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柳会战前,桂军三十一军一三一师防守南宁。1939年,日本海军从钦州登陆,一度攻占了南宁,中国军队奋勇抗击,取得了昆仑关大捷,终于将日本海军又赶到了海里。

日本海军在广西没有讨到便宜,转而进攻越南。此后的四年里,广西再无战事。

桂军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率部镇守南宁。

阚维雍是桂军中的儒将,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知识渊博,见解超群,军事造诣极深。他的才华多次受到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赞扬。他通过自学并精通日语、越语、英语,还多次破译了日军的电台密码,让中国军队掌握了日军的作战意图。这样文武全能的将军,实属难得。

当年,中学毕业后,阚维雍先考入广州医科学校,后又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李宗仁任广西绥靖督办兼第一军军长时,阚维雍任机要参谋。后来还担任过钢七军工兵营营长,四十军三十六师团长等职务。桂南会战时,他以十九师副师长,三十一军参谋长率部抗日。1942年担任一三一师少将师长。

一三一师的老兵们后来回忆说,师长阚维雍经常教诲他们作为一个军人的要领,他总结出了军人的“五德”和“五得”:“五德”就是智、信、仁、勇、严,是军人应具备的基本修养;“五得”就是吃得、饿得、睡得、跑得、忍得,是打仗时对战士的基本要求。

1944年,桂柳会战即将打响,一三一师奉命从南宁开往桂林。

南宁到桂林,当年没有笔直的大道,都是在山中行走,距离将近1000里。桂军的装备很差,那时候没有运输工具,所有的路程都是依靠两条腿。

抗战老兵桂调元说,那年参加昆仑关战役,桂军先和日本海军交战。因为装备太低劣,牺牲很大。有一天晚上,身为卫生兵的他送走一批伤兵,刚刚返回师部,突然看到师部大门口停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十轮大卡车和摩托车。他想:不对呀,桂军哪里会有这些东西。走进师部,才知道是第五军来了。第五军是当时装备最好的部队,也是第一个机械化军。第五军的装备,是扛着汉阳造和大刀片的桂军远远比不上的。到桂林保卫战的时候,桂军的装备还是很差,一直到李宗仁当了代总统,部分桂军才换上了美式装备,这已经是抗战结束后的事情了。

一三一师的战士们穿着草鞋,背着干粮,从南宁向桂林行走。师长阚维雍没有骑马,而是让马拖着装备,他也和士兵们一起行走。

那一年,阚维雍的小儿子阚培桐只有5岁,他清楚地记得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情景。

阚维雍家在柳州,从南宁去往桂林,路过柳州。阚维雍回到家后,只和他们匆匆交谈了几句,就准备出发。妻子看到他双脚又红又肿,问为什么会这样?阚维雍说,他是从南宁一路走过来的。妻子问他为什么不骑马,他说:“当官的骑马,当兵的怎么办?”很多年后,在我采访那些熟悉阚维雍的老人时,他们都说“阚维雍完全是按照古代君子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阚维雍临出门的时候,阚培桐的哥哥对父亲说:“我在书摊上买了一本《孙子兵法》,您要不要带上?”阚维雍答应了。阚培桐就和哥哥去房间里翻找《孙子兵法》,然而,等到他们拿着《孙子兵法》出来的时候,阚维雍已经离开了。他们跑出大门口,看到街巷空空荡荡的,父亲已经走远了。当时,日军占领衡阳后,正在西进,军情紧急,阚维雍等不到和儿子说最后一句话,等不到带上儿子买的《孙子兵法》,就踏上了奔赴前线的路途。

过了十多天,家中收到了阚维雍从桂林发来的书信,书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咏棠贤妻,在柳别后未通信甚为思念,我在桂一切情形均详述于均任兄函中,想已阅悉。此次保卫桂林大会战不日即可开幕,此战关系重大,我得率师参加,正感幸运,不成功便成仁,总要与日寇大厮杀一场也。汝带一群儿女避居融县,战端一开通信已成问题,接济更不容易,已另函托均任兄就近关照,家无积余,用度极力节省,如何寒苦亦当忍受,抗战胜利在望,生活总有解决办法也。我在此生活如常,毋须远念。此后作战期间如有可能仍可照常通信,余不及,即问近好。”

这封书信就是阚维雍将军的绝笔信。此后,阚培桐只能在思念中想象着父亲的容颜。

据一三一师的老兵回忆,阚维雍带着部队,仅用五天时间就走到了桂林。当时,阚维雍的双脚已经起泡化脓,他顾不得休息,又和士兵们一起构筑防御工事。

当时的桂林城仅仅剩下两个桂系师的兵力。而日军就在距离桂林仅有一天的路程。

进驻桂林不多久,有一天,阚维雍与三十一军副军长冯璜一起查看防御阵地,当时,日军已经兵临城下,桂林保卫战随时就要打响。他们经过一座棺材店的时候,阚维雍对冯璜说:“如果我这次打仗死了,你帮买一副棺材葬了我。”后来,冯璜将军在回忆录中写到这个情景,感慨不已。

阚维雍已经抱着与桂林共存亡的决心,来到桂林与日军决一死战。

桂林城防司令卫云淞下令阚维雍的一三一师担负东、北两面的防守,许高阳的一七零师担负西、南两面的防守。

曾经规划的两个军防守桂林,而现在只剩下了两个师25000人,要与10万日军作战,结果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明白。但是阚维雍毫不气馁,他对战士们训话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长官部既然派遣一三一师坚守桂林,一三一师每个人就要与桂林共存亡,决不投降日军。

桂调元认为,当时重庆方面和白崇禧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他们都已经决定放弃桂林。但是又不能把桂林轻易交到日本人手中,所以就仅仅派遣两个师来防守。后来,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个师居然殊死抗争,给了日军极大杀伤。

大战在即,从东边吹到桂林上空的风也带着一股血腥味。阚维雍对将士们说,不怕日军来进攻,最怕日军不来进攻,我们就在桂林城里等着他们,桂林就是他们的丧身之地。

一三一师将士们热血沸腾,都表示誓与桂林共存亡。

桂林保卫战的意义,不在于胜败,而在于明知无法战胜,还在殊死奋战。这就是孔子所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可贵的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的精神。

一三一师防守的阵地成为日军的主攻方向。

卫云淞名义上是桂林城防司令,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守城的将士实在不够用,所有人都派上一线作战,而桂林城防司令部只有卫云淞一个人。

有一天,一个身躯高大的中年男子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登上了设在鹦鹉山上的城防司令部,找到卫云淞。他一走动,右腿就嘎嘎作响,显得很困难。

卫云淞一见到他,就喜不自胜。这个拄着拐杖的人叫陈济桓,当初坚守南宁抗击滇军,创造桂军神话时候,卫云淞的搭档就是陈济桓。陈济桓骁勇善战,文武双全。抗战前夕,他有一次骑马的时候,为了躲避农妇,从马上跌落下来,摔成骨折,以后就落下了残疾。此后,陈济桓离开桂军,开金矿,过着富家翁的日子。这次,听说日军进犯广西,陈济桓丢下金矿生意,主动请缨,要和老搭档卫云淞一起坚守桂林。

于是,两个人的桂林城防司令部成立了,卫云淞是司令,陈济桓是参谋长。城防司令卫云淞、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一七零师师长许高阳都是中将军衔,而陈济桓的军衔也应该是中将。

当初,陈济桓在桂军第七军任职时,军衔是中将。然而,这个军衔是桂军授予的;后来,陈济桓去开金矿,脱离了桂军,桂军纳入了国民革命军体系,将官们的军衔重新授予,就没有了陈济桓的军衔。现在,陈济桓重新回到桂军中,担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卫云淞就笑称,陈济桓是一名“黑将”,因为大战在即,国民政府来不及授予他中将军衔。

陈济桓说:“‘黑将’我也干,只要能保家乡,打鬼子。”

于是,桂林城的守军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拄着拐杖,拖着右腿的男子,查看防御阵地,指导将士设防。战士们看到陈济桓走过来,都会挺直胸膛,肃立行礼,有的战士眼中含着泪花。

残疾将军又回来与大家并肩作战,桂军将士们无不深受鼓舞。

桂林保卫战前夕,日军飞机经常会来轰炸,而且投弹准确,陈济桓判断,城里一定有日军的特务,如果没有日军特务,日军飞机的炸弹就不会这样精准。那时候,大兵压境,城防司令部要求所有不参战人员,全部撤出城里,以便桂军放手一搏。桂林城里山重水复,洞穴众多,陈济桓便命令士兵一个洞穴一个洞穴检查,看是否有躲藏在里面的人,果然,找到了四个说着中国话的人,然而,搜身的时候,从他们身上各搜出了一小瓶镇痛的吗啡,而且小瓶上还印刷着日文。这四个人果然是日本特务,潜伏在城里,为日军轰炸指示目标。每逢日军飞机飞临桂林上空,他们白天用小圆镜折射阳光,夜晚发射信号弹,让城中的粮弹囤积地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和阚维雍将军一样,陈济桓将军也抱定了必死的决心来守卫桂林。

城中老弱妇孺撤退完毕后,陈济桓下令封堵所有城门,这样的行动无异于破釜沉舟,封堵城门,敌人很难攻进来,而城里的守军也不能逃出去。陈济桓教导守城将士们,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陈济桓坚守城池,将生死置之度外,然而,他的老搭档卫云淞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神勇的“黑豆将军”了。在桂林保卫战最激烈的时候,卫云淞偷偷地派人在漓江上架设浮桥,想要提前逃跑,陈济桓闻听后,派人炸掉了浮桥。陈济桓的凛然正气让卫云淞不敢报复发难。

陈济桓有条不紊地做着大战前的一切准备,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全州失陷了,大小溶江失陷了,桂林城里已经听到了日军的炮声。陈济桓在漫天的硝烟和隆隆的炮声中写下遗书。那时候,妻子怀有身孕,尚未生育,陈济桓在遗书中说,如果他大战未死,孩子就名“可卫”,表示桂林城可以守卫;如果他战死了,孩子就名“可伟”,让他以后成为一个人格伟大的人。

当时,桂林城里没有撤走的将军,还有三十一军参谋长吕旃蒙。

吕旃蒙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中央陆军大学第13期。陆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坚决要求去抗日一线作战,就被调到预备第二师做参谋长,当时,预备第二师的师长是陈明仁,和他同是中央陆军大学第13期的同学。这年秋,预备第二师开往昆仑关前线,而吕旃蒙新婚不久,就要求上阵杀敌。

在昆仑关血战中,吕旃蒙带领一支部队坚守一处山口,阻击日军合围预备第二师。当时,这支部队与日军激战七天七夜,天上,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地上,日军优势的兵力疯狂冲锋,吕旃蒙率领着这支部队死战不退,他的脖子上、肩膀上多处负伤,仍大呼酣斗,指挥杀敌。七天后,陈明仁率部赶来,终于杀退了日军。

战后,在庆功会上,预备第二师师长陈明仁流着眼泪对全体将士说:“没有参谋长的血战,就没有我们今天在这里喝酒庆功。”

昆仑关大捷震惊国内外,这是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海军第一次失败,日军海军一直看不起日本陆军,他们一直认为他们天下无敌,甚至狂妄叫嚣仅仅凭借海军就能够打败中国,而现在,日本海军居然刚刚在钦州湾登陆,还没有深入中国腹地多远,就被中国军队打败,而且战胜他们的部队中,绝大多数还是中国的杂牌军,日本朝野上下极为震动。

后来,昆仑关立碑纪念这场战役中殉难的抗日志士,杜聿明将军亲自撰写碑文,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无日不战,无战不烈,我军万众一心,前赴后继,不辞攀跻之苦,不畏堡垒之固,炮火交织于山谷,血肉横飞于林麓。攻占之艰,牺牲之烈,自兴军以来所罕有,攻坚克险,实开抗战之先河,足寒敌胆,丕震军威……呜呼!壮志往矣,丛葬山阿,战绩长存,永垂不朽。爰聚忠骨,启隆冢于昆仑关西侧之阳,为建塔坊,并树碑志其姓名,计官兵阵殁者三千四百有奇,慰藉英灵,用彰忠烈……”

昆仑关大捷共击毙包括旅团长中村正雄在内的日军4700人,生俘102人。

昆仑关大捷后,吕旃蒙被调到了第十六集团军张发奎司令部任少将参谋。

桂林保卫战前夕,明知道桂林将会有一场大战,日军10万之众即将兵临城下,吕旃蒙仍然主动请缨,要求亲赴桂林前线指挥作战。当时,司令部驻扎在柳州,张发奎已经决定让他随司令部撤退到贵州,可是他坚决要求亲赴一线,并说:“大敌当前,正是报效国家之时,我怎能去后方苟且偷安。”司令部的其他人也一起劝说他,可是他说:“我去意已决,定当驻守桂林,与敌决战。”张发奎拗不过他,只好任命他为三十一军参谋长,当时,三十一军驻扎在桂林,正欲与敌决战。

临离开柳州,吕旃蒙与妻儿告别,当时,司令部已经决定让司令部一些将领的家属撤退到三江少数民族地区,防备日军屠杀。在柳州车站,吕旃蒙对妻子说,他此去桂林是送一批军火到前线,不日就会回来。妻子说桂林大战即将开始,她很担心丈夫的安危。吕旃蒙说:“如果我真的战死了,会有人照顾你的,你好好照顾好自己和女儿。”那时候,他们的女儿吕玲仅仅四岁。

吕旃蒙在妻儿泪眼注视中离开了柳州,后来,妻儿一直在等着他能够平安回来,没想到等到的是他战死沙场的噩耗。

吕旃蒙来到桂林后不久,积极备战,然而,由于战略计划发生改变,三十一军军部和四十六军军部都奉命撤出桂林,作为三十一军参谋长的吕旃蒙理应随同军部一起行动,可是,吕旃蒙坚决要求随同三十一军一三一师留下来,与敌军决一死战。当时,谁都知道两万之众与日军10万决战,胜算的几率微乎其微,但是吕旃蒙自蹈死地,决心以死报国。

战前,在一三一师誓师大会上,吕旃蒙说:“当兵不怕死,怕死不当兵,国家危难,我们当兵的正应杀敌建功,报效国家,尽一名军人的职责。”他教导大家踊跃杀敌,决不后退一步,并说,如果自己畏战逃命,所有人都可以对他开枪。

少将参谋长如此英勇,战士们无不深受鼓舞。桂林城的老人说,当时,将士们大声呼喊:“精忠报国,决一死战。”山鸣谷应,声震旷野,场面极为感人。

10月29日,一小股日军从桂军防守的猫儿山前的甘蔗林里窜出,向一三一师的阵地发起了进攻。激战的时间并不长,三名日军被击毙。日军拖着这三具死尸又窜回了甘蔗林里。

桂林保卫战开始了。

日军抵达桂林北站,兵力是守卫桂军的五倍。

激战初期,日军付出了伤亡代价。桂军的火炮和机枪让日军没有向桂林城里的方向迈进一步。

桂调元当时在四十六军炮兵营当连长。四十六军的炮兵营驻扎在外围的炮兵阵地上,他说,桂军的炮是德国炮,最远可以打到3000米,而日本的小钢炮射程不行。但是,小钢炮也有优点,这就是灵活,可以抬起来走,扛起来走;德国炮就不行了,需要汽车牵引,每尊炮都有一两吨重。炮兵和日本兵不见面,需要步兵指引方位,炮兵将炮口调节好后,炮弹就会在敌群中开花,而日本还不知道炮弹是从哪里发射的。

攻打桂林的时候,日军调来了很多坦克,这些坦克就成为了炮兵的靶子。桂调元说,日本的坦克都属于轻型坦克,正面铁甲厚,侧面薄。用桂军手中的德国造大炮轰击坦克的时候,只要方位正确,一炮就能将日军坦克轰成废铁。

除了炮火支援,还有陈纳德的飞机。日军攻打北门的时候,飞虎队的飞机尖叫着掠过桂林城低矮的小山,把一颗又一颗炸弹扔在日军头顶上。

除此而外,桂林每个阵地前还设置了铁丝网、鹿砦、木栅等障碍物,在日军必经的地方还埋设了地雷。

火炮、飞机和地雷,让日军第一天的攻击极不顺利。

次日,大量日军飞机突然飞临桂林上空。

守卫桂林的,除了一三一师和一七零师,还有七十九军一个加强团,骆首瞻就在这个加强团的高射机枪连里当弹药手。

骆首瞻说,当时,他所在的阵地设在伏波山上,专门打日本人的飞机。高射机枪连每两个人分为一组,一个人当机枪手,一个人当弹药手。在桂林城里,打飞机的除了高射机枪,还有高射炮。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分开布防,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高射机枪阵地,或者高射炮阵地。

这天,日军的飞机像蝗虫一样在桂林的天空飞舞,对着地面狂轰滥炸,骆首瞻亲眼看到炸弹落在漓江里,被炸死的鱼在水面上漂了白白的一层。

高射机枪和高射炮对着日军的飞机一齐开火,炮弹像礼花一样在飞机的四周爆炸,高射机枪的弹壳在地上铺了一层。日军飞机担心会被打中,就升空了。高射机枪够不上了,但是高射炮还能够得上。

这天,高射炮把一架日军的飞机打下来了。骆首瞻说,高射炮每次能够连发20发炮弹,前面有瞄准镜,只要瞄准了日军飞机,炮兵一下子就能打出20发炮弹。在天空打出一排礼花。和高射机枪比起来,高射炮的威力更大。

这天,因为打下了一架飞机,所有射手当天晚上都得到了奖赏,包括机枪射手,奖品是几片猪肉。

双方激战正酣的时候,五十八师团的一队日军发现漓江东岸疏于防守,便组织一个中队的日军进行强渡。于是,日军的冲锋舟下水了,冲锋舟上架着机枪,驶向对岸。就在日军的冲锋舟驶上东岸的时候,从房屋后,树林里,突然冲出了一群群民团士兵,他们有的拿着枪支,有的拿着刀矛,甚至有的还拿着木棍,与冲上堤岸的日军绞杀在一起。日军仗着精良的武器,没有把这群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农民放在眼里,冲锋舟上的机枪响了,民团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更多的穿着杂色衣服的,甚至袒胸露腹的民团士兵赶来了,他们前赴后继,一冲进日军的队伍里,就挥舞着弯刀砍下日军的头颅。日军最害怕的,莫过于头颅被砍下,因为无头鬼是不能进入靖国神社的。

在民团排山倒海的攻击下,日军开始退却了。

日军总以为离开了堤岸,也就离开了危险,没想到,从漓江上游,一片片竹排飞快地划过来,竹排上放着土制炸药,这些驾驶着竹排的民团士兵,要与日军同归于尽。在这些穿着各种各样破烂衣服的广西民间武装面前,日本人害怕了。日本人自以为作战勇猛,但是今天他们终于知道还有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像叫花子一样的人,比他们更勇猛,更不怕死。当时,日军第五十八师团师团长毛利末广在战报中称:“我师团在桂林遭到了广西当地土著武装的阻拦,他们装备虽差,但是极为凶悍,战死决心甚浓,其勇猛为我军远远不及,我军士气低落到极点,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到的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对方之勇猛。”

一些日本老兵也在回忆录中写道:广西人的英勇,超过了日本士兵。

一名日本下级军官在回忆录中写道:今日我军遇到了自战争以来最凶猛的抵抗,城里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队900余人在战役结束后,仅剩70余人,且多为伤兵。

桂林保卫战结束后,幸存老兵中有人也写了回忆文章,文章中说,日军进攻桂军阵地的时候,也使用了平射炮和火焰喷射器。有一些战士,坚守阵地时,浑身着火,就跳出工事,将扑上来的日军紧紧抱住,也将日军烧死了。

桂军的英勇确实是日军不及的。我曾经看到过几本日本老兵所写的关于滇西战争和缅北战争的书籍,日军被火焰喷射器烧着后,只会狼狈逃命,哀号不已,没有一个人会像桂军这样凶悍。

当地的老人说,桂林保卫战中,被民团打死打伤的日军就多达7000人。

日军进攻桂林的前两天,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也是在这一天里,阚维雍一直亲临第一线,冒着敌人的炮火,带着师预备队奔跑在战壕里,哪里最危急,他就出现在哪里。他们一出现在哪里,就像旋风一样,将已经突入阵地的日军又压回去。

这天夜晚,阚维雍巡视阵地的时候,看到守城官兵尽管伤亡很大,但仍意志坚定,所有人都表示,誓与桂林共存亡。

这两天里,陈济桓也一直亲临第一线,拖着一条嘎嘎作响的瘸腿,拄着拐杖。他来到哪里,哪里就士气大振,杀声震天。

吕旃蒙同样是这样,他一直指挥着一个团的战士与日军厮杀,日军的炮弹飞过来,尘土将他淹没了,他爬起身,抖抖身上的尘土,继续指挥作战。

桂林保卫战注定了是无比惨烈的。

西南的城墙和中国其余地区的城墙不一样。北方的城墙都巍峨高大,比如西安城墙,和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平遥古城,还有虽然地处南方,但是处于东南沿海的南京城墙,我曾在玄武湖边看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明城墙,墙壁上有被日军炮弹炸出的洞口。这些城墙无一例外都高耸坚固,异常厚实。从古到今,北方,尤其是中原,一直战乱不断,从匈奴、党项、女真,到后金,战火一直焚烧着这片土地,而相对于北方来说,西南长时期和平安逸,所以,城墙也仅仅作为一种装饰和防备土匪的骚乱,我曾经见到过大理城墙,很秀气很低矮,似乎撑一根竹竿就能够跃上城墙。

我没有见到过桂林的城墙,桂林城墙现在已消失殆尽,但是从桂林当地老人的口中我得知了,桂林保卫战的时候,桂林有过城墙,也有过城门,但是城墙一点也不高,日军一阵火炮过后,城墙就出现了缺口。

桂林没有常德和衡阳那样高耸的城墙,城墙外也没有足以抵挡的高山大河,桂林有很多山,但是山峰低矮,各不相连,它只能作为美景欣赏,却不能在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桂林的守军是在衡阳失陷前夕,才仓促组织保卫战,它也不像同时期进行的龙陵战役和腾冲战役那样,日军可以据险坚守,节节抵抗。日军在占领滇西的两年时间里,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龙陵和腾冲工事的兴建,他们将两座城市的地下已经掏空了。而桂军坚守桂林,只能依靠这些美丽而低矮的山峰,和保卫家乡的不屈的意志。

桂调元和骆首瞻都说,桂林保卫战惨啊,要让世人知道当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否则那两万烈士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