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根類

 【英文名】BalloonflowerRoot

 【別名】亦名白藥、梗草、鈴當花、白藥、土人參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洞randiflorum(Jacq.)A,DC。的根。

 【採制】採制春、秋季採挖,洗淨,刮去或不刮去栓皮,曬乾。

 【性味】(根)辛、微溫、有小毒。李時珍認為:“當以苦、辛、平為”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莖上部稍分枝,微被白粉。莖中下部葉對生或輪生,上部葉互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寬1~2。5cm,邊緣具不整齊銳鋸齒,下麵微被白粉。花大,花萼鐘狀,5裂;花冠闊鐘狀,先端5裂,紫藍色或藍白色;雄蕊5,花絲基部變寬,有短柔毛。蒴果倒卵形,成熟后頂端5瓣裂,具宿萼。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生于山坡、草叢或溝旁。主產安徽、江蘇、湖北、河南。

 【主要成份】含桔梗皂甙A,C,D2(platycodinA,C,D,D2),遠志皂甙D,D2(polyga-lacinD,D2),以及植物甾醇葡萄糖甙、氨基酸等。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胸膜炎。

 【附方】

 1、胸滿不痛。用桔梗、枳殼等分。煎水二杯,成一杯,溫服。

 2、傷寒腹脹(陰陽不和)。用桔梗、半夏、陳皮各三錢,生薑五片,煎水二杯,成一杯服。此方名“桔梗半夏湯”

 3、痰嗽喘急。用桔梗一兩半,研細,用童便半升,煎成四合,去渣后溫服。

 4、肺癰咳嗽(胸滿振寒,脈數咽幹,先吐臭痰,后吐臭膿)。用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溫服。吐出膿因時,是病漸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湯”

 5、喉痹。用桔梗二兩,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6、咽痛。先服甘草湯,如不愈,再服桔梗湯。

 7、口舌生瘡。治法同上。

 8、蟲牙腫痛。用桔梗、薏苡,等分為末,內服。

 9、骨槽風(牙齦腫痛)。用桔梗研細,與棗肉調成丸子,如皂角子大。裹棉內,上下牙咬住。常用荊芥煎湯嗽口。

 10、牙疳。用桔梗、茴香等分,略燒后研細敷患處。

 11、眼睛痛,眼發黑。用桔梗一斤、黑牽牛頭三兩,共研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稱“桔梗丸”

 12、鼻血不止。用桔梗研細,加水調勻。每服一茶匙,一天服四次。藥中加生犀牛角屑亦可。

 13、吐血下血。治法同上。

 14、打傷閼血。用桔梗末,每服少許,米湯送下。

 15、中蠱下血(下血如雞肝色,大量排出,病熱很險)。用桔梗研細,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初時須強灌。約七天之后,血止。可吃豬肝湯補身體。藥中也可加犀角,用量與桔梗等分。

 16、懷孕中惡(心腹突然大痛)。用桔梗一兩,銼細,加生薑三片。水一杯煎服。

 【附注】根長圓柱形或長紡捶形,稍扭曲,長6~20cm,直徑1~2cm表面淡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末去栓皮者),有扭轉縱溝及橫長皮孔斑痕,上部有橫紋;頂端有較短的根莖,其上有半月形莖痕。質脆,斷面不平坦,形成層環棕色,皮部類白色,木部淡黃白色。昧微甜后苦。

 【正訛】《神農本草經》只有桔梗而無薺,但記桔梗一名薺。《名醫別錄》才認為這兩個名稱是不同的植物,因為它們的性味和功用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