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魂三万五

  到了明朝,朱元璋就要吸取这个教训,不能给予宰相太大权力。洪武十三年,他说宰相胡惟庸谋反,就用这个借口杀掉了胡惟庸及其党羽两万多人,这叫胡狱。这是朱元璋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第一次就杀掉这个胡惟庸及其属下两万多人。开国的文臣屠戮殆尽,基本上全杀光了。太祖皇帝起兵,文靠李善长,武靠徐达。李善长当时七十多岁了,风烛残年,封国公,开国功臣之首,太子朱标的老师,要上法场开刀。马皇后就不干啊,因为那个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贤后嘛,她就不干。不干她就不吃饭,绝食,哭。朱元璋说别的我什么都可以听你的,这件事你别管,我要为朱家开万世太平,你别管。后来这马皇后就说,你看一般的老百姓家里啊,这家长都知道尊重老师,逢年过节还给送送礼什么的,知道师恩深重。你说咱们皇家竟然要把孩子的老师杀死?朱元璋说你甭管,李善长谋反呢。马皇后听了直乐,说他七十多岁他谋什么反,他七十七了还是七十几了,他谋反能当几年皇上?他这是不可能的事嘛。朱元璋不听,最后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全部杀掉,开国的文臣都杀光了。然后过年,借口大将军蓝玉谋反,这是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这又掀起一场大狱,杀掉了一万五千多人,这一下,开国的武将也被杀光了。所以经过这个史无前例的这两次政治运动,三万五千多人啊,开国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九个国公,二十多个侯全杀掉。他认为这个徐达的功劳不是最大吗?徐达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啊。结果他偏偏送蒸鹅让徐达吃。徐达吃完了这个蒸鹅之后,这个疮就崩裂了,然后就死了。徐达是含着眼泪吃这蒸鹅的。想当初他跟这徐达简直就是铁哥们儿,亲兄弟那种感觉,他也下得了手。你看这王八蛋狠的!开国之后他自己写诏旨,功劳最大的,第一就是徐达嘛,“从予起兵于濠上,先存捧日之心。”就是徐达从那会儿就跟他干,徐要是把他扒下来自己来,完全可以,但一直捧着他。“来兹定鼎于江南,遂作擎天之柱。”徐达是擎天之柱,结果也难逃被杀的下场。

  当初徐达的夫人进宫跟马皇后聊天,是妯娌俩的那种感觉,当他是哥们儿,一块打天下,妯娌俩聊天就没什么顾忌。说你们家房子真大,真好。那当然是说皇宫真大、真好了。朱元璋一听,马上命令人把这个徐达的夫人乱棍打死。你什么意思,你嫌我们家,你说我们家房子大,房子好,你有觊觎帝位,不臣之心。打死之后告诉徐达,说你这媳妇太坏了,这是祸害,我把她打死了,你谢恩吧,徐达还得谢恩。最后连徐达也给弄死,所以这是刻薄寡恩的一个人,你看这个贼王八出身的皇上都是这德行吧。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那洪秀全就甭提了,那家伙,把他比成什么都不算是对那东西的侮辱。那就别提了。

  皇帝兼宰相

  这样一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上负责,等于皇上兼任首相。应该是宰相干的活,这个皇上给干了,这下可就怎么样啊?太忙啊,皇上忙不过来啊。朱元璋平均一天要看三百多件奏章。据说他几天要处理三千多份奏章,忙不过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朱元璋能写出这水平诗已经不错了,太惨。怎么办呢?设立殿阁大学士。由翰林学士入职内阁,帮助他看折子,批这个折子,对,就让他们干这个。但是这些翰林学士品级很低呀,六七品、七八品的样子,品级很低。所以不会对这个中央构成威胁,到他以后的皇帝,成祖、仁宗、宣宗,到宣宗朝,翰林学士品级就越来越高了,到后来就二品一品,到最后学士管部,由各部的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

  这样一来的话,这个内阁实际上就变成了宰相。但是它比原来的宰相的权力大大的缩小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以后讲军机处也要讲这问题。这个宰相是有自己的办公府邸的,对吧。宰相

  得有宰相府啊,丞相也得有丞相府。所以这个中国古代,文官最高的加衔开府仪同三司,让你干吗?开府,建府,这就是说明你的地位高。你有府你就可以辟僚属,像那个汉朝宰相十三曹,庞大的一个办公机构。到了这个明朝内阁学士是在内阁,我在皇宫里边办公,就是那个太和门一进去,两边的那个平房,那就是内阁办公的地方。他们没有僚属?顶多有点儿秘书什么的,基本什么事都得亲历亲为。所以等于他就不是一个国家的正式机构,他的本差是吏部尚书,礼部侍郎什么什么,就内阁学士是他兼职,但是他实际上干的事儿,等于这个宰相还是没有。朱元璋立下圣旨,皇明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不能立丞相。你的大臣要建议你立丞相,你怎么办?把他杀了。你看这宋朝皇帝的祖训——不得刑戮士大夫及上疏言事者。再看这个:“臣工敢言立相者斩”。你敢说立相,我就宰了你。宋朝是最可爱的王朝,他宅心仁厚,你看明朝这帮人,就没法说了。所以中央的权力给分散了,这个中国的宰相由独相、群相到废相,彻底没有了。

  三个方向盘

  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和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统称为三司。这三司的级别是这个都指挥使司最高,正二品。然后这个布政司是正三品,按察司是从三品。他这么搞,第一是跟这个蒙古人不会玩儿有关。秦汉的时候地方行政机构是几级?郡县两级。然后到了汉朝郡国并行,郡国,也是辖县。东汉末年开始,州郡县三级。隋唐两朝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去了一级,改成州县两级。但因为唐朝疆域太大了,州县不够,所以划天下为二十二个道,进行监察。后来的道就变成了实际的一级掌管,变成了道、州、县三级。北宋改道为路,路州县三级。北宋的路一级设立四个长官,帅司、宪司、仓司、漕司。帅司叫经略安抚使,这个实际上是权力最重的。像范仲淹,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抵抗西夏。宪

  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这个提点刑狱使。仓司,即提举常平使,专管水利、茶盐。王安石变法推行后,仓司也负责监督推行常平新法。漕司就是咱们讲过的转运使。

  所以宋朝实际上地方就是四个机构。到了元朝他不会玩儿嘛,他又来一个行中书省。等于这个四司合一了。合一你这个权力就大了,大了之后到了明朝,等于又给分回去,从四司变成了三司。相当于省长由一个变成了仨。所以明朝一个省有三个省长,另外这省的名称变成了布政司,后来又简称藩台。你看电视剧里边老提藩台衙门,藩台就是布政司。

  按察司,简称是臬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后来感觉到这个权力太分散,政出多门不好办,就由中央派出官员巡抚某地,无定期、无定员。到了明末,巡抚变成了正式的机构,就相当于省长了。然后三司就变成了巡抚的下级。到了清朝,巡抚是正二品,布政司和按察司都变成三品,成为巡抚的下级,相当于民政厅、财政厅、司法厅、检察厅。都司就更低了,成为绿营兵里边的中级官职。

  五个车轱辘

  中央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初置统军大元帅府,后改为枢密院,又改之为大都督府,节制中外诸军事。洪武十三年(1380)以大都督府权力太大为由,在废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反正一堆都督。而且这些都督们没有调兵权。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制约,到打仗的时候,都督府统兵,兵部调兵,皇帝临时派你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到某地去打仗,所以像提督、总兵到后来也就变成了一个实职,一开始都是差遣。这个性质有些类似如今的市容整理办公室,一开始就是临时治事,后来这就成了常设机构了。所以这

  样一来的话这个兵权就也被分散了。

  这是我们讲的明朝怎么在中央,怎么在官制上进行改革,废丞相,地方设三司。然后中央五军都督府分立。

  遗体捐赠法

  明朝律法森严,大明律增加了经济立法的内容。说明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朱元璋的时候规定,官员贪污超过六十贯,就相当于六十两白银。你贪污如果超过六十两银子,就被剥皮实草,皮扒下来,添上稻草,做成标本传递。这是贪官的下场。不许危害百姓。然后你这剥皮实草怎么弄呢?就是说,传递完了干吗?你的皮做成那个法鼓,就是那个县衙门口那个,百姓击鼓鸣冤,那鼓皮都是贪官皮。然后做这个县官的椅子的坐垫。你坐在那里你就得想想,你前任怎么死的,你小心点。然后包括咱这汉字数字的大写,这都是朱元璋发明的。你看他不认得字,能造字,省得你改啊。一两银子,你把这数变十两了,这你怎么改啊?都是朱元璋发明啊,剥皮实草,这个非常的残忍。能解决贪污问题吗?解决不了。你扒一个十个站出来,因为能被扒的毕竟是太少数了,你解决不了。杀几个贪官,表扬几个清官,解决得了问题吗?它是制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