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贝克。见到你真高兴。”

“嗨!查尔斯,我还当你已经上了天国呢?”

惠特尼上校和奥勃莱恩上校紧紧拥抱在一起,紧得几乎勒断对方的肋骨。自从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分手以后,他们就一直没见过面。

瘦小的奥勃莱恩和当年在隆加岬的时候一样,军装上沾满了泥浆,鼻子上贴着橡皮膏,蓬头垢面,眼睛里布满血丝,胡子也很久没刮了。

记得惠特尼初登瓜岛的时候干干净净,这回在冲绳可大不如前了。军装被撕成条条,膝盖、臂肘的地方全烂了。一块迫击炮弹片打入他的右腿,和塔拉瓦负伤的那条脚正好对称。惠特尼人显得更瘦了,脸上的伤疤更突出了。但是他仍然生气勃勃,眼睛放射着热烈的光彩。

惠特尼和奥勃莱恩在冲绳相遇,代表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上经历的艰苦而豪迈的里程。陆战队的战斗和其他军兵种的战斗汇和在一起,赢得了这场世界大战。作为这种团结的象征,在罗斯福海德公园葬礼中,棺木的四周围着四堵方正的入墙:西点军校学员、士兵、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他们系的绶带上分别写着:卡西诺、波斯湾、所罗门槽海、诺曼底、莱特湾、迈泽兹·埃尔·巴布、中途岛、普洛耶什蒂、琉黄岛和“驼峰”。

他们中间少了一个人,他应该佩带写着“冲绳”的绶带。

冲绳还没有打下来,而且胜利遥遥无期。

惠特尼上校和奥勃莱恩上校没有时间叙家常,他们只好匆匆说几句,拍拍肩膀,互相在地图上划出自己战线的范围。不到五分钟就分手了。冲绳南方战线风雨如晦,局势恶化,谁都不敢抱乐观情绪。第七步兵师伤亡三分之一以后,暂时撤出战线。它空出来的位置迫使第二十七师东移。在二十七师的战线上,一下子投入了两个精锐的海军陆战师:一师和六师。现在,不存在谁打仗谁休整了。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攻下整个冲绳岛。

面对着美军的日军防线,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共长十公里,大部分都是海拔标高不大的小山丘,上面长满了松树、丝柏、杉树、灌木和蒿草,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防御工事。实际上,山丘下面地道纵横、盖沟交错、有的坑道深达二三十米,任何炮弹也揭不开它的顶盖。日军已经摸熟了美军的战术,他们修了良好的防炮洞,毫不在乎美军铺天盖地的炮击。由于双方距离太近,舰炮也发挥不出威力来。等美军发起冲锋,隐蔽在坑道中的各种口径火炮都推出来,按领先精确测定的距离实施毁灭性的射击,往往把阵地前沿打成一片火海。每次攻击几乎都重复同一个步骤,美军的炮火伤不着敌人,敌人的炮火却屠杀着美国士兵。

因为日军躲在地面下,躲在用了一年多时间修筑好的坑道工事里。美军在地面上,刚刚踏上一块陌生的海岛。

日军第三十二军在防线上部署了两个师。东边是二十四师团,中间是六十二师团,西边为四十四混成旅,都是清一色的关东军部队。冲绳岛上的日军大炮多得出奇,远远超出了一个军的拥有量。日军沉着冷静,恪守唯一的战术原则——尽可能地迫使美军大出血。

惠特尼团队进攻的目标是大名高地。在牧港和那霸之间有一条安谢河,安谢河弯曲最多的一段峡谷叫大名峡谷,在峡谷的北岸有一片森林茂密的高原——大名高地。由于日军的固守,二十七步兵师的一个团伤亡惨重,不得不认输,把阵地交给了惠特尼上校。由于陆战六师的二十二团团长在八重岳战斗中负了重伤,惠特尼已经负起了二十二团的指挥责任。

惠特尼的指挥车在泥泞的便道上开赴火线。一路上,到处都是烧焦的美军坦克,缺了轮子的日本山炮、青石砌成的龟甲墓。遍地泥水,有的尸体来不及掩埋,在水洼中泡得又肿又涨。日本人没有打炮,山丘上看不到任何活的东西。惠特尼在泥水中匍匐前进,用一架很大的炮兵望远镜一寸一寸地搜索敌人阵地,结果只能看到光秃秃的树干和密密麻麻的弹坑。

惠特尼组织了一次认真的冲锋。事先,他同炮兵联系好,把敌人阵地划成方格,实施密集射击。他又从342喷火坦克营调来三辆喷火“谢尔曼”,编入陆战六师的坦克营中,指示他们烧毁任何火力点。他对连队做了动员,人员轻装,该丢的东西都留下来。“别给陆战队丢脸哪!让陆军他们瞧瞧,仗该怎么打。”

炮火把山头打得硝烟滚滚。坦克几乎跟着弹坑推进。惠特厄上校也钻入一辆闷热的“谢尔曼”里,前往观战。陆战队士兵发起了冲锋,几乎没费多大劲就到达了山顶。日军的火力醒过来,切断了冲锋部队与后续部队的联系。接着,一阵雷鸣,大量山炮炮弹和迫击炮弹落到山顶的陆战队士兵中间。他们在光秃秃的山顶上躲无处躲。美军的观察机就在头顶上转,却找不到放炮的准确位置。美军被钉死在山顶上,每分每秒都在伤亡。美军的修叫声甚至压过了炮弹爆炸声,胳膊、大腿和肠肚被炸得到处都是,其中一些噗噗地打在惠特尼乘的坦克上。

“谢尔曼”找不到目标,只好对残树桩烂树丛乱烧一气,:不久,就被敌炮击中。公平说句话,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冲绳的日军炮兵打得最准。

惠特尼命令驾驶员开上山坡去抢救伤员。经过反复努力,终于运出了几名伤兵。惠特尼的坦克第三次冲上去,被一枚75毫米山炮炮弹击中。车舱里全是烟,车长下令撤退。惠特尼连滚带爬才从火线上撤回来,后背让炮弹片削了一块皮。四名坦克手仅回来一个人。黄昏,日军利用反斜面的屯兵坑道发动了反击,残余的陆战队士兵被赶回来。一切问陆军的遭遇一样。这时候,他才相信了二十七师师长克拉纳尔少将的话:“从挨打的角度讲,陆战队和陆军并没有什么两样。”

在大名高地,必须一个个清除日军的火力点和隐蔽的火炮,其中有些是从首里纵深打来的150毫米榴弹炮,否则,占领地面阵地就没有意义。

谈何容易。

连日天气恶劣,阴云不开,豪雨滂沱,地面全是烂泥。炮兵校正机无法观察目标,陆战队引以自豪的小轰炸机也无法活动。战斗僵持着,一个个起伏的山丘仿佛在嘲笑惠特尼上校的无能。

查尔斯·惠特尼非常冷静。他决不会为了荣誉悍然浪费士兵的鲜血和生命。冲绳岛的大部分已经占领了,最主要的读谷机场和嘉手纳机场早就投入了使用,急躁只会招致失败。

他指挥士兵一寸一寸地蚕食日军的阵地,用许多炮火加强一个排的姿态,有时冲上山坡拼命死守,配合炮火大量消灭反冲锋的敌军。每占领一个山头,他就加强阵地,打退敌人的反扑。天气又湿又冷,人也精疲力尽,士兵脏得象从泥浆池中捞出来,军官的脾气凶得怕人。伤兵在泥水中痛苦万分地挣扎,拖尸兵往往被敌人的冷枪打中。牛岛的部队是关东军精锐,一向以枪法准确、训练严格著称。有一次,惠特尼给疲惫不堪的部下发了兴奋药苯异丙胺。后果是始末料及的:躺在泥水里连动也懒得动的士兵变得焦躁易怒,有人产生幻觉,另一些人看见双影,根本无法瞄准。只有伤兵减轻了痛苦,但有一个老兵粗鲁地抓起惠特尼的胳膊:“我说伙计,那不就是安谢河吗?你快看哪!”

惠特尼末置可否,安谢河还远在二千码外的山谷里,它被群山遮拦,根本看不见。上校很伤心。

那老兵烦躁了:“连安谢河都看不见?喏,”他手一指。指尖落在一丛烧焦的灌木上。“那里,清清楚楚,河水闪闪发光,河面上还有木头漂下来。”

身为团长,惠特尼的沮丧和创痛是难以形容的。一路打过太平洋,几乎没有一仗是轻松的。他的痛苦中夹杂着愤怒,日军已经处于毫无希望的境地,却死也不肯投降。惠特尼憎根他们,憎恨那个虐待狂的清冈永一中校。部队伤亡越大,打起来越红眼。他看过各种各样的日军尸体,被乱枪射杀的尸体,被喷火器烧得卷曲的尸体,被炮弹开膛破肚的尸体,他从未怜悯过敌人。他记得自己在巴丹受的屈辱和痛苦,他也记得塞克鲁西斯在塞班岛上被他们骗杀。一旦日本成了亚洲的霸主,那么在旭日旗下的各国人民都会被投入痛苦的坩锅中煎熬。

但是惠特尼无法把敌人从地下挖出来。

他的团队还在冲绳大名地区进行血肉模糊的搏斗,欧洲战场上的美军部队则已经取得了辉煌战绩。美军和俄军已经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会师。英军解放了丹麦。从奥地利南下的美军和从意大利北上的盟军在勃伦纳山口会师。汉堡、不来梅、勒根斯堡、慕尼黑、因斯布鲁克等德奥名城连连被攻陷。斯大林的红军也迭克华沙、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法兰克福和柏林。希特勒自杀,德国全面投降只在指日之间。盟军如泛滥的洪水,在中欧到处奔流,抵抗轻微,一路凯歌,一路鲜花,一路头版头条新闻,连占领一座几十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在报纸上都挂不上号。国内和世界的情绪处于极度兴奋之中,天天狂欢,日日礼炮,东西方互相授勋,互相吹捧,整个民主世界都喝醉了酒,教堂整天都在敲钟。可是,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军,素称精兵中的精兵的海军陆战队,竟在几个小土丘间一筹莫展,查尔斯·惠特尼怎么能不忧心如焚呢?

惠特尼团又发动了一天进攻,伤亡达五分之二,仅仅占了两座山头。从其中一座山头上,已经可以看到浑浊的安谢河。它原本是一条溪流,连日大雨,河面漫到一百多英尺宽。正如那位得了癔病的老兵所说,上面漂浮着乱七八糟的木头。除了木头,还有涨鼓鼓的尸体:牛尸、马尸和赤裸的人尸。

当盟军高奏凯歌渡过莱因河、易北河、维斯杜拉河、奥得河和多瑙河等欧洲最著名的河川的时候,惠特尼和他的海军陆战队部无法战胜一些中世纪的武士,一些由冲绳毛孩子组成的“铁血勤皇队”,一些没有文化、不懂技术、装备平庸的黄种士兵。他和他骄傲的大军,竟无法抵达一条世界上最短最无名的溪流——安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