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9年1月,各地区就开始了渡江作战支前的思想动员与组织布置。2月间,华东局成立了支援前线委员会。3月,苏北支前司令部正式成立。冀鲁豫解放区有1.4万余青年先后报名参加解放军。北平、天津地区各工厂、学校、机关,均成立了劳军委员会,赶制锦旗和慰问品,召开盛大集会,热烈慰劳和欢送第四野战军南下。
当时《人民日报》曾报道华北各地群众热情欢送过境南征的东北与华北人民解放军的情景:“所过之处,群众事先修好了公路大路,缝好了慰问袋,买好了慰问品,搭上彩牌坊,刷写了新标语,成立了招待所;男女老幼分别组织勤务、供应、缝洗、慰问等小组,并分头准备粮食、草料、菜蔬,腾房子、糊窗子、铺炕席、烧开水,迎接着过境南下的解放军。”(《人民日报》,1949年4月10日)冀中河间14个街的338个妇女,组成了71个缝洗慰问组,其中南关缝洗组19名妇女一天即缝补衣服鞋袜90余件。
苏北支前司令部担负着渡江作战的主要支前工作,据统计,此次苏北支前工作成绩如下:
(1)民力动员:随军渡江的干杂民工12.3万余人;二线服务的干杂民工7.7万余人;前后参加后方修路修桥及短途运输的人员约146.4万人。
(2)各种供应:粮食2.2亿多斤;草2.2亿多斤;油30万斤;盐20万斤;肉25万斤。
(3)经费支出:人民币6亿多元;大米3000多万斤;草3000多万斤。
(4)船舶动员:渡江船8302只;后方转运船1.2万余只。
(5)交通建设:修建公路1946公里;安置电话线1880公里;修造桥梁421座;修造涵洞139处;修造大船76只。
(6)其他器材:旧棉胎9.3万余斤;蒲包7.3万余斤;木料1.8万余根;门板1.5万块;伐树1.9万根。上述统计数字表明,在粮草、器材等军需供应上,“远远超过了淮海战役的供应数字”,(《苏北支前司令部关于渡江战役苏北支前工作总结》,《渡江战役》,第223页)从而满足了部队作战多方面的实际需要。此外,苏北地区有6000多干部和11万余民工直接参加了此次渡江服务工作,特别是渡江时,情绪高昂,最快的船一夜间往返19次;23军原计划一夜只渡4个团,结果渡过去11个团。
在渡江过程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据不完全统计,在已复员的3.6万多人中,立功人员约占复利完成了任务。员人数的30%。如靖江特等功臣严声甫,在7里宽的江面上,他的船一夜送18趟大军过江,创造了最高纪录,并指挥着95条船在弹火纷飞中来回强渡,扬州特等功臣郭德胜,在3里宽的江面上,一夜送13次,最后遇到敌舰轰击,船眼看要沉,他很沉着地稳定大家情绪,并自己下水推船,终于脱离了危险。
49岁的特等女英雄韩大奶奶,在十七八里的涨潮江面上,一夜送了3趟,最后船到浅滩不能行动,她率先带头下水,将船推出3里多路,完成了任务。同时,还有被誉为“扬子江上英雄船”的特等英雄周盛友和荣获“渡江第一船”称号的女英雄叶大嫂等人,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在渡江开始时,“六安、合肥到安庆道上的民工,海潮似地日夜送军粮,沿江居民,省出了自己粮食给军队吃,他们贡献极大,感人极深。”(《中指5月份综合报告》,1949年5月31日)在人民解放军向上海进军中,被敌人破坏的青阳港铁桥仅4天就被沿江人民修好,保障了京沪路全线迅速恢复通车,有力支援了上海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