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围的中原部队中,经受最严峻考验的是皮定均和他的1旅。
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是在红四方面军中成长起来的干部。他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多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到陕北后任团长。抗战期间在129师任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5、第7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8月他任豫西支队司令员,南下开辟豫西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的部队改编为中原军区1纵1旅。这支号称“皮旅”的部队以作风顽强著称,在国民党军围困中原军区时,皮旅一直在白雀园的一线阵地担任防御。
接受掩护中原局和主力突围的任务后,1旅的干部们着手研究行动方案。掩护就意味着他们要孤军奋战,不会有人来帮助他们。既要完成任务,又要保存自己,在四面被围的情况下突出去,确实没有什么把握。许多担任掩护的部队就是准备牺牲自己的。
对于坚守白雀园阵地,大家没有异议。三天之后向何处去,倒是很难下决心。向西追赶主力,必然会把敌人引来;向南是长江,几千人过江谈何容易。徐子荣政委考虑再三,说:“我有个想法,等主力过了铁路,我们是否可以虚晃一枪,伪装跟在主力后面走它一天半日,隐蔽起来,再向南插,然后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向东疾进。等敌人摸清我们的动向,我们已经走出几百里了。到苏皖根据地虽然有1000多里,但大部分是在大别山区。行动好隐蔽,阻力可能也比较小。大家看怎么样?”
政委的意见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随后,第1旅在旅长皮定均率领下,完成了在东线吸引和阻击敌人的任务后,首先向西南方向行进约30里,而后迅速转头秘密进入白雀园东南10多里的刘家冲隐蔽下来,并严密封锁消息,6月29日,突然从敌间隙插出去绕小界岭越过潢(川)麻(城)公路,沿大别山脊向东南方向疾进,甩掉了追击的敌人,在松子关击破土顽的阻堵,夺路进入皖西。
7月4日,抵达大别山中心区之吴家店,稍作休整后继续前进。10日,第1旅到达霍山县西南之大化坪,先在青枫岭击破敌安徽省挺进纵队1个团的阻击,又在磨子潭粉碎敌第48军1个团沿淠河阻我前进的企图,此时第1旅得知敌第48军主力在舒城,当即转头向北,进至大别山出口毛坦厂。
为了快速通过皖中平原,第1旅在行军部署上将全旅编成3个纵队,并肩前进,各级军官在先头行进,及时掌握处理情况;并组织了精干的便衣侦察队,在各行军纵队前作为触角,经充分准备,于13日夜走出大别山。由于行动迅速,出敌不意,15日拂晓,越过六(安)合(肥)公路,在地方党派人接应带路情况下,部队不怕疲劳,连续行军,17日拂晓在下塘附近顺利通过淮南路,当敌第138师赶来时,我已全部通过。
18日黄昏,我到达池河镇地区,进行突过津浦路的准备,此时得知敌军由明光(现嘉山县)出动,准备中途截击我军。皮定钓旅长当机立断,部队转向南,由张八岭附近过路,在我大部队越过铁路时,敌装甲列车赶来,敌第138师亦由明光等地赶到,经激烈战斗,予敌以重大杀伤,部队全部通过津浦路,胜利地进入了苏皖解放区。
第1旅在皮定均旅长率领下,历尽千辛万苦,经24昼夜,长途行军1000余里和大小战斗21次,挫败了敌之封锁、追击、堵击及包围,有力地侧应了向西突围的主力部队的行动。
河南、江汉、鄂东军区部队各自突出重围。河南军区部队在掩护北路突围部队越过平汉路后,奉命随主力跟进,7月下旬进抵内乡以北桑坪一带,后转至芦城、灵宝、洛南地区分散活动。江汉军区部队于7月1日,由桑树店出发,7月7日由流水沟渡过汉水,乘敌守备空虚,相继解放宜城、南漳、保康、竹山县城,对主力的突围行动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后与南路突围部队会合。
鄂东军区部队,为配合主力突围,于东线积极展开活动,主力突围后,由于敌重兵“清剿”,遂分散突围。7月20日左右,先后到达皖西太湖县之玉珠畈地区会合。而后又转向鄂东分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