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西北红军第27、第28军,独立第1、第2师和赤水警卫营及红军总部直属队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肖克任副师长,周士第任参谋长,关向应任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任副主任。

120师辖第358、第359旅,教导团和骑兵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全师共1.4万余人。

第358旅,卢冬生任旅长(未到职,张宗逊任代旅长、旅长),李井泉任副旅长,辖第715、第716团。

第359旅,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辖第717、第718团。

9月3日,贺龙率师部、第358、第359旅(欠第718团)及教导团等部8200余人,从陕西省富平县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山西省抗日前线;陈伯钧率第359旅第718团和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留守陕甘宁边区,归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建制。

9月下旬,贺龙率师部和第358旅进到晋西北地区;王震率第359旅进到五台、平山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9月底,第120师以第358旅第716团第2营为基础组成雁北支队,宋时轮任支队长。该支队深入雁门关以北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以西日军占领区,开展游击战争。以师政训处和教导团700余人组成地方工作团,在关向应的率领下,分赴岚县、岢岚、静乐、兴县、五寨等地,开展地方工作。第359旅亦组成地方工作团分赴平山、井陉地区,发动群众,扩大部队,组织抗日武装。

第120师主力于9月28日在神池、八角堡地区集结后,在以第358旅开展雁门关南北、同蒲铁路北段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国民党军保卫忻口、太原的同时,10月1日由师政治委员关向应率政治、后勤机关和教导团等,共700余人组成地方工作团,分赴晋西北地区的兴县、保德、河曲、偏关、神池、宁武、静乐、岢岚、临县等14个县。

10月6日,毛泽东电示贺龙、肖克指出:“估计敌人深入后,在后方的兵力,只能守主要的据点,企保持其交通线。”故你们目前的任务是:“开展游击运动,创造抗日根据地。”“主要的是繁殖游击队、义勇军”和“组织若干游击小组”。(《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7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1月,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成立,马林(后赵林)任书记,统一领导晋西北、大青山两个地区的抗日斗争。接着,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和工作团在牺盟会、战动总会的支持下,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和武装群众;组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各种团体的抗日救国会,建立各级战地动员会;成立了岢岚、静乐、临县、兴(县)岚(县)保(德)等县委或地委;吸收散兵游勇,扩大人民武装,发展主力部队。仅晋西北各县组织的游击队和自卫军,就发展到约1.1万人。

11月8日太原失陷后,在华北国民党军正规战争业已结束、以八路军游击战进入主要地位的形势下,第120师主力遂在晋西北全境展开,准备长期坚持游击战争。其具体部署是:以张宗逊率第358旅一部兵力,进至太原、交城、古交镇地区;以贺炳炎、廖汉生支队活动于吴城镇地区;以王震率第359旅进至崞县至忻口一线;以雁北支队进至怀仁、口泉地区;以王兆相率警6团进至偏关、右玉地区活动,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进一步发动群众,扩大主力部队,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战动总会在晋西北68县成立了县、区、村各级动委会组织。1938年1月,中共晋西北临时省委正式改为晋西北省委,主要领导人未变。

至此,偏关、右(玉)平(鲁)、大(同)怀(仁)左(云)、朔县等一批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标志着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同时,新建立了5个团:学兵团,团长刘开锡,政治委员曾祥煌;忻(县)崞(县)独立团,团长顿星云,政治委员彭德大;平山独立团,团长陈宗尧;崞县独立团,团长贺庆积,政治委员陈文彬;侯马独立团,主官不详。

1938年1月,第120师进行整编:将上述新部队编入第120师,使两旅3个团扩大为每旅3个团,雁北支队扩大为5个营。以忻崞独立团改编为第358旅第714团,团长顿星云,政治委员彭德大;平山独立团改编为第359旅新的第718团(原第718团改为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备第8团),团长陈宗尧,政治委员罗章;崞县独立团改编为第359旅第719团,团长贺庆积,政治委员陈文彬;侯马独立团分别补充各团;神池、五寨地区的游击队改编为师独立第1支队,支队长杨嘉瑞,政治委员戴文彬。至此,全师由东渡黄河、出师抗日时的8227人,发展到25454人,扩大了3倍多。

其中,第358旅为9500人,第359旅为9480人,雁北支队为2960人,独立第1支队为1626人,教导团为707人,学兵团为1181人。全师共有步枪4451支、马枪559支、驳壳枪652支、手枪102支、自动步枪2支、手提式枪426支、重机枪32挺、轻机枪236挺、花机关枪4挺、迫击炮15门、手榴弹14648颗、马刀172把、刺刀444把、骡805匹、马134匹。

6月前后,在一些县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5个独立支队:第2支队,支队长毛少先,政治委员胡全;第3支队,支队长曾来古,政治委员陈远波;第4支队,支队长康干生;第5支队,支队长孙春荣;第6支队,支队长王宝珊,政治委员胡一新。至此,第120师发展到2.9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