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称晋阳。始建于公元前497年,距今有2400多年历史。从公元979年宋毁晋阳城,后在唐明镇重建太原城算起,也有1000多年了。

公元前497年,春秋时期,晋国公卿赵简子命家臣董安于建造晋阳城。董安于征集民工,在龙山脚下,晋水与汾水汇流的三角地带,修筑了坚固的城堡,在今太原城区西南15公里的古城营村一带。因城堡建在晋水之阳,故取名晋阳。这就是晋阳城的雏形。之后,赵简子的另一家臣尹铎继续加以修治,增筑壁垒,聚集粮草。这样,晋阳城初具规模,成为当时一个坚固而富裕的城市,并且做了赵国的都城。

晋景公十二年以后,晋国权力逐渐分散,形成知、赵、韩、魏、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公元前453年,六卿之一的知伯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他兼并了范氏、中行氏之后,又联合韩、魏攻打赵襄子(简子的次子),襄子退守晋阳。由于晋阳城郭坚固,联军围攻不下,知伯“遏晋水以灌晋阳”,晋阳城在汾水、晋水合流围困下抵抗了一年有余。危急之中,赵襄子派人深夜出城,说服韩、魏,订立同盟,约定日期,里应外合,三家共击知伯,知伯大败,被杀。尔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始有“三晋”之称。赵襄子依靠晋阳,逐步向北发展,一直到达大同一带,促进了雁门关南北的文化交流。

公元前248年,即秦庄襄王二年,秦派蒙骜攻打赵国,占据了晋阳。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改置太原郡。从此,晋阳城也就叫太原城了。

古城历沧桑

秦汉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强大起来,逐渐向今陕北、晋北扩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为抵御匈奴,派韩王信坐镇北方,改太原郡为韩国,都城晋阳,成为北方边防重镇之一。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又把雁门郡和太原郡划在一起,称为代国,封他的儿子刘恒为代卫。晋阳又成为代国的都城。东汉时,太原易称并州。由于晋阳在两汉时所处的重要位置,加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被称为“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的边防重镇。

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在左国城(今离石县)建都,自称汉王,分兵攻取高平、屯留、平遥、介休,矛头直指晋阳。西晋并州刺史司马腾逃跑后,继任刺史刘琨在晋阳人民的支持下,招募兵马,构筑城堡,自卫抗击,与刘渊对峙交战长达9年。刘琨失败后,从公元318年至396年的70多年间,晋阳曾被当时称为“五胡”的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交替攻占,长期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人民饱受战争流离之苦。

公元396年,北魏军40万从平城(今大同)攻入晋阳,置太原郡。公元500年,秀容(今忻州地区)酋长尔朱荣乘虚占据晋阳,掌握了北魏实权。公元530年,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杀死,他的部将高欢于公元532年进入晋阳。高欢依据晋阳的险要地形,建立了“大丞相府”。以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而实权仍由官居晋阳的高欢操纵着,晋阳是实际上的政治中心,当时称作“霸府”。

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篡夺东魏政权,自立为齐皇帝,历史上称为北齐,从北魏到北齐,晋阳始终保持着“别都”的地位。北齐的历代皇帝几乎每年都往来于晋阳、邺城之间。因为晋阳是北齐的创业之地,高氏特别重视对城市的修建。公元567年,后主高纬在高欢修建晋阳宫的基础上,修建了大明殿。公元577年,幼主高恒又修建了晋阳十二宫,其壮丽程度超过了邺城的宫殿。北齐统治者为了游览,还在晋祠盖楼台、凿池塘,修建了读书台、望川亭、“鱼沼飞梁”以及“善利”、“难老”两个泉亭。与此同时,高氏在晋阳西山修建了天龙寺、童子寺、法华寺,依山凿窟,镌刻石佛。这就是保存至今的珍贵的天龙山石窟艺术的来历。这个时期,晋阳城内商业兴盛、市面繁荣,成为北齐的重要商埠。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为了防御外患,隋文帝杨坚封他的次子杨广为晋王,驻守晋阳。公元605年杨广即位,史称炀帝。因为晋阳是他的“龙兴”之地,他征集百姓,大兴土木,对晋阳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扩建。在晋阳宫外筑起城墙,叫做“新城”,又在城边修了一座“仓城”,并重修了“晋阳宫”。隋炀帝的穷奢极欲、荒淫无道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太原留守李渊利用农民起义的时机,以晋阳为根据地,招兵买马,扩展势力。

公元617年,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次年攻入长安,推翻了隋政权。李渊取代隋朝后,因他据唐叔虞的封地而得天下,所以立国号为唐。唐王朝对晋阳的建设倍加重视,不断进行扩建。当时晋阳城主要在汾河西岸,称为“都城”或“西城”,城中有大明城、晋阳宫和仓城。汾河东岸是东城。东城与西城之间有中城,正好跨在汾河之上。都城与东城、中城相连,号称“太原三城”。城外风景如画,城内古刹宫阙林立,香火鼎盛,商贩云集,可称晋阳的黄金时代。公元690年,唐定太原为北都,公元724年改太原为北京,与都城长安以及南京(成都府)、西京(风翔府)、东京(河南府)合称“五京”,达到了鼎盛时期。在唐代,太原的手工业、商业十分发达,是全国货币铸造中心。铁制武器日臻完善,铁镜、铜镜盛誉全国,并州剪刀锋利无比。诗人杜甫曾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词句。此外,晋阳的硝石、葡萄酒都是当时的贡品之一。晋阳不仅都市繁华,而且人文荟萃,风流辈出。诗人白居易、文学家王翰、工部尚书乔琳、宰相狄仁杰都是太原出生的唐代名人。诗人李白、杜甫也都来过晋阳,李白还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的诗句。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回到晋阳,游晋祠时亲自撰写了“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行书碑。

由于晋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从唐末到五代多次成为割据势力的根据地。公元907年,朱温篡夺唐朝政权,在汴梁(今开封)建立了后梁(公元907—923年)。占据晋阳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沿用“唐”号与朱温对垒,朱温曾派六路大军进攻晋阳,均未奏效。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于公元923年建立了后唐。公元932年,后唐大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了夺取政权,投靠契丹,借助其兵力灭掉后唐,建立后晋,割地称臣,在晋阳做了“儿皇帝”。次年迁都汴梁。公元947年,后晋大将刘知远又在晋阳称帝,建立了后汉。刘知远与其子刘承佑一共做了4年皇帝,就被大将郭威推翻。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定都汴梁。此时,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又在晋阳称帝,同后周对抗,史称北汉。后周对北汉进行攻击,一直打到晋阳城下,终末攻克。

公元960年,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北宋后,决计消灭北汉,完成统一大业。从公元969~979年的10年间,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御驾亲征”,三下河东。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直至公元979年第三次出征,经过5个月的围攻,方攻下晋阳。赵光义痛恨晋阳城池坚固难下和人民顽强抵抗,说这个地方是“盛则后服,衰则先叛”,下令烧毁晋阳城。大火过后,历经春秋、战国、汉唐一千余年经营的古城,化为一片焦土。为了防止晋阳复起,次年,赵氏又引汾、晋两水漫灌遗址,并将城西系舟山的山巅铲平,曰“拔龙角”。现在晋阳古城的遗迹,仅有古城营村西二里的断壁残垣和村北的“殿台”。附近的东城角、南城角、晋阳堡、城北村,都是因古晋阳城而得名的村庄。

赵光义焚毁晋阳城后,许多老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分住在原晋阳城北30里的唐明镇和三交村。唐明镇在当时是一个仅有一条街的小村庄,在今太原城区西羊市一带。公元982年,为安置流民,赵光义委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基础上修建了太原城。全城面积约2.2平方公里,筑四门,东曰朝曦,南谓开远,西叫金肃,北称怀德。城内不修十字路,只修丁字街,意思是取“钉”的谐音,钉住“龙脉”。现在太原仍有许多丁字街,即是当时的遗迹。建太原城后,因赵氏忌讳“太原”、“晋阳”的名称,改设平晋县;太原府降为并州军事,移治榆次县。

公元1059年,宋复置太原府,并对太原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建。宋真宗(公元998年—1022年在位)时,知州陈尧佐为阻止汾水泛滥,在河东修筑长堤,并引水潴成一条长3公里的湖泊,湖畔植柳树几万株,曰“柳溪”,与东山虬劲葱茏的古柏相互辉映,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晋阳城又逐步建设发展起来,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所以宋元时,有“花花真定府,锦锈太原城”的美誉。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描绘太原地理形势时说:“晋阳有北门之重,山川盘结,士马强盛,天下名藩巨镇,无有出其右者”。宋代太原的工商业也很繁荣,手工业、陶瓷、冶炼业尤为发达。当朝在这里设立河东监,铸造铜钱,并制做铜镜,作为贡品,还设置“官窑”,孟家井、冶峪生产的“木理纹瓷”,在全国独树一帜,颇负盛名。

兵家必争地

公元1125年,金兵南侵,兵分两路进攻开封,西路大同指向太原。这时宋朝驻太原的巡抚童贯闻风逃走,太原人民在知府张孝纯、副总管王禀率领下英勇抗敌。经过8个月的浴血苦战,终因矢尽粮绝而失陷。

公元1218年,新兴的蒙古军在木里华指挥下占领了太原,结束了金人对太原长达80余年的统治,建立起元朝的地方政权。开始设太原总管府。元代的太原,是制造兵器的中心,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也有过一度的繁荣景象。由于蒙古贵族对汉族人民的歧视和压迫,民族之间、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公元1348年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反元起义的大风暴。太原附近发生了三次大规模战斗。这时,驻扎在山西境内的两个蒙古族将领又大起内讧,一个驻兵大同,一个驻兵太原,展开了混战,许多太原老住户都在战争中死亡或流落他乡。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封他的三儿子朱木冈为晋王。当时元朝的残余势力,特别是元顺帝的丞相扩廓仍然在晋北一带举兵活动,所以从河北的山海关到甘肃的嘉峪关,设置了9个重镇,并将太原列为九边重镇中的首要城市。1376年,晋王的岳父永成侯谢成,为便于军事防御,进一步修建了城池,筑起了坚实的城垣。在宋的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进行了扩展,建成了周围27里的太原城。城墙高3丈5尺,外面包砖,内夯以土,壁垒森严。城墙外挖有城壕,深3丈。城上四角建大楼12座,周垣建小楼92座,敌台32座。全城共辟8个门,东面是“宜春门”(今大东门)、“迎晖门”(小东门),南面是“迎泽门”(大南门)、“承恩门”(又称新南门,民国元年改为首义门,现五一广场),西面是“阜成门”(旱西门)、“振武门”(水西门)。北面是“镇远门”(大北门)、“拱极门”(小北门),形成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市。城内集中了宫城、官府等统治机构。晋王朱木冈在城内建设了晋王府(后毁于火),王府宫城的遗址在今精营街一带。宫城用“肖墙”围绕起来,按照方向分别叫作“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肖墙”东南西三面开门,也按方向分别称为“东华门”、“南华门”、“西华门”。城内除晋王府外,还有专门供应晋王府用品的“晋府店”,管理王府膳食的“典膳所”,祭祀祖先的“皇庙”,祈祷天地的“天地坛”。除此以外,晋王的宗室还分封为王,纷纷占地为王府,如“宁化府”、“临泉府”、“方山府”、“大、小濮府”等等。这些宫城旧址和达官贵人的活动场所均作为街名沿用至今,成为历史的见证。

明代的太原,由边防重镇的地位所决定,兵器制造业十分发达,今奶生堂与半坡街之间的“镔铁坑”,相传就是明初锻造作坊的遗迹。同时,从宋代发展起来的烧陶瓷器皿的“官窑”,到明代更加普遍。商业也更加繁荣,有人用“蔽天光,发地脉”来形容当时的盛况。随着生产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逐步繁荣和发展起来。明代太原已有专供讲学的“书院”。伟大作家罗贯中,就是太原人,他的《三国演义》,成为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

明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公元1644年1月,农民领袖李自成亲自率领50万起义军,从禹门口抢渡黄河,2月8日占领太原。同年3月攻克北京,明朝灭亡。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4月,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5月到达太原,派部将陈永福镇守太原。8月,清兵进入山西,太原陷于重重包围之中,陈永福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誓死抵抗。10月初,清兵攻陷太原。

清王朝建立后,沿袭明制,仍置太原府。为了防备太原人民的反抗,清统治者在晋王府的废墟上修建了四千余间营房,驻扎精骑营,并在营房北面设立了练武场和火药库,形成了一片集中的军事区域。然而太原人民的反清斗争并没有因此而平息。傅山先生就是代表人物,他与顾炎武、阎尔梅等建立联系,多方奔走,图谋反抗。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民族气节,在东辑虎营建立了傅公祠,并把傅山住过的街道改为傅家巷。

清朝中期,太原具有较长历史的兵器制造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年间,太原出产的火药必需原料——硫磺,已达到年产10万至20万斤的水平,炼铁手工业作坊遍布城内。这一时期的商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已具备相当规模,一种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现在的东、西米市,东、西羊市,剪子巷,棉花巷等,就是当时以行业得名的。明清两代,太原一直是军事上的边防重镇,而到清末,太原又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

并州起风云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披着宗教外衣的外籍传教士,在全国各地猖狂地进行侵略活动,驻太原的外籍神甫勾结地方官府欺压百姓,无恶不作,激起了太原人民的强烈反抗。

1900年6月1日晚,义和团聚众起义,手持大刀长枪,焚烧了东夹巷的基督教浸礼会,烧死了持枪行凶的英国传教士。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在“庚子赔款”中,山西省负担了100万两白银的款项,另外太原地区还赔偿所谓“教友补贴”50万两白银。外籍传教士获得这些赔款后,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和文化侵略。1905年,正太铁路通车,英国商福公司企图独霸山西的矿产资源,派哲美森到太原,阴谋夺取平定、寿阳、潞安、泽州等县矿产的开采权,逼令地方官吏查封民间矿产。为此,太原大、中学校学生纷纷罢课,并立即得到全国以及国外山西藉学生的热烈响应。同年8月,山西留日学生、同盟会会员谷思慎、荣风来奉命回到山西发展组织,革命气氛更加浓厚。1906年,山西留日学生李培仁,痛心于争矿运动迟迟没有结果,留下写有“山西人未全死,绝不能令外族侵我寸土”的遗书,在东京投海,以死抗议。灵柩运回太原后,全市各界数千人在文瀛湖畔举行了公祭大会。会上,订出了“争矿自办、募捐赎矿”等具体办法。经过学生、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的不懈斗争,取得了护矿运动的胜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太原新军士兵首先响应。10月29日拂晓,新军第一标(即第一团)的两个连,在营长姚以阶带领下,由新南门进城攻入巡抚衙门,击毙了山西巡抚陆钟琦、新军协统谭振德和反对起义的营长熊国斌等。次日,在山西谘议局召开了军政各界会议,组成了山西军政各界分府,阎锡山任都督,同时发表起义宣言,通电全国。太原起义后,清政府急派吴禄贞任山西巡抚,命率兵镇压当地革命活动。吴是早期的同盟会员,奉命后在石家庄按兵不动,并与晋军协商组织燕晋联军直捣北京的计划。不料事泄,被袁世凯收买的内奸马慧田刺死。紧接着清政府改派张锡銮任山西巡抚,督率北洋军卢永祥部,沿正太铁路南进,山西军民在娘子关与清军交战受挫,阎锡山逃往忻州,太原又重归清朝统治。

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阎锡山在袁世凯的支持下,占据了山西,太原人民又陷入了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5月7日,太原大、中学生3000余人在海子边隆重集会,积极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之后,又纷纷进行罢课、游行、讲演等活动,并举行了6000余人的反帝爱国大示威。反帝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太原迅速发展起来。1920年夏,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从北京回到太原,在省立第一中学召集部分青年座谈人生观和世界观,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并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小组。成员有:王振翼、贺昌、李毓棠、贺凯、武灵初、高成哲、梁振、张法古(即张稼夫)等,由王振翼、贺昌分别相任正、副组长。不久太原宣传新文化的第一个刊物由王振翼主办的《平民周刊》问世。1921年5月1日,太原的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正式成立。以后的一个时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不仅为统一太原地区青年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给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太原的建立进行了必要的政治准备和组织准备。

1924年秋,中国共产党太原支部诞生,支部委员是张叔平、傅懋恭(彭真)和纪廷梓。从此,在党的领导下,太原地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步开展起来。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爆发了第一次群众性的反对阎锡山征收房税的斗争。5月16日,全市大中学生一万余人举行了规模空前的示威游行,并到省议会质询,到省长公署请愿。“打倒贪官”、“反对房税”的口号此起彼伏,威震全城。阎锡山慑于群众压力,被迫作出“房税当日取消,已收者全数退还”的决定,反对房税的斗争以胜利告终。1925年,“五卅”惨案在上海发生后,太原工人立即响应。党派彭真等同志参与了“太原市沪案后援会”的工作,全市各界人士行动起来,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汇成了前所未有的反帝洪流,有力地支援了上海工人的爱国斗争。1925年冬,中国共产党太原地方委员会正式成立。第二年中共山西临时省委也在太原成立。从此,太原工人运动更为蓬勃地发展起来。太原成为全省革命活动的中心。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阎锡山疯狂镇压革命活动。太原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以王瀛同志为首的一批优秀党员和进步人士被血腥屠杀。太原党组织领导工人和学生转入艰苦的地下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出卖东北的罪行,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太原学生3000余人,举行了“九·一八”国耻纪念大会,坚决抗议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要求立即组织抗日义勇军出兵抗日。

会后,游行队伍到国民党山西省党部示威,结果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血的事件激起太原各校学生实行了总罢课,抗议反动派的暴行,要求组织人民法庭惩办凶手。反动分子吓得纷纷逃走,国民党山西省党部被逐出太原。1935年,北京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2月22日,太原数千名学生隆重集会,一致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团结抗日号召,支持北京学生的爱国行为。阎锡山以执行戒严令为名,禁止一切示威游行活动。

为了给反动派以有力的回击,太原学生从27日起实行总罢课3天,他们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拦,奔向街头。阎锡山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采取提前放假的办法,迫令学生离校。结果学生从学校走向工厂、农村,与工农结合起来,掀起了新的革命运动高潮。

1936年9月,太原成立了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这是党在太原地区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公开合法组织,从而形成了太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次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太原万余工人在海子边集会,高唱救亡歌曲,进行抗日讲演并召开了救亡游艺宣传大会,检阅了各行各业救亡剧团的辉煌战果。5月9日,太原一万余名牺盟会员又举行了宣誓和誓师大会。太原出现了“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的宏伟局面。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向我国展开全面侵略。在这期间,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北方局领导成员组织部长彭真、宣传部长杨尚昆等都曾秘密到太原传达中央洛川会议精神,指导山西党组织的工作。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受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重托,于1937年9月初,率八路军高级军政干部彭德怀、徐向前、聂荣臻、左权、肖克等来到太原,同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取道山西东进抗日问题。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太原人民的革命斗志。青年抗敌决死队、工人武装自卫队等数千人的抗日武装部队于太原组建,在薄一波等同志率领下,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阎锡山退避晋西。中共太原地方党的组织领导太原人民顽强抵抗,组织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一二0师英勇作战。在晋绥边区党委和晋察冀边区党委的领导下,创建了娄烦地区(静乐县)、古交地区(交城县)、阳(曲)东县、阳(曲)西县、清太徐等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了长达8年的艰苦抗战。在这期间,太原地区有5万多人参军参战,有1万多人伤亡,经历了大小战斗几百次,抗击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共歼灭日伪军4000多人,从而不断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太原地区近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除太原城及平川铁路沿线残留的十几个敌据点外,85%的区域已在我抗日民主政府的控制之下。

抗战时期,太原沦陷区的人民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反日罢工此起彼伏,始终没有停止。1943年爆发了以机车厂为主的北郊工人联合大罢工,参加人数达几千人。这次罢工虽然遭到日寇的镇压,但太原工人阶级并未被吓倒,斗志更加坚强,他们与根据地军民相配合,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抢夺抗日战争胜利果实,违背民意,发动内战。阎锡山重返太原,并占领了清、太、徐三县的大部分平川和阳曲的部分地区,一度还占领过古交的一些地方。阎锡山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在农村,强制推行“兵农合一”政策,使农村经济迅速走向破产的境地:大批青壮年男子被逼往内战前线充当炮灰;大部分耕畜被军队征收和死亡;大量田地闲置、荒芜;不少人的生命被饥饿夺走。在城区,实行了“平民经济”政策,物价一涨再涨,最高时候,居全国首位。同时,在政治上实行了残暴的特务统治,从1945年起,先后在太原建立了“特种警宪指挥处”、“警务处”、“铁纪团”、“返干团”等特务组织,形成了庞大的特务网,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在军事上大肆修建据点,太原地区各种战堡多达5000余座。

抗战根据地

1937年11月8日,侵华日军占领省城太原,清源、徐沟、太原3县同日沦陷,阎锡山旧政权纷纷解体。为了开辟敌后抗日工作,建立根据地,中共晋西北党委和八路军一二0师利用同阎锡山建立的特殊的统一战线关系,及时通过牺盟会和战动总会,以公开合法的方式选派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参加组建各县抗日政府。共产党员赵向荣、任悟僧分别被山西省第四专员公署任命为清源和太原两县的县长。清源县抗日政府驻碾底、后窑(在今清徐县碾底乡),太原县抗日政府驻杏坪、杜里坪(在今南郊区姚村乡)。同年12月,因交城县沦陷,旧政府官员溃逃,省战动总会报经阎锡山批准,成立了交城县抗日政府,中共党员常芝清任县长,县政府驻麻会、营立(在今古交市境内)。

1939年12月,阎锡山制造新旧军“磨擦”,发动了晋西事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为了维护“团结抗日”的局面,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对国民党顽固派给了应有的回击。结果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打退了阎锡山所指挥的旧军的进攻,摧毁了阎锡山在太原地区的顽固政府。1940年1月,在娄烦地区建立了静乐县抗日民丰政府,时曙明任县长;同年2月,在阳曲东部地区建立了阳(曲)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张力励任县长;同时在阳曲西部地区也建立了阳(曲)西县抗日民主政府,郭维屏任县长。至此,在太原地区形成了东西两块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其面积为4090多平方公里,占太原地区总面积的58.53%,人口为12.04万人,占当时太原地区总人口的19.17%。

太原西部根据地属晋绥边区领导,辖静乐、交城、清徐、太原、阳(曲)西等五县。其区域包括:娄烦地区的原静乐县二区、六区和五区的一部分,即现在的娄烦县全境十二个乡镇;古交地区的原阳(曲)西县一区、三区和交城县二区、三区、四区、即现在的古交市全境十五个乡镇;阳(曲)西县的五区,即现在的阳曲县伙路坪、西凌井、西庄、北小店四个乡;清源县的一区、三区,即现在的清徐县碾底、东于、马峪三个乡镇;太原县的四区,即现在的南郊区姚村、晋祠两个乡镇。面积为3530多平方公里,人口为11.28万人。

太原东部根据地属晋察冀边区领导,有阳(曲)东县的四个区,即现在的阳曲县温川、杨兴、东黄水、大盂四个乡镇,面积为560多平方公里,人口为7600多人。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即1940年3月~1942年冬。日军疯狂向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进攻,先后侵占了阳曲的东汉湖、大汉、南温川、北龙泉,古交的南山上、大南峪、六家河、草庄头、河口、古交镇,娄烦的东六度、下静游、马家岩、娄烦镇,使抗日民主根据地有所缩小。遵照毛泽东主席打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坚持抗战,于1943年9月到1944年,拔掉了草庄头、娄烦镇敌据点,挤掉了南山上、大南峪、六家河、东汉湖、大汉、南温川、北龙泉、东六度、马家岩、下静游等敌据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壮大。

1945年日本投降前,娄烦、古交已全境解放,阳曲也基本解放,清、太、徐的大部分平川和北郊的山区也相继解放。共产党领导的太原地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扩大到面积为59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为37.12万人,分别占到太原地区总面积、总人口的85%和56%。日军被迫退守太原城。

老解放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内战。阎锡山返回太原,收编日军,命令所属部队向晋绥解放区的晋北、晋中等地区发动进攻,抢占城镇和交通要道,大肆掠夺物资。

1946~1947年,阎锡山对清、太、徐平川发动“水漫式”进攻,占领了平川解放区,清、太、徐3县再次合并为一个县委、县政府,转移到交城山区。这一时期,古交地区的大川全部、屯兰川和原平川的下游、古交和河口一带也沦为敌区。阎锡山还在古交设立了“西山行政管理区”(县级建制)。阳曲的黄寨、东黄水、高村、大盂、岔上等铁路沿线附近也被阎军占领。在太原地区的原解放区中,只有娄烦地区阎军没有占领,其余各县县城及重要村镇都被阎军占领。阎锡山在其占领区内建立政权组织,推行“兵农合一”、“三自传训”等一系列暴政,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惨遭杀害。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区大大缩小,除娄烦地区外,其余各县的行政区域都比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还小。面对黎明前的黑暗,解放区党政军民配合解放军同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47年4月,古交全境解放。

1948年9月,清、太、徐全境解放,阳曲也基本解放,阎锡山被迫退守太原城。此时,解放区的总面积、总人口,已经超过抗战胜利后根据地的总面积和总人口。

全书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