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部署,志愿军在西线用两个军(第50军和第38军一部)的兵力,在汉江南北进行了50余天的阵地防御战,阻击向汉城进攻的美军第1军。

这场仗,是一场中国军队最不愿意打,也最不习惯打的仗。

因为,除了被动作战之外,这还是一场防守战、阵地战。

惨烈的汉江防守战开始了。

这次阵地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防御作战。其激烈程度和武器装备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真正感受到打美军与打国民党的不同,真正领教了什么叫现代战争,认识到现代战争的特点、状态和威力,从而加深了对朝鲜战局走向的客观判断。

当时,面对联合国军的现代化攻势,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还差着时代呢,我们一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二没有防御作战经验,三没有强大的防守装备。

而联合国军则不然,他们一具备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二具备强大的正面攻击能力,这种进攻从天上到地下、从远战到近战、从白天到黑夜、从炸弹到子弹,是全面立体化的现代化进攻战;三具有丰富的现代化武器攻击经验。这是我们无法企及的。

2月4日夜里12时,周恩来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志愿军司令部,完全同意彭德怀的防御作战部署。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1月28日发来电报后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根据形势变化改变了原定战略设想,显示出战略的高度灵活性,这一封电报来得非常及时。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共产党军队的这种将帅同心、政治军事高度一致,与美国人的总统指挥不了司令、司令瞎指挥部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正是彭德怀为司令的志愿军总部能够放开手脚、不拘泥于定式、打胜仗的重要因素。

“经过三次战役后,上下都有产生轻敌思想,对敌人估计不足,认为敌人不可能这样快地向我反攻”,但在联合国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在联合国军的凛冽攻势面前,上上下下开始认识到过去对美军的估计非常不足。2月4日,金日成来到志愿军司令部,与彭德怀就第四次战役进行商谈,统一了认识,制定迎战联合国军的策略。

1月25日,汉江南岸的防御作战打响。

防御战一开始,志愿军就领教了美军的实力:

一是炮火。联合国军用远程、中程、近程火炮向志愿军阵地发泄着前三次战役的憋闷和屈辱,一天到晚几乎没有停歇。那如犁地一般的立体炮火,使志愿军一个团的防御阵地,每天就得承受数万发炮弹,前方阵地都被联合国军的炮火打成了一片焦土。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人,就连石块在阵地上完整地存下来几乎都是非常困难的。

二是飞机轰炸。美军飞机的地毯式轰炸,搞得志愿军无法藏身。在地毯式轰炸中,美军还用上了炮兵校正机(这玩意,中国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规模装备军队),用这玩意指挥发射,非常准确。并且,联合国军的飞机还不停地轰炸着志愿军纵深与前沿阵地的联系和支援通道,切断志愿军前沿阵地与后方的联系。

当时正值地冻天寒,志愿军修筑防御阵地非常困难,而浅表防御阵地根本无法防御敌人的炮弹和炸弹,且志愿军还没有找到防御联合国军现代炮火的有效办法。整个一个干挨打。

再看志愿军的火力,尚不及联合国军的几十分之一,仅靠几门破迫击炮、步枪、机枪等传统装备对付现代化的联合国军,真是太勉为其难了。

传统与现代硬碰硬,就如鸡蛋碰石头,这是被多场战争证明了的真理。

在伊拉克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仅以死亡百人的代价,就将有几十万部队、几千辆坦克、上千门火炮的伊拉克军队打得稀里哗啦,全线溃败,如赶羊一般。

其实,志愿军哪里比得上伊拉克军队的装备呢,他们太原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