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7日,林彪和罗荣桓等东野总部首长来到了近几个月来一直让他们关注的锦州,登上了北郊的帽儿山山顶。

面对着锦州城的坚固建筑和防御工事,林彪又想起了打四平的教训。虽然东北野战军的主力二纵、三纵、六纵、七纵、八纵、九纵都来了,林彪手中不缺兵力。但是,面对具备坚固防御工事的这座城市该如何打攻坚,成了林彪考虑的头等大事。这时林彪认真回顾了几天前打义县的情况。

义县位于锦州以北约50公里,是锦州北边的屏障。在军事家的眼中,对于“欲守东北,必守锦州;欲守锦州,必守义县”的古训是不会有任何争议的。国民党军队的九十三军暂编二十师的7000多人在此防守。九十三军是滇军的老部队,二十师是美械装备师,战斗力不弱。国民党军队早就在义县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了坚固工事,特别是地堡群是用钢轨或巨大的木材修筑的,修成后国民党军队曾用火炮进行自测,合格后方才验收。在地堡群外面,还挖掘了深和宽各为3米的壕沟。所以,打义县并不容易。

1948年9月12日,我军包围了义县,17日夜发动进攻。进攻义县的是我东野三纵和二纵五师的主力,还有炮纵的炮火支援,统由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指挥。我军一开始就猛冲猛打,可是在敌人坚固的据点和强大的火力面前效果并不大。两天后改为逐点进攻,就是先用炮火轰击敌人据点,使之丧失强火力,然后用轻重机枪压制两侧据点的火力,再用步兵攻占中间的据点。这样打法进度也不快。最后韩先楚接受了二纵五师参谋长汪洋的建议,改为大挖交通沟,五师用了14个小时,就挖成了总长7300米的五条交通沟。两个昼夜之后,就把交通沟挖到了义县西南敌人阵地面前,最近的只有100多米。然后把平射炮从交通沟中推到阵地最前方,对准敌人的地堡,一炮解决一个。敌军组织部队出击,又被交通沟中的我军火力打得抬不起头。敌二十师一团团长赵振华说:“这一手确实构成了守军的致命威胁。……师长王世高曾召集团长以上的人到西南城墙上观察势态,研究对策,团长们也想不出好办法。我也曾召集可以离开阵地的军官,深入下层研究对策,但大家也只是面面相觑,想不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就这样,守卫义县的敌军坚固工事被我军一层一层地剥去,最后城墙也被我炮纵的炮火轰垮,义县终于被我攻克,守军二十师官兵7000多人被歼灭或做了俘虏。

林彪在向三纵、二纵、炮纵仔细了解了攻克义县的经验之后,对攻克锦州也做出了大挖交通沟的决定。就在10月7日,林彪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一)每个师需以6个营的兵力(2/3的兵力)全部用于挖交通沟,只留下担任尖刀的部队在后面进行充分的突击准备。绝不可只依靠少数部队挖交通沟。

(二)挖交通沟时,要有不怕伤亡、不怕疲劳的精神,大胆进至距敌五六十米处,沿途摆开,由前向后挖,前后同时挖。

(三)每个师要挖五条或三条交通沟。

(四)每条沟须高宽各一米五。

(五)挖沟时先须以卧倒姿势挖卧沟,然后逐渐挖成站沟。要不怕疲劳,只要我肯挖交通沟,则不管敌火如何激烈,工事如何坚固,都将使其丧失作用。

(六)以上指示必须坚决执行,不可懒散怕疲劳不执行。

今后东北全军的基本任务是攻大城市,故各部须在此次挖沟中,在思想上与作风上,打下坚固基础。这样,今后作战就增加了重大的必胜因素。

林彪这个命令坚决而具体,各部队立即执行。攻城的大军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工兵部队,从农村参军的战士挖起沟来得心应手,进度极快,一个夜晚就可以把交通沟挖到敌人的阵地前。后来的事实证明,林彪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纵横在战场上的交通沟在攻坚战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军对锦州外围的攻击是从9月12日由二兵团开始的,南下的各纵队到达之后,陆续按东野总部的命令对外围各阵地进行扫荡。在战斗中,有的表现极为出色,也有的出现了若干问题。在总攻开始之前,东野总部对各方面情况进行了总结,对较为严重的问题做了处理。为了让大家吸取教训,保证决战的顺利进行,10月8日,林彪向当时正在作战的各部队发出了以下的情况通报:

我九纵在去年冬季作战中表现战斗作风甚差,经过东总指出后他们全纵奋发努力,今年来表现得能攻能守,26号锦州外围战斗中,二十五师一个连的兵力控制白老虎屯阵地,敌四个主力步兵团配合11辆坦克、五六架飞机向他们进攻,该连顽强死守,伤亡过半;在最危急时,全连指战员将表打碎、钞票焚烧,准备全部牺牲,但最后由我反击将敌击退,保持了阵地并击毁坦克二辆,俘敌数十人,毙伤敌数百人。战后全连指战员均记大功三次。这一战例盼你们很好发扬,九纵是新部队尚能做到,四纵更能做到,十一纵的底子亦不比九纵差,也应做到。主要是自上而下到每个指战员都下决心,就能创出光辉战绩,使敌胆寒,使我全军胜利得以保证。

八纵一个连5日守锦州工业区小紫荆山,敌向其进攻,该连长畏缩放弃阵地,已于昨日公审枪决。八纵此次锦州附近作战远落于九纵之后,可见不努力者即落伍。

这份电报是军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第四野战军战史时从当时的电稿中发现的。这份电报说明,在决战前夕,东野总部用眼前的实际例子,为指战员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战前动员,用钢铁的军纪惩治了临阵脱逃的胆小鬼,同时为大家树立了又一面学习的旗帜——九纵二十五师守卫白老虎屯的英雄连队“白老虎连”。这个连队,就是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一连。

一连是和九纵的大部队一道在9月11日从北边插至锦州与义县之间的。东野总部给九纵的任务是切断义县和锦州之间的联系,阻击从锦州向北援救义县的敌军。当范汉杰派出暂二十二师向北,欲解救义县被围之敌的时候,就被我九纵阻击在葛文碑和薛家屯一带,东野总部命令九纵和八纵将其包围,予以全歼。范汉杰眼见暂二十二师一出击就被包围,决定放弃义县,先把暂二十二师救出来,同时也为保护锦州北面的阵地。24日,九纵二十五师在师长曾雍雅的率领下,穿插到了锦州北面,阻击从锦州城中向北攻来的敌援兵。援兵不少,是六十军的一八四师和暂编十八师整整两个师。敌人以坦克开路,再以铁甲车掩护步兵进攻,战斗相当激烈。由于所处的位置与任务都十分重要,所以二十五师的战事由东野总部直接指挥。二十五师七十四团的一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白老虎屯与敌人恶战的。

白老虎屯在锦州北边两条公路的交叉口上,距锦州仅有两公里多点,已在锦州的防御范围之内。向北可以切断敌暂二十二师的退路,向南可以阻止锦州向北的援军,村子不大,但是战略位置特别重要。一连在向敌后穿插时,一口气竟然插入了15公里,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敌人当然要拼命夺回,遂用了强于我军数十倍的兵力向白老虎屯进攻。一连在连长陈学智、指导员田广文带领下,在16个小时内用最顽强的毅力打退了敌人15次冲锋,与上级和兄弟连队完全失去了联系,最后全连只剩下了37个人坚守在一座孤院里,所有人的枪管都打红了,人人手上都烫起了血泡。当敌人放火焚烧院子时,他们仍然坚持在火里打,全连指战员都做好了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直到大部队与他们会合。当一连与大部队会合时,师长曾雍雅感叹地说:“白老虎屯,今天真正出了猛虎。”

这是一连。一连的兄弟连队,七十四团的二连在坚守五姓屯的战斗中,也是打得全连只剩下20多人。

东野总部为攻打锦州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树立“白老虎连”这样的典型只是其中的一件。所有的准备都是在磨刀,都是为了顺利地砍开辽沈决战中第一块硬骨头,砍断范汉杰肩上那一根扁担的中端——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