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午,散步东街,渡塘堤,经州治前,而西循囤山北壁下行,共一里,入北山南向石洞。
又从洞前西北行半里,转而西南又半里,渡桥亭,入清水塘,返寓已下午。莫公馈米肉与酒,熟而酌之。迨晚霁甚。
二十二日五更颇寒,迨起而云气复翳。
站人言夫将至,可亟炊饭。既饭而夫仍不齐。先是,余无以为贽zhì见面礼,以晶章水晶图二枚并入馈,此晶乃漳中署中所得,莹澈殊甚。
岂一并收入后,竟无回音。余索帖再三,诸人俱互相推委,若冀余行即已者。余不得已,往叩掌案掌管案牍文书的人刘,为言其故。刘曰:“昨误以为银硃薄物,竟漫置之,不意其为宝物也传世的贵重物品,当即入言。
但斯时未起,须缓一日程可耳。“余不得已,从之。昨诸人竟私置于外,故不得回柬,至是然后入白也。候至更余,刘犹在囤未归,乃闷闷卧。
银锡二厂,在南丹州东南四十里,在金村西十五里,其南去那地州亦四十里。其地〔厂有三:〕曰新州,属南丹;曰高峰,属河池州;曰中坑,属那地。皆产银、锡。三地相间仅一二里,皆客省客贾所集。按《志》有高峰砦同“寨”即此高峰之厂,独属河池,而其地实错于南丹、那地之间,达州必由南丹境。
想以矿穴所在,故三分其地也。
银锡掘井取砂,如米粒,水淘火炼而后得之。
银砂三十斤可得银二钱,锡砂所得则易。
又有灰罗厂,止产锡。
在南丹东南三十又五里,即余昨所经。
有孟英山,在南丹西五十里芒场相近。
止产银。永乐中遣中使雷春开矿于此,今所出甚微不及新州矣。雷春至孟英时,河池所城是其所筑。
二十三日候夫不至,总站徐曰“以昨礼未酬,尚须待一日。”余求去不得,惟闷闷偃坐而已。至午后,始以两晶章还余,而损其一,余五色,则为诸人干没侵吞财物矣。是日午间雷雨,晚大霁。
由银锡厂而南,两日程至涯洞,有大江自西而东,为那地、东兰二州界。
其渡处名河水渡,实为刁江。
其上流来自泗城界,其下流东历永顺土司北五里。即下石堰,为罗木渡者也。
南丹东八十余里抵大山岭,为河池州界;东南四十里过新州,为那地州界;西三日程约一百五十里抵巴鹅,北为平洲四寨界,西为泗城州界;西北二日程约一百里过六寨,为独山下司界;东北日半程约七十里抵东界,为荔波县界。
南丹米肉诸物价俱两倍于他处。米俱自独山、德胜诸处来。
惟银贱而甚低,所用者止对冲七成。
其等甚大,中国银不堪使也。
龙眼树至此无。德胜甚多。
二十四日晨起,阴云四合,是日为立夏。
饭而待夫,久不至,上午止得四名,二名犹未至。余不能待,以二名担行李,以二名肩舆行。出街北,直北行山坞间,一里半,大溪向东北去,路折而西北,逾土岭。二里半,逾岭西下,有水自东南来,北向而去,渡之南行,于是石峰复出,或回合,或逼仄,高树密枝,蒙翳深倩,时午日渐霁,如行绿幄中。已溯峡西入,惟闻水声潺潺,而翳密不辨其从出,想亦必东向之流,然石路甚大,不若州东皆从草莽中行也。共三里,有石峰中立于两山峡间,高锐逾于众,而两旁夹壁反隘,益觉峥嵘。由其南夹西透,又陟岭一里,西南逾脊,其南即深坑下坠,亦如岭北者之密翳沉碧也。由岭上西循北峰,又逾脊西下,共里余,由两山夹中西出,曰夹山关今作关上。夹西即有数家倚北峰下,其后削崖如屏,前则新篁密箐,路从其下行。忽北山之麓,石崖飞架,有小水自西来,漱石崖之脚,北入石洞中。洞门南向,在浮崖之东村后危崖之下,水自南捣入,当亦透北山而泄于南丹下流者也。由浮崖下溯细流西行,其内复回田一壑,南麓又有村数十家。又西三里,逾土山下,西北又一里,有水自西南土峡中来,东抵石崖下,转而北去,路亦渡水而北。二里,水由东北坞中去,由小岐西北升陟,冈

大路直西向山隙去,从岐北向渡溪,一里,逾北界石山北下,转西行半里,宿于蜡北村。
二十五日昧爽,由蜡北村稍西复北向入峡中,半里,逾小脊北下,半里,抵尖高峰下。其处另成一峒,有一二茅舍倚尖峰下。竟峒东北行二里,有村在西山之麓,曰肖村。又北半里,有洞在西小山坑中,其门东南向,外层甚敞,中壁如屏,又辟内门甚深。路由东山崖上行,隔坞对望之,藤萝罨yǎn掩覆挂,中有水自洞门潺潺出,前成涧南流西折去。又东北半里,逾岭脊,颇峻。东西峰俱石崖,而此脊独土。逾之东北下一里,又成一峒,曰街旁村。送者欲换夫骑,而居人不承,强送者复前。于是西北登岭,岭上下多倚崖随壑之舍。一里,逾岭下而复上,又西北二里,复逾岭西转北向行,有村在东山之半,甚众。循之北行二里,有尖山坚东峰之上,甚锐,下有瓦房,环篱回堵,颇不似诸村落。其西界有山高耸,冠于诸峰,此始为南下多灵两江都泥、龙江。分界之脊,与所行东峰对夹成坞。中开大壑,自南而北,即前栏路村西行大道,转而为此坞者也。坞中土山之上,丛树蓊葱,居室鳞次。与此村东西相对者曰芒场,此大道所经者;余以站骑就村相换,故就此小道。然村夫沿门求代,彼皆不承,屡前屡止,强之不行。方无可奈何,适有一少年悬剑插箭至,促其速行,则南丹莫君所遣令箭送余者,始得复前。又北逾一岭,又北一里、饭于壁坳村。
数家在东峰之半,前多踞石排列,置庐其间,实为选胜,而土人莫之知也。既饭,易骑至而无鞍,乃令二夫先以担行,站夫再往芒场觅鞍;久之仍不得,乃伐竹缚舆;舆成而候夫;又久之马至,已下午矣,乃西向行。
先是,壁坳站夫言:“西北石山嵯峨,其下有村曰蛮王,此峰亦曰蛮(王)峰。”乃望之西行,越一土

时顾仆押夫担在蛮王村,尚隔一夹,呼余直西从大道,彼亦从村押夫来。半里,会于峰之西,乃转而循峰西夹北向行。其夹会水于中,北上半里,夹中犹土田,而水已北注,是为北来山脊,至蛮王而西渡南下,峙为芒场西最高之峰,以至多灵,为都泥、金城两江之界者也。北随水行半里,其水西向去,路西北又半里,逾岭而下半里,西南山界扩然,北界石山之脊自西而东,有尖峰竖其上,环其西南为大壑,田陇高下,诸庐舍倚其东北尖峰下。
又里许,登其栏曰郊岗村今作者东,又名头水站,有水自东北脊间出,为都泥旁支之上流,此“头”名所由起也。村人以酒食献,餐之,易骑行。西北一里半,有路逾北夹而去,乃导者由岐西出峰南。又半里,复易夫,始知其为小路就村也。又西一里,雷雨大至,俄顷而过。又西一里,登一堡,导者欲易骑,其人不从,只易夫而行。
乃挟峰北转,越岭而下。
又西南坠,共二里,渡一涧,又西北行一里,始与东来大道合。复西北逾岭三里,望北山石脊嵯峨,诸庐舍倚其上,而尚隔一壑。又西,大道西去,由岐北转,从北山下东向行,一里,上抵飘渺村。其村倚山半,南向,东有尖峰高插岭头,西有危崖斜骞冈上。村前平坠为壑,田陇盘错,自上望之,壑中诸陇皆四周环塍,高下旋叠,极似堆漆雕纹。盖自蛮王峰西渡脊而北,至此水皆西南入都泥,壑皆耕犁无隙,居人亦甚稠,所称巴坪哨,亦一方之沃壤也。是晚,雨后即霁甚。
二十六日晨起,饭而候骑,命夫先担行;待久之,乃得骑。由西峰突崖下西向行,二里,逾岭西北下坞中。其坞东西开夹,中底甚平,东汇堰为塘,溯之西行,塘尽而成草洼。共西半里,有墟场在路隅,曰巴平场。其西有深夹自西北来,为此东西夹上流,场乃挟右而转者。路度夹而西,复上岭,半里,逾脊西下,于是成南北夹。路转北行半里,夹仍东西转,路又西向半里,此夹中皆平底草蔓,似可为田。
于是复西逾隘脊,其脊止高丈许,脊东即所行草壑,脊西则水溢成溪。随溪西行半里,渡,从北山下行,过一坳,有三四家倚之。又西半里,大路直西去,以就村觅夫故,又南由岐涉溪逾南坳,共一里,得村于南坞中,曰潭琐。
居村颇盛,山转中环,又成一峒。又饭而候夫,久乃得之。下山半里,由西北峡出,即前西流之溪矣。
由溪南西行半里,溪转而北,路亦随之。于是山开东西两界:东界山皆自东而西突,凡五六峰,西面皆平剖下坠,排列而北,若“五老”西向;西界山则土峰蜿蜒,与东界对列成峡,涧由其中北向去。从涧西循西山东麓北行半里,有小水东注于涧,渡之又北一里半,抵一岭,涧折而东去,路乃北逾岭。
一里,则大路自东来合。
又东一里,有涧亦东注,渡之北,又一里,有水一泓,在路侧树根下石隙间,清冽殊异。又北一里,又有水自西北峡中来,东出与石泓北流之水合,似透东北峡而去,路溯西北峡而入。
其峡湾环,北自东序六寨之一。南来,是名羊角冲,为此中伏莽之徒所公行无惮处。
舆夫指路侧偃草,为数日前杀人之区,过之恻然。入峡一里,东眺已逼东界突山下。又北则突山既尽,其坞大开。东望一峰尖迥而起,中空如合掌,悬架于众峰之间,空明下透,其上合处仅徒杠之凑,千尺白云,东映危峰腋间,正如吴门匹练,香炉瀑雪,不复辨其为山为云也。
自桂林来,所见穿山甚多,虽高下不一,内外交透,若此剜空环翠者,得未曾有。此地极粤西第一穷徼jiào边界,亦得此第一奇胜,不负数日走磨牙吮血之区也。又北一里,有村悬西峰石坡上,曰东序村,乃六寨极南之首村也。
缚舆换夫。
东北二里,复换夫。西北逾一岭而下,共一里半,有场曰六寨场。转北而东又半里,有溪自东来,独木桥渡其北。
一里,有石峰中悬两峡间,前有数十家倚之,是为六寨哨。
所称“六寨”者,南自东序,北抵六寨哨,中有寨六。缚舆换夫,从东峡北行一里,转而西入峡。其水东流,溯之入又一里余,大路直西逾隘,由岐西北就村半里,得浑村在北村下。头目韦姓出帖呈览,以忠勇免差者。余谕之送,其人出酒肉饷,以骑送余。其地北有崇崖,有洞,门西南向,高悬崖上;南有绝壁,有洞,门东北向,深透壁间。从小路下西坡,交大路而南,二里,抵南洞之前。
循石壁西,又一里,转入南山峡中,东南入坞,有村曰银村。待夫久之,晚而缚舆,昏黑就道。西北循山出峡,转而西,共三里,宿于晚宛南村。
二十七日晨起,不及饭,村人舆就即行。循西山而北,石壑中渐有水东自浑村两麓来,流而成溪。半里,渡溪北行,半里,有村在西山下,溪流环其前,村东向临之,为晚宛中村,其长又半里。路隔溪,随之北又一里,渡桥而西,饭于晚宛北村。换夫东渡桥,遂东北行一里半,逾东冈,有村在冈北悬

六寨北至岜歹,西至巴鹅,昔皆泗城州所属之地,去泗城远,故后为丹州所占。三年前上疏清界,当在其中。
〔由此西去两日程,日罗猴,为泗城东北境,都泥上流所经也。〕饭而换马,北下

逾脊北下,水犹西南流。又从岭北再升一土岭,共一里,北出石山之隘,是为艰坪岭。石骨棱削,对峙为门,是为南北二水分界。北下一里,石路嶙峋,草木蒙密,马足跃石齿间,无可着蹄处,正伏莽者弄兵之窟,余得掉臂而过,亦幸矣哉!
既下,西向行峡中,水似西流,而似无出处。一里,始复睹塍田。
又西半里,转而北,峡中塍乃大辟。
又北一里,有村在西坞,曰由彝村,是为下司东南第一村,亦贵省东南第一村也。南丹送骑及令箭竿头为铁制箭簇的传令旗牢子辞去。待夫甚久,担先去,暮,骑至。西北二里至山寨,又逾岭涉涧,越数村,夜行八里而抵下司,俱闭户莫启。久之,得一家启户人,卧地无草,遍觅之,得薪一束,不饭而卧。
译文
二十一日黎明起床,天已大晴,把陆公的信投递给莫公。莫公在囤子上,来不及去叩见,拿了名贴去,我就在离所中等待吃饭。中午后,在东街散步,走过塘中的堤坝,经过州治前,而后往西沿囤子所在的山北面的石壁下前行,共一里,进入北山向南的石洞。又从洞前往西北行半里,转向西南又走半里,越过桥亭,步入清水塘,返回寓中已是下午。莫公馈赠了米肉与酒,煮熟后饮酒。到晚上天气非常好。一’
二十三日五更时相当寒冷,等到起床后云气重又遮蔽了太阳。释站的人说脚夫将要到了,应赶快煮饭吃。吃饭后脚夫仍来不齐。这之前,我没有什么东西作见面礼,拿了两枚水晶印章一并送进去馈赠,〔此水晶是从漳州府衙门中得到的,特别晶莹清澈。〕怎么一并收进去后,竟然没有回音。我再三索要回贴,众人都互相推楼,好像希望我走了就算了的样子。我不得已,前去叩拜一个姓刘的掌管案犊文书的人,对他讲了其中的缘故。姓刘的说:“昨天误以为是银子朱砂一类微不足道的东西,居然漫不经心把它放到了一边,想不到这是传世的稀世之物,应该马上进去说明。但此时未起床,必须暂缓一天上路是可以的了。”我不得已,听从了他。〔昨天众人竟然把水晶章私自放到衙门外,所以得不到回贴,至此后才进去察告。〕等到一更多时,姓刘的仍在囤子上未归来,只好闷闷不乐地躺下。
银锡两种矿厂,在南丹州东南四十里,在金村西面十五里,它的南边距那地州也有四十里。此地的矿厂有三处:一叫新州,属南丹州;一叫高峰,属河池州;一叫中坑,属那地州。都出产银、锡。三个地方相隔仅一二里,都是外省的客商聚集之地。据志书,有处高峰碧,就是此地的高峰厂,唯独隶属于河池,但此地实际交错在南丹州、那地州之间,到达州里必得经由南丹州境内。推想是因为矿坑所在之地,所以把此地分为三部分。〔银、锡都要挖矿井取出矿砂,如米粒一样,用水淘洗用火烧炼后才能得到。银矿砂三十斤可得到银子二钱,锡矿砂得到的锡却视情况而变化。〕又有个灰罗厂,只产锡。〔在南丹州东南三十五里处,就是我昨天经过的地方。〕有座孟英山,〔在南丹州西面五十里的芒场附近。〕只产银。〔永乐年间派遣中使雷春在此开矿,今天出产的银矿非常微少,赶不上新州了。雷春到孟英山时,河池所城是他修筑的。〕
二十三日等脚夫不见来到,统管释站姓徐的人说:“因为昨天的礼没有答谢,还必须等一天。”我要求离开不能实现,只有闷闷不乐地躺躺坐坐而已。到午后,才拿两枚水晶印章还给我,但损坏了其中的一枚,其余的五种东西,却被众人吞没了。这天午间下雷雨,晚上大晴。
由银锡厂往南走,两天的路程到达涯洞,有大江自西流向东,是那地、东兰两州的分界,江上的渡口名叫河水渡,就是都泥江了。它的上游来自于泅城州境内,它的下游向东流经永顺土司北面五里,立即流下石坝,成为罗木渡的江流了。南丹州往东八十多里抵达大山岭,是河池州的州界;东南四十里过了新州,是那地州的州界;往西三夭的路程约一百五十里抵达巴鹅,北面是平洲四寨的边界,西边是洒城州的州界;往西北两天的路程约一百里过了六寨,是独山州下司的边界;向东北一天半的路程约七十里抵达东部边界,是荔波县的县界。
南丹州米肉各种东西的价钱都比其他地方高两倍。〔米全是从独山州、德胜镇诸处运来。〕唯有银价贱而且成色很低,〔市面上使用的银子只冲抵为七成。〕此地的戮子非常大,使用中原的银子承受不了。
到此地龙眼树没有了。〔德胜镇非常多。〕
二十四日早晨起床,阴云四面合拢,这天是立夏日。饭后等待派夫,很久不来,上午只得到四名,有两名还未来。我不能等下去,让两名挑行李,用两名扛轿子上路。出到街北,一直往北行走在山坞间,一里半,大溪向东北流去,路折向西北,翻越土岭。二里半,越过岭往西下走,有水流从东南流来,向北流去,渡水后往南行,在这里石峰重新出现,有的回绕拢来,有的紧逼侧立,高树密枝,蒙密荫蔽,幽深俏丽,此时中午太阳渐渐晴开,如同行走在绿色的筛慢之中。不久逆着山峡往西进去,只听见水声潺潺,但林木浓密遮挡着辨不出它从哪里流出去,推想也必定是向东的水流,然而石头路十分宽大,不像在州东都是从草莽中行走了。共三里,有座石峰当中立在两面山峡之间,又高又尖超过群山,而两旁相夹的石壁反而狭小,益发觉得峥嵘。由它南边的夹谷穿过去,又登岭一里,向西南越过山脊,山脊南面就是下坠的深坑,也像岭北的山一样林木密蔽碧波沉浮了。由岭上往西沿北峰走,又越过山脊往西下行,共走一里多,由两山相夹的山谷中向西出来,叫夹山关。西边就有数家人依傍在北峰下,它后面陡削的山崖如像屏风,前边是清新浓密的竹林,路从它下边走。忽然北山的山麓,石崖飞架,有小溪从西边流来,冲刷着石崖的石脚,向北流入石洞中。洞口向南,在浮空石崖东面村后的危崖之下,水从南面冲捣进洞,应当也是穿流过北山而后泄入南丹州下游的水流。由浮空石崖下溯细小的溪流往西行,那里面又有田地回绕在满壑谷之中,南麓又有个数十家人的村庄。又向西三里,越过土山下走,向西北又是一里,有水流从西南的土山峡中流来,律东抵达石崖下,转向北流去,路也渡过水流往北走。二里,水由东北的山坞中流去,由岔开的小道向西北爬升,冈


二十六日早晨起床,饭后等候坐骑,命令脚夫先挑担走;等了很久,才得到坐骑。由西峰突起的山崖下向西行,二里,越岭向西北下到坞中。这个山坞拓展成东西向的峡谷,坞中底部十分平坦,东边筑坝积为水塘,溯水塘往西行,水塘完后变成长满草的洼地。共向西走半里,有个墟场在路旁,叫巴坪场。它西面有条深深的峡谷自西北延来,是这个东西向峡谷的上游,墟场是傍着右边转过去的地方。路向西穿越峡谷,再上岭,半里,越过山脊往西下行,到这里成了南北向的峡谷。路转向北行半里,峡谷仍转为东南向,路又向西走半里,此处峡谷中都是长满草丛的平坦谷底,似乎可以垦为田地。于是又向西越过隘口的山脊,这个山脊只有一丈多高,山脊东面就是所走过的长草的壑谷,山脊西面就有水溢出来形成溪流。沿溪流往西行半里,渡溪,从北山下行,走过一个山坳,有三四家人依傍着它。又向西半里,大路一直向西去,因为就近到村中找脚夫的缘故,又向南由岔道涉过溪流越过南面的山坳,共一里,在南面山坞中找到一个村子,叫潭琐。村中居民十分多,山环绕着中间转过,又成了一蛔。又吃了饭等候换夫,很久才得到。下山半里,由西北的峡中出去,就是前边往西流的溪流了‘由溪流南岸往西行半里,溪水转向北去,路也顺流走。在这里山分开成东西两列:东面一列山都是自东往西突起,共有五六座山峰,西面都是平剖下坠,往北排列,好像五个老人面向西方;西面一列山则是蜿蜒的土峰,与东面一列山相对排列形成峡谷,山涧由其中向北流去。从山涧西边沿西山的东麓往北行半里,有条小溪向东注入山涧,渡过小溪又向北走一里半,抵达一座山岭,山涧折向东流去,路于是向北越岭。一里,就见大路从东面伸来。又向东一里,有条山涧也向东流注,渡到涧北,又走一里,有水一乱,在路旁树根下的石缝间,清澈甘冽特别奇异。又向北一里,又有水流自西北的峡中流来,流出东边与石缝间清泉往北流的水合流,似乎是穿过东北的山峡流去,路溯西北的山峡进去。这山峡山湾环绕,从北面的东序〔是六寨之一。〕往南延来,这里名叫羊角冲,这是歹徒肆无忌惮公然横行之处。轿夫指出路旁倒伏的草丛,是数天前杀人的地方,走过这里心中恻然哀伤。入峡走一里,往东眺望已逼近东面突立的山峰下。又向北走就见突立的山峰完后,山坞十分开阔。望见东方一座山峰又尖又高地耸起,中间空着如合起来的手掌,悬架在群峰之间,下面透出空中的亮光,它上边合拢之处仅如独木桥一样凑拢,千尺白云,映衬在东边危峰山腰之间,正如苏州的白绢,庐山香炉峰雪花飞溅的瀑布,不再辨得清哪是山哪是云了。自从桂林以来,见过的穿山很多,虽然高矮不一,内外相通,如此峰剑空翠色环绕的,未曾有过。此地是粤西极边界第一穷僻之地,也有此等第一奇绝的胜景,不辜负几天来奔走在这磨牙吮血之地了。又向北一里,有个村庄高悬在西峰的石坡上,叫东序村,是六寨极南边的头一个村子。捆轿子换夫。往东北行二里,又换夫。向西北越过一道岭下走,共一里半,有个墟场叫六寨场。转向北后往东又走半里,有溪水自东面流来,从独木桥上渡到溪北。一里,有座石峰高悬在两面山峡的中间,前边有数十家人背靠着它,这是六寨哨。〔所称的“六寨”南面起自东序,北边抵达六寨哨,中间有六个寨子。〕绑轿子换夫,从东面的峡中往北行一里,转向西走入山峡。峡中的水往东流,逆流深入又是一里多,大路一直往西穿过隘口,由岔路就村子往西北半里,在北村下找到浑村。姓韦的头目拿出贴子呈给我观看,是以忠勇免除差役的村子。我告知他相送,此人拿出酒内来招待,派坐骑送我。此地北面有高大的山崖,有山洞,洞口面向西南,高悬在山崖上;南面有绝壁,有山洞,洞口朝向东北,深透进石壁间。从小路走下西面的山坡,与大路相交往南走,二里,抵达南面的山洞前边。沿着石壁向西走,又是一里,转入南面的山峡中,向东南走入山坞,有个村庄叫银村。等换夫等了很久,天晚了才捆轿子,在昏黑中上路。向西北沿着山走出峡谷,转向西,共走三里,住宿在晚宛南村。
二十七日早晨起床,来不及吃饭,村里人就捆好轿子立即动身。沿西山往北走,石山壑谷中渐渐有水从东面的浑村西麓流来,流成溪流。半里,渡过溪水往北行,半里,有村庄在西山下,溪流环绕在村前,村子向东临溪,是晚宛中村,村子长处又有半里。路隔着溪流,顺溪流又往北一里,过桥后往西走,在晚宛北村吃饭。换夫后向东过桥,于是往东北行一里半,越过东面的山冈,有村庄在冈北高悬的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