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役共歼敌1万余人。这一战役牵制了国民党军30多万人,使其不能长驱直入进攻我华北、华东解放区,从而为我部署巩固华北、争取东北的战略全局,完成由民族解放战争向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其后中原解放军突出重围,转入外线作战,执行战略牵制任务,历经5省,转战两年,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的战略部署。它调动了程潜、刘峙、胡宗南三部力量,又先后牵制了国民党军32个整编旅,迫使蒋介石、胡宗南推迟了进攻华北、进攻延安的时间,从而为内线兄弟部队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夺取自卫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起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1946年9月12日《解放日报》为中原突围、苏中战役、陇海线大捷发表的《蒋军必败》社论指出:“这三个胜利,对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了扭转局面的重要作用。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局面是定下来了。”

中原突围是党史、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党中央、毛主席在中国革命重大转折关头的英明战略决策,是中原解放军执行战略转移任务,粉碎国民党妄图聚歼我中原解放军主力、制造新的“皖南事变”阴谋的重大胜利。

1946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三个月总结》中评价中原突围说:“我中原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除一部已转入老解放区外,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建了两个游击根据地。此外,在鄂东和鄂中均有部队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

1947年1月,刘少奇在关于中原问题的讲话中曾说,中原坚持与中原突围起的战略作用,不比到华北编几个纵队、打几个胜仗的作用小。

同年5月28日党中央致中原部队的慰问电说:“我中原各部在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执行中央战略意图,坚持游击战争,曾经牵制了蒋介石正规军30个旅以上,使我华北华中主力渡过蒋介石进攻的最困难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所有参加这一英勇斗争的指战员均为全国人民所敬佩。”

1947年11月,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后,陈毅在淮阳对原新四军第5师部分干部讲话时说,中原部队牵制蒋介石30万主力部队达十几个月之久,这就为华北的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和华东的七战七捷,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敢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可能没有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和华东七战七捷的胜利。中原部队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完成了战略牵制任务,对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对配合各个解放区作战,对党的革命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