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转入休整阶段时,包围圈内的杜聿明集团尚有8个军22个师(旅)余部。即邱清泉兵团的第5军第45、第46、第200师,第70军第32、第96、第139师,第72军第34、第233师,第74军第51、第58师,第12军第112师,新编第44师,骑兵第1旅;李弥兵团的第8军第42、第170、第237师,第9军第3、第166、第253师,第115军(由收罗的第59军残部编成)第39、第180师。还有孙元良残部收容起来编成的归第72军指挥的第122师。

黄维兵团被歼后,蒋介石12月16日命令杜聿明赶快“向外扩展,设法脱离包围”。杜聿明深知,黄维兵团被歼,人民解放军会全力解决他的余部,此时让他突围,等于自找毁灭,故而没有马上执行蒋介石的电令,而是加强工事,持久固守,以待时局的发展。他回电蒋介石,要求调兵增援并表示将率邱、李两兵团坚守到底。

蒋介石则坚持要杜聿明照他的命令迅速突围,于12月17日电示杜聿明重申:“请吾弟万勿单独行动,明日派员飞京面授机宜。”(《淮海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41页)

18日,舒适存飞南京受命,19日午后偕空军总司令部第三署副署长董明德返回陈官庄,带回蒋介石及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的两封亲笔信。

蒋介石信的大意是:第12兵团突围失败,完全是黄维性情固执,不照我的计划在空军掩护下白天突围;黄维擅自决定夜间突围,毁了我的军队。弟部被围后,我已想尽办法,华北、华中、西北所有部队都被共军牵制,无法抽调。目前唯一办法就是在空军掩护下集中力量,击破一方,实行突围,哪怕突出一半也好。这次突围,决以空军全力掩护,并投掷毒气弹。如何投放毒气,已交王叔铭派董明德前来与弟商量具体实施办法(《淮海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41页)。王叔铭在信中表示,决心以空军全力掩护杜聿明突围。

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杜聿明与舒适存、董明德拟订了陆、空协同突围计划。同时又与邱清泉商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由西安、武汉(必要时放弃)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与共军决战;中策是各兵团持久固守,请蒋介石和谈,在政治上争取时间;下策是照令突围,绝对达不到希望。12月20日晚,气候突变,风雪交加,飞机无法起飞,直至29日天气转晴后,董明德、舒适存才将突围计划与“三策”建议带回南京。

1月1日,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这时,杜聿明鉴于援兵无望、突围又危险,转而希望“和谈”成功,以保全他的兵力,所以迟迟不作突围的行动。蒋介石在求和声明发表后的第3天,即1月3日,再次电告杜聿明:自5日起投足2日粮弹后赶快照令突围(《淮海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46页)。并指示舒适存返回陈官庄时,随机带去约800套防毒面具,以供突围时施放毒气用。

1月5日,蒋介石开始空投粮弹。杜聿明则以粮弹未投足、将士饥饿无力、请求继续大量投粮弹,故意拖延突围行动。蒋介石严厉命令“准再投3日,务必遵照实施”(《淮海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第46页)。至此,杜聿明不得不进行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