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军委及第四野战军的指示,第15兵团经过1个多月对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初步形成了进攻海南岛的决心和实施方案。1950年2月1日至2日,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和邓华、赖传珠,在广州主持召开作战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洪学智、第12兵团副司令兼第40军军长韩先楚、第43军军长李作鹏、政治委员张池明以及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人。

会议分析研究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和战役特点,认为国民党军虽有10万余众,但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并且处于环岛防御和同解放军与琼崖纵队两面作战的情况下,兵力相对分散,短时间内难以集中优势兵力同解放军作战;解放军在全国胜利的鼓舞下,士气高昂,战斗力很强,并有琼崖纵队的配合接应,岛上有根据地、游击区可以立足,回旋余地大;海南岛海岸线长,登陆点多,国民党军防不胜防,便于解放军偷渡和强渡与琼崖纵队形成里应外合之势。

然而,国民党军虽然战斗力弱,却有琼州海峡天险与海、空军配合作战,具有相当优势,不可轻视;解放军虽战斗力强,却船只不足,无渡海作战的经验,无海、空军配合和对付国民党军飞机、军舰的有力武器,在渡海未登陆之前还形不成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如何乘木帆船渡过琼州海峡并打破国民党军的海、空封锁,即成为海南岛战役成败的关键。

围绕这一问题,在会议讨论中,大家觉得,只有夜间大批偷渡,敌人不易发觉,才可使敌机、敌舰无法发挥作用。海南岛比较大,登陆点多,又有琼纵接应,小批偷渡是可以上去的。只要上去几批与琼纵会合,增加岛上力量,就能接应我军主力大规模强行登陆。

因此,会议最后确定了渡海作战采用“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会议同时决定:第40、第43军在农历年前争取各渡过1个团,取得经验,以利再战;为加快航速、减小损失和风潮的影响,渡海工具以改装机帆船为主。

按一次载运3万人计算,准备改装机帆船600只,修理及购买登陆艇30艘。这一工作须在5月前完成,6月即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由于国民党军白天以飞机轰炸雷州半岛,夜间以军舰巡逻琼州海峡,建议第四野战军增调高射武器和重炮于海峡沿岸地区,掩护船只和部队训练。

会议结束后,第15兵团将会议确定的作战方针和实施计划上报第四野战军和中央军委。第43军则准备以1个团先行偷渡。

2月10日,林彪、邓子恢等人致电中央军委并转毛泽东:“据邓华、赖传珠来谈:海南岛作战,我军如一次以一个军登陆,则船只问题极难解决,同时又无法对付敌之海空军扰乱。因此,他们建议在此时间内,先行以偷渡的办法,到达海南岛后即与冯部会合,打小规模的运动战与游击,然后大部队再设法渡海。”并表示:“我们同意43军一个团先行渡海,并亦同意其他部队寻机陆续渡海”。

12日,毛泽东在苏联复电林彪:“同意43军以一个团先行渡海,其他部队陆续分批寻机渡海。此种办法如有效,即可能提早解放海南岛。”(《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