间接加强对政府内部的控制。看起来主动权在对手那一边,但最终决定成败的因素控制在自己手里。更主要的是把责任绑在对手身上,给外界看到的是李树生迫不得已做出的回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李树生在回应的手段上就是有些过分的地方,也能获得舆论上的同情:他是出于无奈。当然,李树生毕竟是市委书记,他负有把握全局、带好班子、对全市人民负责的重任。新阳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市委班子和干部队伍等等,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他作为“一把手”,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他还必须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付出一些牺牲。利用矛盾,又不能把班子搞得太散;利用柳王明的错误,又不能让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太大的损失;催发柳王明膨胀的私心,又不能让他滑得太远而不可收拾。

基于这样一些考虑,他今天约了市政府两个人谈话,一个是常务副市长魏道清,一个是市政府秘书长黄世槐。

“书记,魏市长到了。”秘书进来向他报告。李树生两手抱肘,来回在办公桌前晃悠,秘书的声音把他从沉思中拉了出来。

“不着急,你让他等会。”

魏道清原本安排了财政、税务和几家商业银行的协调会,六月份财政“双过半”任务完成后,财政的形势不太好,收入进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七个百分点,省政府分管领导两次打电话给他,要他扭转这个局面,九月份不能再这样了。他几次想把省领导的指示给柳王明当面汇报,可无法找到人。问王道广,也说不知道。昨天王道广转给他一张市财政局的报表,上面有柳王明的批示:“请道清副市长同有关部门研究,改变目前财政收入进度的被动局面,并将结果告我。”今天上班后,正准备开会,李树生办公室来电话,要他九点前赶到,也没告知什么内容。市委换届前夕,市委书记约班子成员谈话,对谁来说都是很敏感的事。显然,书记找他,再大的事也要放下。魏道清只好开了个头,要求大家分析一下税源,加快入库进度,研究出一些过硬措施,就匆匆告辞。可一进门,秘书告诉他还要等一会。

李树生要他等一会,并不是手上有什么放不下来的大事。而是有意晾他一会,市委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之间虽然也就差那么半级,但在领导地位和权重上要相差好几个等级。事先约见属下,到时又不如期接见,使属下在等待过程中内心焦躁不安,造成其自我感觉上的地位缺失,以强化上下级之间不平等和居高临下的气势,这对于实现预期的谈话效果是很有帮助的。在李树生看来,魏道清在政府班子中是个很重要的脚色,柳王明要干什么,很难绕开他。李树生抓住他也是名正言顺。他既是政府班子成员,也是市委常委。更主要的是魏道清这个人,稳重,话不多,是个干实事的人。他同柳王明之间有不同看法,对柳王明的许多做法看不惯。但他缺少公开站出来反对的勇气,他的哲学是既不为虎作伥,也不同流合污,相安无事。李树生要通过努力,调动他的积极性,强化他的叛逆精神,使他成为捆住柳王明的手脚的一根绳子,并把这根绳子要攥在市委这边,攥在自己手里。

“老魏,来。来,来,坐吧。”魏道清被晾了半个小时后,李树生才和他见面。

“办公室通知说李书记找我,就过来了。”

“也没什么大事,这一段大家都很忙,也没顾得上聊聊。这几天我安排了点时间,和班子里的同志谈谈心。前些天你们在忙政府全体会?”

“对。昨天刚开过。”

“会议开得怎样,还算成功吧?”

“还好。”他从容地端起李树生递过来的茶杯喝水。

魏道清是个言辞不多,心中有数的人。人家说他是肚里八分话,说出四分来。说话办事以慎重称著,做人处事都很低调,尤其是在上级面前他更是不随意开口。在众人七嘴八舌的争论中,他常常是仔细倾听,深沉思索。一到他思考成熟之后,三言两语点到问题的要害,让众人只有点头称是的份。所以如此,魏道清有自己道理。古训有“言多必失”之说,他认为是真理。在上级面前说话也是有风险的,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是否得体,认识水平高低、综合素质好坏,都是从自己嘴巴里出去的。领导一般不能常常见面,所以,一次或一句低水平的讲话,就是你素质在领导心中的档案,要改写就很困难了,这就决定了你的政治命运了。何况今天李树生找他还是个“主题”不明的谈话,魏道清更是水中探路,慎之又慎。

李树生当然也明白他的戒心。市委同市政府之间不协调的现状,在干部中是有感觉的,说到底是两个“一把手”之间的协调问题。作为政府的二把手,魏道清的处境也很微妙。他是市委常委,自然不能得罪李树生,但又是政府常务副市长,也不能得罪柳王明,必须在两人之间寻找平衡点。实事上,李树生认为,在人品和素质上,他同柳王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他今天要给魏道清谈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魏道清企图平衡的幻想。但今天谈话的切入点,必须从魏道清感兴趣的话题开始。

“老魏,在常务副市长的岗位上干了四年吧?”李树生轻松地提问,后脑勺往椅背上靠过去,微笑着。

红色电话机响了,李树生拿起听筒,示意他等一会。

“喂,你好,哦,是秘书长,你可是大忙人哪。几次打电话都不在办公室呀。”

“听说你老兄找我?有指示?”坐得近,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清楚。魏道清听说过,省政府秘书长是李树生当计委主任时的助手,俩人是老搭档。于公于私交情都很深。

“也没什么大事。我听说省政府办公厅正在起草一些工作制度,包括一些会议制度,你能不能把稿子传一分给我,让我们先学习学习?”

“哦,你又在想什么新招啦?”

“你忘啦,候省长不是在全委会上提出要建设高效、廉洁、有限、法制政府吗,我们能不考虑吗?”

“稿子是有一个,但还很不成熟。省长还没看,暂不能外传。当然,你除外啰。我让他们传给你。”

“那就谢谢了。”李树生放下电话,又出门给秘书交待了一番,再接上了他们的话题。

“四年零六个月。时间过得真快,工作没有做好。”

“谦虚了吧,政府那边真正脚踏实地抓工作的,主要是你,我心里有数。不是当面表扬你,常务副市长当得是出色的。”

“李书记过奖了。”

话是这么说,魏道清心中感到一丝安慰。凭良心讲,魏道清四年常务副市长干得真不轻松,陪了两任市长。前任市长不懂政府工作,没有章法。魏道清忙于补台,累得半死,还有苦难言。柳王明来后,魏道清发现他是个只要名誉不出力气、只要功利不要工作、只要权力不尽义务的主。所以市委市政府一些重大部署要抓落实的事,需要协调的难题,需要忍耐受气的差事,他都成了冤大头。但柳王明从未有过一句问候的话。

有人敲门,李树生请进,秘书进来了。笑容可掬对着他们“对不起,我打扰一分钟。”

秘书报告,宣传部长请示李书记,原定明天视察新闻单位的活动可不可以通知他们。

李树生思考了片刻,“可以,你告诉宣传部,先看几家中央和省新闻单位驻市记者站,然后再报社,再是电台、电视台、网络中心。看完了接着开座谈会。”

。行大幻想。但今天谈话的切入点不能从“座谈内容可不可以提前告诉与会人员?”

“当然要事先通知他们。主要座谈如何加强对学习贯彻十六大的宣传报道工作,新闻工作者队伍建设以及新闻报道管理问题,让他们作点准备。”

“好,我马上通知他们。”

谈话接着进行。

“按照省委的安排,十月份市委要换届了,省委考察组很快要来市里考察。我想在省委决定市委班子之前个别听听你的意见,看看你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有什么考虑,到时候我好向省委反映。你这些年吃了不少苦,作为组织,不能亏待那些默默无闻干事业的干部。”

魏道清心头一震。换届,对于市四套班子在职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件心动的事。这些天也是全市干部中议论的热点问题。进退去留,说不考虑那是假话。在从政这条道上,没有不想提拔的,提拔了的,没有不想在位子上多赖一段的。就是到了退休时间的,也还不顾档案上的白纸黑字,辩说自己当初为了早些参加工作“改”大了年龄。生出种种理由要再为“革命”奋斗一段时间。李书记在这时候想到了他魏道清,肯定了他的工作,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还“听听他的想法”,足以使他内心感激一阵。激动归激动,可说出口的话还是很有分寸。

“谢谢李书记的关心。我这人吧,一向服从组织,踏踏实实做事。说句不谦虚的话,这些年我确实很累。快奔五十的人了,再这样干下去,就有些力不从心。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到市委这边来干点什么。”

李树生一边听,一边点头。他理解魏道清“到市委这边来干”的意思,那就是问鼎市委副书记的位置。虽然级别上一样,但副书记在使用上就更加重要了。根据学者研究,一个干部提拔的“满足感”一般可以维持三年左右,过了这个时间,又开始了谋求提拔晋升的新一轮躁动。魏道清干了四年多的常务副市长,自然不满足于现在的岗位。可又不好意思明白提出要当市长。如果这样,那等于要把柳王明往市委书记的职务上挤,不是要赶走李树生吗?

“你的想法我可以理解,在省委考虑新阳下届班子时我会反映你的这些想法。当然,下届市委班子配备有些什么要求,职数如何把握,我现在还很难预料。”

“李书记,是你要我说说想法,我就把心底的话向你作了汇报。还是那句话,我服从组织安排,不会给你为难。”

“从你个人素质和工作表现我认为你的想法很实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你在政府的后台,默默无闻地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可现在政府工作给外界的印象就有些误导。比如你们昨天刚结束的政府全体会议传出的信息——”李树生没有把话讲完,用眼睛盯着他脸上的反应。

魏道清似乎幡然醒悟,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明白了李树生有关“政府全体会开得怎么样”的提问。

“这次政府全体会议从开法到内容,我们都有些不同意见,为了顾全大局,也就没有坚持。”

既然魏道清已经明白了,也就点到为止,李树生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件事细说下去。不能过多让他感到自己对政府全体会议的看法。

“道清啊,我们都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不能因为谦虚否定自己的工作嘛!没有原则的大局是顾不全的啊。你是政府的二把手,你的话有份量。该说的不能含糊,你是市委常委,觉得没把握的可以事先和我通气嘛。”

魏道清算是明白了李树生今天谈话的一番苦心。的确,柳王明在政府所做的一些事,所处理的一些问题,魏道清心里有看法,也提过一些不同意见,柳王明要不就是敷衍,或干脆就不理睬,后来他还明显感到柳王明在一些问题上给他出难题。或者干脆就不拿到政府常务会上研究,个人拍板决定。他也曾经起过念头,是否要给李树生反应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后来他看到柳王明是个心胸极狭窄的人,一旦他知道了,魏道清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权衡利弊,他只好忍气吞声,力所能及地干好自己的工作了。至于什么露脸的事,出政绩、出镜头、上新闻的事,他更不敢和柳王明争什么高低了,何况他魏道清对这些也不感兴趣。从刚才李树生的话中听得出,他对政府工作不向他报告有看法,作为常务副市长显然也有责任。

“李书记,你批评得对,今后我会把握的。”

“老魏,你的问题不是会不会‘把握’,而是敢不敢‘把握’。有些是党内生活常识方面的问题,你还能不清楚?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民主集中制,等等,这些都是当一个领导干部应该掌握的ABC。你们这次全体会议,连这些ABC都丢到一边了!”

老魏有些抬不起头,他现在想起了会上从柳王明口里出来的那些话,都有些脸红。

“道清,不是批评你,我们处理这一类问题要严肃对待。老百姓看这些事不是看哪个人,而是看我们这个党出了什么问题,是党的形象在群众中的反应。”李树生提到高度来分析问题了。

魏道清心情愉快地离开了李树生的办公室。说实在话,在常务副市长的岗位上干了四年,还从来没有和组织这样深刻谈过个人工作的想法,他也一直不明白市委、特别是李树生对他工作的看法。柳王明给他除了交待工作任务,几乎就没有更多的话,他们之间虽然几乎天天见面,但俩人之间总好像隔着厚厚的一层幕。显然,柳王明对他的工作是有看法的。就目前政界的潜规则而言,当副职的只有服从、依附、讨好于正职,让他感到你和他是一条心,你才有出头之日。桌面上叫做“支持一把手工作”,或者叫“组织观念强”,“一把手”对你留一手,你干死了也白搭。你就喊他老子,他还不认你这个儿子。魏道清和柳王明现在就处于这样一种关系。面对现实,魏道清不愿低三下四向他就范,也不敢和他公开抗衡。表面上相安无事,内心却打着肚皮官司。现在李树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接?还是不接?这是一次重要的抉择,他必须认真面对。在正常情况下,人事问题上,市委书记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但以柳王明的品行及活动能量而言,其权术对人事安排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显然,李树生对他这一手也有所防备。刚才李树生和他谈话,两次中断,和省政府秘书长的通话,向秘书布置视察宣传新闻单位的安排,足以证明李树生已经开始制肘柳王明了。这些动作明显是瞄准政府全体会议来的。他不能容忍柳王明随心所欲地利用这些活动作为自己政治造势的工具,不能容忍柳王明把党的喉舌作为他个人评功摆好的工具,他现在要出手了。

“道清啊,无论如何,换届前后,你的工作可不能丝毫松劲喏。”李树生拍拍他的肩膀,离开办公桌,送他出门。

“你放心李书记,我是个不会偷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