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武涉林战役后期,国民党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出面,向朱德总司令求情,要求八路军停止追击。八路军总部以抗日大局为重,同意了卫立煌的要求。

打垮朱怀冰,击退了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极大地改善了华北抗战的局面。对此,八路军总部没有声张。朱德说:“他们不做声,我们也不做声。他们打了败仗不做声,我们胜利了,何必那样来宣传呢!”

在胜利面前保持这样的“平常心”是一种策略,是一种高超的斗争技巧。

朱德与卫立煌第一次会面是在两年前的1938年1月中旬的洛阳会议期间。

当时在山西战场相对平静的情况下,蒋介石在河南洛阳召开第1、第2战区将领会议,八路军方面由朱德、彭德怀和3位师长参加。

朱德一行先到临汾,再在1月13日乘火车南行经风陵渡过黄河到洛阳。在临汾,朱德同卫立煌第一次会面。

卫立煌行伍出身,早年曾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后来成为蒋介石的一员得力将领,曾参加过对中央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军事“围剿”。但是,他出身贫寒,为人正直,有爱国思想。

抗日开始后,卫立煌看到华北前线这么多中国军队都吃败仗,只有八路军打胜仗,内心非常佩服。他对朱德仰慕已久,朱德也很赞赏他积极抗日的态度。在忻口会战中,他们指挥部队协同作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彼此对对方都有很深的印象,却一直没有见过面。

这次同车去洛阳,给他们提供了一次长谈的机会。两个人谈得很投契。朱德平易朴素的外表、诚挚谦逊的态度、从旧军队高级将领变成红军总司令的不平凡经历以及所讲的抗日救国道理,给卫立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朱德对卫立煌的印象也很好。从此,这两个有着类似出身而走过截然不同道路的中国军人之间的友谊开始发展起来。

洛阳会议上决定要反攻太原。按照这个计划,八路军担负着截断同蒲铁路北段及正太铁路、切断日军后方交通的任务。但反攻太原的计划没有实行。洛阳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到武汉去了一次,蒋介石问他八路军是否可以在青纱帐起时派队伍袭击津浦铁路,声援徐州会战。彭德怀回来同朱德研究后,他们认为可以策应徐州会战,并向东发展,决定“派出得力支队出平汉线以东向津浦线袭扰”。(朱、彭关于策应第5战区作战命令,1938年2月5日)

为了加强对平汉铁路和津浦铁路袭扰的力量,卫立煌从他的部下抽调6个团交给朱德指挥。朱德把其中2个团配属给120师,4个团配属给129师。(朱、任就卫立煌抽6个团归八路军指挥事致毛泽东等电,1938年1月26日)

朱德命令129师在这4个团到达指定地点后,由宋任穷率领1个支队,乘平汉路、津浦路敌军空虚的机会,深入到冀南活动。这个支队的任务除配合徐州会战外,还要在这个平原地区“发动民众抗日斗争,组织武装游击队”,为今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做准备。

朱德再三嘱咐刘伯承等,要正确地使用拨归129师指挥的友军部队,给他们以必要的照顾和帮助,不要使他们受到敌人的意外袭击,也不要把他们使用在过分艰苦的境域和过分复杂的环境,要求各部做到以热烈、虚心、诚恳的态度对待友军,切忌骄傲自大,看不起友军;另一方面,也提醒要防止友军中有些人以吃喝、金钱等来引诱八路军指战员走上邪路。

1938年1月31日是阴历春节。这一天,卫立煌同他属下的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军军长郭寄峤到八路军总部驻地马牧村向朱德等人拜年。

这一天风和日丽,马牧村的土墙上贴满了“欢迎劳苦功高的卫总司令”等标语,在村口还挂上横幅。欢迎会上,朱德高度评价了卫立煌及其部下在忻口战役中的表现和功绩。

卫立煌在讲话中也表示很钦佩八路军的英勇善战。他说:“我知道八路军确实是抗日的,是复兴民族的最精锐的部队,尤其是抗日的方法和经验都非常丰富,希望以后不要忘掉责任,不要忘掉自己是中国最精锐军队的一部分,去和日本作战。”(任天马、袁勃:《西线上的一个盛会》,《群众》第1卷,第9期,1938年2月)卫立煌还要求朱德介绍一些人到他部队里去工作,当时在西北战地服务团当记者的赵荣声(任天马)被卫要去当他的秘书。(赵荣声:《回忆卫立煌先生》,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1月版,第54~60页)

这以后,朱德和卫立煌的友谊日益发展。每次见面,两人总是促膝长谈,有时关着门密谈,甚至接连几天长谈。康克清说:“朱老总说过,卫立煌这人可靠。表面看来朱老总与卫立煌的关系不同一般,无话不谈。六中全会前,朱老总路过卫立煌处,卫送给他一支钢笔和一块手表。朱老总对这两样礼物很爱惜,直到后来不能使用了,还专门交代要留下保存好。”(访问康克清记录,1988年7月2日)

朱德也经常送进步书刊给卫立煌。卫立煌以后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坚持进步,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同朱德的友谊也日益加深。因此,当这次战役的后期,卫立煌向朱老总提出停止追击的要求后,朱老总在考虑抗日大局的同时,也充分照顾到了与卫立煌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