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围歼整3师有足够的兵力,刘伯承急调远在冀南的主力第2纵队南下参战。这样,加上原来在鲁西南的主力第3、第6、第7纵队,刘伯承手下集中在定陶一线可用的作战部队已有了4个纵队,加上冀鲁豫军区地方部队共有12个旅计5万余人。
在旅以上干部参加的作战会议上,刘伯承绘声绘色地告诉大家:“本来,我军与敌军兵力之比为一比六,但我们要在具体作战中把这个比例关系颠倒过来,让我们六个打一个,这就叫做倒六比一。”
他的两只手比画着打了个翻,然后继续说道:“这个关系怎样颠倒才合适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几个对手,先说刘峙,他为了把我们一口吃掉,老早就把前进指挥所设到了考城,蒋介石委他以重任,他当然想不辱使命;再说薛岳,他岂肯给刘峙当配角,他稳守徐州不动,可算坐山观虎斗;还有刘汝明,他刚刚挨了一阵打,既有前车之鉴,也就不会抢先行动。于是,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方针,即拦阻不积极的而专打积极的,积极的当中又还有最积极的一部,我们就集中力量打他这个最积极的突出部。只要我们速战速决,把整3师这个蛇头打掉,刘峙的章法也就全部乱套了。”
紧接着,邓小平政委作了战斗动员,他扫了大家一眼,道:“我听说,那个中将师长赵锡田口气很大啊,他说刘伯承的部队已溃不成军了,他只要两个礼拜,就可以占领冀鲁豫,把我们赶回太行山。你们说,我们是坚决消灭敌人呢?还是打起背包回太行山打游击去?”
邓小平的话音刚落,只见一将拍案而起。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王近山原是红4方面军的一员骁将,20岁时就当了红10师师长,在太行山打日本鬼子时任副团长、团长、军分区司令员。年轻时因为打仗不要命,博了个雅号“王疯子”。
只听王近山说:“赵锡田孤军深入,看上去气势汹汹,事实上却是孤立突出之敌,这仗应该打。我们6纵请战,坚决打。1号首长,2号首长,我王近山今天立下军令状,不消灭赵锡田,绝不回来见你们。打得剩1个旅,我当旅长!剩1个团,我当团长!剩1个连,我当连长。全纵队打光,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哺育我们的太行山的父老乡亲们!”
“说得好!”刘伯承对李达喊道:“李达,你把王近山的话记下来!就把打整3师王牌20旅59团的任务,交给他们。”
邓小平环顾会场,大声问道:“还有敢立军令状的吗?”
这一喊,各纵队领导纷纷表态,坚决请战。刘伯承和邓小平对视一眼。凭这股士气,这一仗已有了七分把握。
8月31日,刘邓下达《定陶战役基本命令》,决心重点消灭整3师。以2纵主力和6纵为右集团,由陈再道指挥;以3纵、7纵为左集团,由杨勇、陈锡联等共同指挥,在定陶地区的预设战场包围整3师,并切断其与47师的联系。以6纵的两个小团负责诱敌,务必使整3师沿着韩集、定陶大道向东进入我伏击地区。
《命令》严厉指出:“严格战场纪律为胜利的先决条件,对作战不力、违抗命令者应即严厉制裁,不容许丝毫宽容与姑息,以致妨害胜利损害革命。对有功者尤应及时奖励、鼓励。在作战手段上应是高度的勇猛与精密的战术相结合,各部队力求协同动作,不可迟缓犹豫,逐次使用兵力,务求在两天至迟三天的时间,达成消灭整3师全部或大部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