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八路军的秋季攻势作战,是结合粉碎敌人对滨海区的万人大“扫荡”进行的。敌人对山东八路军的连续胜利,企图进行报复性“扫荡”,以打击八路军指挥机关,毁灭后方,控制沿海地区,破坏反攻准备。从8月15日开始,敌59师团合击鲁山地区,第5旅团合击滨北地区,第1旅团合击鲁南地区。8月20日,这3股敌人突然一齐转向滨海中心区。他们集结了日伪军达1万余人,在日军第59师团长细川中康统一指挥下分13路从临沂、莒县、日照、赣榆等地出动,企图合击山东军区和滨海军区指挥机关。

罗荣桓从情报部门获得敌人的文件中了解到,这次敌人“扫荡”,不但来势凶猛,而且在战役的组织上,也非常迅速、隐蔽。在这种形势下,指挥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指挥机关部队安全地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再伺机打击敌人。

罗荣桓在作战室里对参谋人员说:“这时的关键问题,在于摆脱我们的被动,争取自己的主动。”可是向哪个方向转移呢?当时的情况非常严重,莒县、日照、临沂、青口、海州敌人都已增兵和集结完毕;日照还增敌600余向北行动,并扬言要向北“扫荡”。

罗荣桓注视着地图上标示的敌情说:“日照敌人北去是佯动,企图迷惑我们,实际是隐蔽集结。”接着他举起双手,沿着地图由北向南画了两个弧形,又说:“敌人主要由北、西、东合击我们,临沂方向的敌人则进行配合。”

说完当即果断地决定,组织指挥机关包括这时正在参加军事工作会议的人员迅速南下,回旋于山东、江苏两省及边界各县的边缘地带。因为罗荣桓摸透了敌人的脾性,知道两省的敌人建制不同,山东属日伪华北地区,而江苏则为华中日军与汪精卫伪政权的辖区。两区之敌难以密切协同配合,我军有机可乘。这是罗荣桓在军事上的又一次正确决策。

这时,驻滨海区的山东军区与滨海军区、鲁中军区之间,都已架设了长途电话。罗荣桓吩咐参谋人员通过电话向鲁中、滨海军区的领导互相通报了情况,并告诉他们,敌人进入我区后,遇上倾盆大雨,道路泥泞;加之进入我腹地后,又怕踩地雷,这就影响了敌人前进的速度。另外,敌人每路人马均在千人左右,得不到补给,粮食都是从济南、兖州等地捕捉大批民夫挑来的。因此,估计敌人“扫荡”的时间不会持久,要各军区沉着冷静地对付敌人“扫荡”。

为了慎重起见,罗荣桓又反复叮嘱情报处长邝任农,要他继续注意敌情。他说:“现在已经暴露的敌情好办,问题是隐蔽的敌情不好办,你要特别注意日照方面的敌情。”罗荣桓把各方面情况搞清楚和安排好以后,询问了滨海军区的部署和行动;接着又部署了胶东和渤海军区乘敌集中兵力“扫荡”滨海之际,寻歼薄弱的敌人,以策应滨海军区反“扫荡”,然后他才于8月21日晚10时率领机关从莒县西南的洼子埠开始转移。

日军的这次大“扫荡”,曾先后合击滨海根据地中心地区的十字路、三界首、坪上(均在莒县东南)、碑廓(日照西南)、黑林(赣榆西北)各要点,但都扑了空,便只好对滨海根据地实行“清剿”,破坏我后方建设,掠夺物资、牲畜和捕捉壮丁。

为了挫败敌人的“清剿”,山东军区主力兵团除在外线积极打击敌人外,并适时派出一部分精干部队挺进内线,分别在莒县、日照边境地区、临沭东部地区及日照、赣榆沿海地区,各以约1个团的兵力,在民兵配合下打击敌人,保卫根据地。这样,日军在连续遭到打击后,便于27日开始分路后撤。

山东军区机关部队跳出合围圈,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敌人却抢走了大批的牲畜和粮食,仅牲口就被抢走3000头以上。罗荣桓得到这一报告后,立即命令鲁中、滨海、鲁南军区派出部队打击“扫荡”撤退的敌人,截击被抢走的物资和牲口。民兵也在沂河、沭河地区,加紧布置地雷战。

与此同时,胶东、渤海、鲁南军区也各自在根据地对进犯的日伪军发起攻势。

胶东军区在8月24日攻克牟平南部突入我军的日伪军据点水道,并向蓬莱、掖县地区展开攻势。又于8月31日收复了文登县城,9月2日收复荣成县城,光复国土2万九*九*藏*书*网余平方里。

渤海军区自8月19日发起攻势,继攻克利津后,又收复乐陵、临邑、南皮等县城,解放沾化除县城以外的全境。共歼敌伪军5000余人,光复国土45500平方里,解放同胞达400多万,打通和扩大了各分区的联系。过去被敌严重封锁、分割的地区,已变成了大片根据地。1943年是渤海区最艰苦的一年,时隔一年,没想到形势变化这么快,真是令人鼓舞!

鲁南军区在这次秋季攻势中,曾一度将滋(阳)临(沂)路、临(沂)枣(庄)路彻底破坏,断敌运输,严重地威胁了“扫荡”滨海区的敌人,扩大了各分区的联系。他们在秋季攻势中收复国土2万平方里,解放人民140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