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韩复榘一直挂在嘴边的说法,他和石友三之所以叛变,并非反冯,乃是因为与石敬亭有隙,才被逼上梁山,走了投蒋这么一条独木桥。薛笃弼认为,既然症结出在石敬亭身上,只要免去石敬亭的本兼各职,请他离开西北军,即可将韩、石召回。

冯玉祥急于施计而行,也没有多加思量,就采纳了薛笃弼的建议。他随即给石敬亭写去了一封密信,说:“吾弟热爱团体,兄所深知。今为召还韩、石,不得不请吾弟权且休息一时,以后另有重用。”

石敬亭收到密信后,不跳不骂,心平气和地离开了西北军。

在蒋冯战争后期,若没有石敬亭力挽狂澜,西北军将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西北亦可能不保,他对西北军实有大功。冯玉祥之举引起很多议论,有人说:“忠贞不贰的免职,叛变投降的召还,像这样倒行逆施,怎能不丧失人心呢?”

韩复榘叛变乃多种因素所诱发,石敬亭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更多的是一种借口,他和石友三当然不会就此重回西北军。不过他们对联合西北军一起打阎却很有兴趣。

对老蒋授意唐生智抓捕自己那件事,韩复榘一直心怀恐惧,他一方面积极进攻唐生智,以图重新获取蒋介石的信任;另一方面也在考虑重新投奔一个主子。

冯玉祥那里是无论如何不会回去了,北伐前韩复榘和石友三曾投降阎锡山,于是韩复榘便打起了阎锡山的主意。宣布讨唐之前,他专门派人去太原,向阎锡山表示拥戴之意,阎锡山也派来亲信杨爱源等人到开封与韩联络。

杨爱源对韩复榘说,蒋介石为人奸诈,把持中央,排除异己,只有北方人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持华北局面,今后才有办法。

韩复榘也装出很坦率很诚恳的样子,竭力为自己过去的变节行为洗白:“我之所以离冯投蒋,完全是石敬亭逼的。他在冯的面前搬弄是非,冯对我越来越怀疑。去年在华阴,冯命我过河压迫你们共同讨蒋,我当时提出异议,几乎被冯枪毙。这都是石敬亭的把戏。我惹不起他,只有躲开他。”

扯完这些陈年老账,他又对杨爱源的话做出回应:“至于蒋介石的阴狠毒辣,我又何尝不知道。如果百公(阎锡山)出来主持华北大局,我是竭诚拥护的。现在河南境内都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没有一定的主意,郑州防务现在在第三路(即韩部)的手里,最好请百公来一趟,大家商量一下,即能解决一切问题。”

杨爱源回晋复命,阎锡山当即拨给韩复榘手提机枪五百挺、军饷四十万元,接着便出兵河南,他自己也亲赴郑州督师。

韩复榘存心叛蒋投阎,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阎锡山是吃个鸡蛋还得挑四四方方的人,他对韩复榘这种名声不太好的“二五仔”实在提不起多大兴趣,而且也不愿冒险突然反蒋,之所以又给钱又给枪,不过是为出兵河南买张门票而已。

韩复榘一个劲儿地抛媚眼,但阎锡山却给他打闷葫芦,见了面总是开口闭口拥护中央。

韩复榘还算是个率直快语之人,不太善于虚与委蛇的一套。在认为阎锡山不够诚实,纯属拿废话搪塞自己后,他立刻感到上了当,对阎锡山怀恨在心——用杨虎城的话来说,就是跟谁都是做杂牌,难道跟你阎老西儿(阎锡山的绰号)做杂牌就香一些?摆什么臭架子!

石友三也积极参与了打阎计划。他本来也曾派代表来太原联系反蒋,负责接待的赵丕廉见石部经济困难,未经请示,即答应提供一百万到两百万元的经费。阎锡山知道后勃然大怒,坚决不予承认。石友三自然恨阎之心更切。

正当韩、石商量如何对付阎锡山的时候,鹿钟麟所派来使正好到达开封。韩复榘问明来意,并得知石敬亭已离开西北军后,不由得抚掌大乐:“好极了,我们正计划着捉老西儿呢。”

韩、石都觉得应该把阎锡山给扣起来,并且认为这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的好事:除了能博得老蒋的欢心外,还能以阎为人质,通过以阎换冯,在昔日的西北军伙伴面前挣回一点脸面,取得一些谅解。

韩复榘说:“冯先生在山西很受气,我把阎扣起来,请他放冯先生。他一日不放冯,我一日不放他,他尽管不放冯,我尽管不放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