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岛上的情况变化,我军准备工作的基本完成,邓华司令员决心提早实施大举渡海登陆
自3月5日至3月31日,我40军、43军先后两批,偷渡琼州海峡,在海南岛西北部和东北部登陆成功,并与岛上的琼崖纵队胜利会师。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守军非常恐慌,国民党军防卫总司令薛岳的如意计划:“把握当前外共与内共尚呈分离之有利态势”,(注;他所说的“分离”是指我军尚未渡海登陆)集中兵力“围剿”琼崖纵队,达到“安定内部,再举全力,歼灭来攻之外共”的美梦遭到破灭。为防止我军主力登陆,薛岳立即下令停止对我琼崖纵队的“围剿”,集中兵力加强海南岛北部地区的海岸防御。薛岳掌握在手中的战役预备队,也就是他的机动兵力5个半师,全部向嘉积(琼海)、海口地区集中:并命令海军第3舰队集中于琼州海峡巡逻,空军也加强对雷州半岛各港湾和琼州海峡的空中侦察与巡逻。但是敌人的海军、空军惧怕我加农榴弹炮兵的打击和我高射炮兵的射击,都不敢轻易进入到琼州海峡中线以北海域或上空活动。
在我2个军2批偷渡成功后,邓华司令即对下一步作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邓司令对杨迪说:“经过我军2批偷渡,敌人已加强了海岛北岸妁防御,也将空、海军都集中到琼州海峡上空与海上来了。如果再用小部队偷渡,我军会要遭受较大伤亡,甚至很难渡过去。我想集中2个军现有力量第3次就实行大举渡海登陆,从海峡正面直向海岛正面登陆进攻。我准备用两三天时间,到2个军指挥所和第一线师与军、师领导同志交换下一步怎么打,征求他们的意见。你也下去听听意见,然后,我们再好好研究。”
邓华司令又说:“下去后我走我的,你走你的。下面有些问题和意见,他们不好向我说,你到下面去,他们可能会对你说。这样能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和意见。”
第二天,邓华司令员到2个军及师去征求意见,并检查指导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杨迪每天用半天时间下部队了解情况,半天在指挥所掌握情况,晚上向邓华司令汇报。
邓华司令员与2个军的军师主要领导交换与征求意见后,即在作战室,听取我对情况的报告与分析。
邓华司令说:“我军两批偷渡登陆,加起来已上去一个多师的兵力了,这些已登陆上岛的团、营都是我2个军的主力,战斗力很强,他们支援与协助琼崖纵队,完全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薛岳不是傻瓜,他在国民党军中是一员有头脑的战将。面对岛上发生的新情况,他必然会停止‘围剿’,集中力量防御我军的大举登陆。”
邓华司令向杨迪发问道,“你了解2个军战役准备工作情况怎么样了?”
杨迪回答说:“2个军正积极加紧在进行大举登陆的准备工作。已经接近完成。自从您命令40军119师奇袭涠洲岛,缴获敌人300多艘大海船后,40军实施大举渡海的船只已经够了,为了防止敌人飞机的轰炸,这批船只大部分已集中在北海附近各港湾,一部分停在涠洲岛,韩先楚副司令(兼40军军长)准备在大举登陆时,装载119师的船队直接从那些港湾启航,到雷州半岛西南角集中。119师徐国夫师长对40军能大举渡海,真是立了大功。
43军的船只则没有征集得那么多,128师的船只已分散集中在东海岛、硇洲岛,随时可以集中到雷州半岛东南角启渡。129师的船只则分散到阳江一带沿海,较大的渔船不是很多,较小的船只多一些。127师搞到的船只,第二批偷渡部队大部分都用上了。43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直找到广州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各岛屿,也没有搞到像40军119师在涠洲岛搞到那么多的大海船。”
邓华司令说:“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40军119师在涠洲岛缴获300多艘大船,该军大举渡海的船只是够了,可是43军在东边沿海及各岛屿却找不到很多大渔船,就影响到43军不能集中像40军那样多的兵力,同时启航大举渡海登陆。”
邓华司令又问杨迪“后勤准备的情况怎么样?”
杨迪回答说:“自从四野后勤部陈沂政委他们来检查工作后,向2个军和我们了解了不少问题,他们直接向四野总部报告,随后即加强后勤的运输力量,各类物资、各种弹药和部队携带的干粮都已基本上可以满足渡海部队的需要。各部队在战斗中负伤后的自救用品还不够,我想上岛后,首先主要靠自救。这部分随身携带的自救用品要带足。还有野战医院的开设,要再加强一些,我已和后勤分部的领导同志研究了。他们说,保证几天后,就都可以准备完毕,分发到部队。如果能多有几天时间那么准备得就更充分些。”
邓华司令说:“后勤保障准备好了,我就放心了。决心也就好下了。”
杨迪接着说:“司令,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气象和水文情况,现在正是气象变化无常的季节,很难预测得准确,我们的气象‘专家’,经过3个月的实际锻炼,已相当内行了。对两三天内的气象、水文变化,预测得还比较准确,但也只有70%~80%的把握。4月20日是农历谷雨,谷雨以前还有可利用的风向,4月18日是琼州海峡涨大潮的高峰,黄昏时海峡北岸正是退潮,便于我船只随潮水退落时出港航行,速度会快一些。第2天拂晓海峡南岸,即海南岛北岸是涨潮,又便于我登陆船只顺涨潮水加速冲向海滩,有利于我军迅速登陆。特别是在大潮高峰前,即4月18日前,有3天的伏流时间,海峡海水较平稳。”
杨迪怕讲的太长邓司令听了会觉得太罗嗦,因为这些气象、水文情况,杨迪已向他汇报过几次了,就停了一下。
邓华司令站在地图边看着地图,说:“你怎么不讲了?我眼睛在看地图、耳朵在听你说情况,你讲的海潮情况很有价值,对我定下决心大有帮助,继续讲下去。”
杨迪接着说:“4月18日海峡大潮,大潮高峰前三天是伏流时期,这次伏流时期是从4月15至17日。伏流时期也称平潮时期,海峡中线南、北海水不同方向流向的流速甚小,海峡中线以南,海水东流少、西流多,这些情况,对我渡海船队较为有利,在航行中,即使风大,海水不向东流,也就可避免船只向东漂流到海口去,如果遇到停风,也便于我军划桨摇橹前进,控制航向,不使船只向东漂流。”
邓华司令听完杨迪的情况汇报后,点燃一支香烟,开始踱步,思索着。我知道这是他将要定下决心前,正在进行周密地思考。我站在一旁也在仔细地思考着,并等待着他的提问。屋子里只有我们两个人,显得特别的静。
邓华司令问道:“根据敌、我情况及气象情况,你认为我军什么时间实施大举渡海登陆是最好时机?”
杨迪回答说:“我和指挥所有关参谋人员进行了研究,根据我们了解与掌握的各方面情况,我们认为,小规模偷渡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了。我军实施大举登陆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我建议:抓住4月20日农历谷雨前的琼州海峡大潮高峰前的伏流期,以两个军主力实施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
邓华司令虽然早已心中有数,但仍然问道:“理由是什么?”
杨迪直言不讳地说:“据气象预测,4月20日谷雨前有东风或东北风可以利用,过了谷雨,风向就是东南风或南风多,很少有东北风了,海峡海水的流向也会发生变化。我军乘坐的是木帆船,主要是靠顺风或侧风的风力推动它航行前进,谷雨后,逆风行船,不能拉起船上的蓬帆,全靠人力划桨摇橹前进,速度很慢,容易遭受敌人海、空军的攻击,而且干部战士要划一个晚上的船,体力消耗很大,登陆后就要作战,对战斗力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我们错过4月20日农历谷雨前这次大潮与伏流期,那么我军还得等半个月,要等到5月上旬的大潮与伏流期。”
邓华司令听后微笑着点头。我猜想可能符合他的意图。
邓司令边吸烟边说:“我询问了两军船只情况,40军涠洲岛搞到300多条船只,而且是大海船,可以一次运载6个团渡海,而43军在东面没有能够搞到大批大船只,现在能赶上大潮前启航,只有运载2个团的船只,其它船只正在向半岛东南端航行中,沿海岛屿暗礁很多,他们的船只又小,航行速度很慢,他们会赶不上的。你说怎么办好?”
杨迪听后,知道邓司令都已经考虑成熟了,只是想听听我有什么建议,或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因此,我直接了当地说:“司令,刚才您讲了40军有6个团、43军有2个团可以在谷雨前实施登陆,2个军加起来8个团,相当于1个军,再加上岛上的先登陆的1个多师和琼崖纵队及地方武装的接应支援、是完全可以突破敌人海岸防御,登陆一定会成功。登陆后,如果敌人向我实施大规模反击作战,我军完全有能力与敌人展开作战。而且43军的后续部队作为第二梯队,随后即可登陆投入作战。”
邓司令听完杨迪的意见后,说:“你说的和我想的是一致的,我决心在谷雨前以2个军现有的兵力和船只,从雷州半岛南端,2个军同时启航,横渡琼州海峡,从海南岛北岸正面,西从临高角向东直至才芳岭,实行宽大正面的强行登陆。登陆地段的海滩、海岸情况你们已进行了反复调查、研究,琼崖纵队也派出侦察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侦察,发来了几次的详细电报,我还直接听了琼崖纵队偷渡过海来的干部的汇报。
也听了你们好几次的详细汇报,比如近海暗礁少,都是沙滩,海岸也不是很陡峭,便于船只利用涨潮冲向岸边,部队下船后,登陆上岸也较容易和快速一些,是比较理想的登陆地段。虽然离海口市近一些,但可以组织护航船队,专打敌人海军舰艇,保障我军主力船队登陆。这样直接渡过琼州毒峡,距离近多了,即使停风,一个夜晚划桨也是可划到的。”
停了一下,邓华司令说:“但是,这就要改变原来定的大举渡海工具以机器船为主的决定,而变为仍以木帆船为主。这个问题必须报告四野首长和中央军委批准。你即起草一份电报上报。”
1950年4月8日,邓华司令致电四野首长并报中央军委,建议:“组织六至七个团兵力,争取于谷雨前后,在花场和临高以北地区强行登陆。”4月9日,四野首长即迅速复电同意邓华的建议。
接收四野首长复电同意后,邓华司令极为高兴,对杨迪说:“这就好了。现在事不宜迟,要抓紧立即进行大举渡海的临战准备工作。你根据我们几次研究的情况和我的决心与部署,以及渡海航行过程中和强行登陆作战的部署;登陆成功后,向敌防御纵深发展进攻的作战任务区分等问题,起草一份作战命令,并标在地图上给我,以便于我认真仔细地研究。我准备找2个军的主要领导同志来指挥所开次作战会议。你说什么时间开会好?”
杨迪立即回答说:“作战命令今日我就起草好并标好图,交您审阅。作战会议最好是4月10日就召开,以争取时间使2个军加速进入临战准备。”
邓华司令说:“好,定于明日(10日)上午8时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确定:2个军军长、政委和副军长。你下通知吧!”
“上午8时开会,43军的领导同志在湛江,怕他们赶不到。”我回答说。
邓司令说:“这你不要替他们担心,他们会有办法的。43军同志可以今晚(9日)到127师师部。就这样定了。”
杨迪心想司令比我想的还周详,就说:“我们指挥所只能管他们一顿午饭,人多管几顿饭,管不起。”
邓司令没有说什么,笑了。
杨迪提出应该请炮兵团和高射炮兵团团长、政委参加会议,以便他们好掩护船只的集结与启渡场的安全,邓华司令表示同意。
杨迪立即到作战值班室要值班参谋用电话向40军、43军传达召开作战会议及参加会议的人员。返回到司令员那儿时,杨迪看邓司令还在看着地图,思考着问题。他听到杨迪的脚步声,即问道:“杨迪,我想听听你对那一天启航渡海的意见。”
杨迪说;“伏流期是4月15日至17日,这三天内渡海登陆最为有利。杨迪建议:4月15日拂晓前渡海部队进入启渡场,一切准备完毕,等待天老爷起风助一臂之力,我军可定于4月16日黄昏雷州半岛南端退潮时启渡,17日拂晓前趁海南岛北岸涨潮时登陆。”
邓司令听后,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没有说什么。
邓华司令员大举渡海登陆的决心,就是在听取了2个军和师的领导同志的意见,并与我们前指不断研究商讨中,形成和定下的。
1950年4月10日,兵团前指在雷州半岛徐闻县东南赤坎村召开作战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第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兼参谋长解沛然(即解方),43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池明、副军长龙书金。还有加榴炮兵团和高射炮兵团团长、政委,杨迪作为前指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邓华司令员主持。他说:“今天的作战会议只研究一个议题。就是实施大举渡海登陆海南岛的问题。首先由杨迪把最近兵团指挥所了解与分析的情况先汇报,根据这些情况,大家研究讨论如何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决定这个问题。”
随即杨迪指着地图,汇报了海南岛上的敌、我情况,我军第二批偷渡成功后,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师,震惊了敌人。破坏了薛岳的所谓先消灭‘内共’,再歼灭‘外共’的守岛计划,迫使他停止‘围剿’琼崖纵队,使‘围剿’部队转向加强海岸防御。敌人现在的防守重点是海南岛北岸正面,部署了第62军3个师和军官教导师、暂编第13师、保安第1、第2旅,共约7个师的兵力,负责防守木栏头至林诗港地段;在海南岛西部林诗港至林头湾地段部署了第64军、第4军共6个师的兵力‘在海南岛东部木栏头港至鸟石港地段部署了第32军4个师的兵力。
在海南岛南部以榆林港,三亚为中心,部署了第63军3个师的兵力。薛岳的防卫总司令部掌握5个半师的机动兵力,部署在海口市及其以南地区,随时可以支持第一线防守部队作战。敌人的空军全部集中在琼州海峡上空飞行,但不敢过中线,怕我军高射炮兵射击,敌人海军第3舰队全部战斗舰艇加强了对琼州海峡的巡逻,但遭我2个军木帆船几次打击后,本来战斗力很弱的敌海军舰艇,对我木帆船的进攻很惧怕了。
杨迪接着说:两个军的首长都在,对2个军的准备情况,我再汇报就是多余的哕嗦了。冯白驹同志来电报说,海南岛上的琼崖纵队及党组织和人民群众,都已全面动员起来,作好了各种准备,迎接解放军早日大举渡海登陆,早日解放海南岛。特别是他们已向我大举登陆地段,临高、澄迈地区加强了接应大军登陆的准备工作,琼崖纵队全部兵力已向我军登陆方向靠近。
杨迪还将4月20日农历谷雨前后的气象情况,及琼州海峡的海文情况、涨潮、落潮及伏流期等情况,作了较详细的汇报。只是没有讲出对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具体时日的意见。杨迪想,自己只是汇报情况,在这次作战会议上,大举渡海登陆的时间,是邓华司令员宣布决心的主要内容之一。
最后我将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的情况,简要地向2个军的领导同志作了汇报。
杨迪说: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渡海登陆战役的后勤准备工作,在任务非常紧迫、非常繁重、复杂和艰巨,又是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第15兵团的后勤机构很小,要执行渡海战备的后勤保障是很困难的。为了便于各方面联络和筹集、调度各种所需物资、器材等工作。基本上是四野按照设后勤分部的方式与特点,在四野总后勤部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广州设立了后勤分部,统一调度指挥,在湛江、海康、徐闻和钦州、北海等地设立了兵站,野战医院。2个军的部队分布在雷州半岛千里沿海,没有铁路,仅依靠汽车、大车和船舶,在敌空军的威胁下,千里迢迢组织运输,完成了万吨物资、器材、粮食、弹药等的输送,并转运分发到部队,保障了10万大军的海上训练和渡海登陆作战的需要。还要提到的,就是跟随2个军进关(注:山海关)、南下的支前后勤运输队和担架队的东北民工,他们是没有穿军衣的战士,他们都作好了渡海支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战役准备阶段后勤保障工作的效率是很高的,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任务。
邓华司令说:“杨迪将情况作了简要明确的介绍,根据这些情况,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扬军事民主。”
会议开得相当热烈,各军领导积极地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说:“我认为:
第一,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了,再不需要搞小规模偷渡,岛上的敌人已停止了向琼崖纵队的‘围剿’,集中全力来加置,海岸防御,小规模偷渡已经不可能了;
第二、我2个军,都已经有2次渡海登陆的实践经验教训,我们已初步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并在部队中进行了教育并在海上进行了训练;
第三、我们2个军都有打敌人海军舰艇的经验,都改装了几十艘机帆船,船上装上炮,敌人的舰艇也惧怕我军的土炮船,‘我军渡海的护航问题也就基本上解决了;
第四、刚才杨迪讲的不要错过4月20日谷雨前的海峡大潮高峰前的伏流期的最有利时间,这点非常重要,错过了这次时间,就要到5月份了,那困难更多。特别是现在渡海部队都已经准备好了,干部战士情绪特别高涨,我们要趁热打铁,如果等的时间太长,这股热劲儿的情绪就可能要凉了,这股高涨的求战情绪就是强大的战斗力。因此,我认为在谷雨前,海峡大潮前的伏流时期,实行大举渡海登陆是最有利的。”
解沛然(解方)副军长也发言支持韩先楚副司令的意见,并补充说;“我们40军参加大举登陆,可以集中6个团的兵力,加上已先渡海的两批部队,我们40军基本上都渡海了,这次我们与老大哥部队43军并肩同时渡海,我们都有土炮船,专打敌军舰艇,敌人的海军在海上是拦阻不了我军这股强大的船队力量的。登陆时,我们还有岛上的琼崖纵队及先渡海的部队接应,形成了对守岛的敌人两面夹击之势。”
43军军长李作鹏说:“我也认为大举渡海登陆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有利的季节和有利的天上、海上的气象条件。但是我们43军有些具体困难,因为我军在雷州半岛东部沿海和湛江以东沿海和岛屿,搞到的渡海的船只,多数是较小一些船只,大渔船搞得少一些。现在已到雷州半岛东南沿海的只有128师2个团兵力的船只,129师正从阳江向雷州半岛航行中,他们最快需要在4月21日才能到达预定启渡场,如果在4月20日前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o我们军只有2个团可以参加,如果能推迟2天启航,我们军也可以达到6个团的兵力。”
43军张池明政委也表示了与李作鹏军长类似的意见。但他说:“我们还是从兵团的全局出发,利用最有利的气象时间,在谷雨前实施大举登陆,我军只能2个团参加就参加2个团。我们命令129师等部队加速向雷州半岛航行,力争在大举渡海部队之后,接着就不停地渡海,赶上先登陆部队向纵深发展进攻。”
龙书金副军长没有什么新的意见就没说什么。
邓华司令员听完2个军的主要领导同志发言后,即站起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坚定地说:“你们都把各自军的情况与意见都讲了,杨迪把整个情况作了汇报。根据现在各方面的情况,我不准备等了,时机也不允许我们等了。”
“我决心:在4月18日大潮高峰前的伏流时期,即4月15日至17日之间,以40军6个团、43军2个团,并肩从海峡正面实施大举渡海强行登陆作战。具体部署是:
一、大举渡海登陆之40军6个团,43军2个团,务必于本(4)月14日拂晓以前准备完毕,待机启渡,在15日至17日黄昏伏流时期,实行强渡。
二、2个军启渡点以雷州半岛南端鲤鱼港为分界线,以西属40军,以东属43军。船队航行到海南岛正面北岸登陆,登陆海岸以马袅港为分界线,以西属40军,以东属43军。
三、岛上接应部队,由2个军根据各自任务,自行令已在岛上的部队接应配合。琼崖纵队第1总队配合岛上118师行动,并以一部积极在儋县、长坡地区活动。第3总队配合岛上的127师行动,牵制与迷惑敌人。第5总队主力(2个团)应向海南岛西部海头地区积极活动,牵制与阻击敌北援或向榆林方向逃窜。
2个军并肩强行登陆成功后的作战任务与行动步骤,现作个—大略规定:两军登陆后,应乘敌人混乱之际,迅速展开歼灭海岸防守的敌人,以求得扩大登陆场,保证登陆部队能迅速占领上岸后的滩头阵地和登陆场,站稳脚和保证两军后续部队于短时间内迅速渡海登陆;并要迅速打开一条走廊,以利于两军登陆部队站稳脚后,即可向纵深发展进攻。
岛上接应部队,由两军直接指挥。琼崖纵队第1总队,配合116师,并以一部进至儋县长坡地区活动,第3总队,配合127师行动;另以1个团及琼北独立团,进至海口市东南地区破路,幂5总队主力,进至儋县、昌江之间,向海头地区活动,以牵制迷惑敌人。
登陆成功后,向纵深发展进攻的部署是:40军应以一部向临高急进,包围临高县城之敌,并以1个师向加来市急进,包围敌64军军部,另以1个团向那大市前进,牵制该方向之敌,以保障军主力的侧翼安全。43军应速向澄迈急进,包围敌62军军部,以分割包围敌指挥机关,吸引敌人来增援,求得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两军将以上敌人歼灭后,40军以1个团配合琼崖纵队第5总队主力,向儋县前进,截断敌人退路,43军、40军主力则向海口市攻击前进。”
邓华司令最后说:“两军启渡时间预定是16日至17日黄昏这2天内。具体启渡时间,待当时气象条件,再最后下达启渡命令。”
邓华司令员最后说:“两军渡海登陆成功后,即令土炮船掩护没有被损坏的船只,迅速反航,接运后续部队与后勤医疗等保障队伍渡过海去。”
会议结束后,我立即将邓华司令员的决心与部署写成电报,经邓华司令审阅后,即向40军、43军和琼崖纵队下达,并同时上报四野总部、中央军委和兵团赖(传珠)、洪(学智)并转报叶剑英同志。
两军强行登陆对这次大举渡海登陆作战,当时称第3批渡海登陆作战。
在召开作战会议以后,2个军准备渡海的部队,都在紧张地准备,我们兵团指挥所也是处于紧张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兵团前指的主要工作:一是严密地注视着岛上敌情的变化,二是密切地集中注意了解、掌握与研究气象水文的变化;三是了解2个军到达启渡场后,临战准备工作一项一项地落实情况,帮助解决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军渡海登陆作战,与现代登陆作战,还有一个特殊不同的特点。就是由于没有海、空军支援作战,又没有登陆舰艇,没有力量去夺取港口,没有条件,将作战物资随登陆部队之后,迅速运送过海去,也就不需要去夺取港口。部队登陆后,所需要的补充,只有取之于敌人,所以我们常说:蒋介石是我军的运输大队长。
关于启渡场的选择,当时是从三个主要方面考虑和组织实施的。一是启渡场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与登陆地段保持相适应的角度,以便于利用风向和海水的流向,同时与登陆地段之间的海上距离要尽可能短一些,以求航程在一个夜晚可以到达;二是启渡场不仅要能容纳较多船只,且要不受潮汐涨落过大的影响,以便船队可以同时启航;三是便于防空,又能避浪。有的自然条件不具备,在战役准备过程中,各部队都抓紧进行了人工改造。
乘载部队的船只,向启渡场集结时遇到的困难很多,兵团前指和2个军指挥所都要求各师、团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计划,远航程船只的集结,在航线上沿途都设船只指挥站,派出得力干部和熟悉海情领航人员,并要规定可靠的联络信号。凡是这样做了的,集结得就好,没有这样做或做得不够的,就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大举渡海前,2个军船只和部队的集结过程中,40军119师组织得最好,从北海沿海港湾启航,航行250公里,只损坏一只船,按时到达了指定启渡港口,该军120师358团由北海向灯楼角集结,在航行途中遇到风浪,有9只船走错了方向,除只有1只船登陆海南岛,其余有1只船登陆时触礁、2只船被敌舰击沉,3只船被俘、2只船下落不明,共损失400名同志。43军128师由湛江向海安以东三塘港集结时,由于组织不严,有只船触礁沉没,淹死团政委王奇同志等多人。
船只到达启渡场后,根据任务区分进行停泊。船只按形状、大小、船工的素质等因素进行了调整,为使一个船队的航速大致相;等,规定了最低以营为单位调整一致。各团、营、连都进行了战斗编队,为便于单船独立作战,每只船又进行了单船战斗编组,定出渡海航行作战计划,并将计划传达到全船所有指战员和船工,每人都熟记。编队、编组后,即进行了战前战斗动员,要求所有人员在启渡后,必须明确、坚定地树立有进无退、勇往直前的思想。分别召开了各种人员会议(包括领航的、掌握气象的、打军舰的人员、以及舵手、船工等),根据作战任务,研究具体战术、技术问题。准备时间充裕的,还以师、团为单位进行了启渡演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在启渡前还组织了领航人员进行试航,侦察预定航线上的情况,进一步测定风向、海水流速对航行的影响,使领航员做到了心中有数。
一切准备就绪,启渡前等风、等流和就风、就流,就成为最后下达启渡决心的唯一根据。等风就潮,必须要有最大的耐心。测到有好风征候,部队即登船待机。因此,每次启渡都要求主要指挥员要亲临现场,亲自了解掌握风向流向,以便及时下达启渡命令。
为了加强启渡场的组织指挥,各军还开设了启渡港口指挥所。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具体区分各船队的启渡位置;组织启渡场对海、对空的作战掩护;组织各种通信保障;监督各部队对启渡命令的执行情况;保持与航渡部队启渡后的无线电联络,及时获得海上航行情况的报告。
二、邓华司令员下达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启渡命令
邓华司令员下达了实施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命令后,要求2个军参战部队务必于4月14日拂晓前,完成渡海的一切准备工作。具体启航时间,则根据海峡潮汐、风向、海水流向是否对我航行有利而定。这时,兵团前指的工作极为紧张。一方面组织人员到2个军主要启渡场去最后了解、检查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一方面与气象水文组的同志研究分析气象情况,选择启渡与登陆的最佳时间,一直观察研究到15日,最后我们认定:16日黄昏是雷州半岛晚潮高峰后退潮时节,这时启渡,船只可随着退潮而增加航速,迅速驶离港口,17日拂晓前,海南岛北岸开始涨早潮,船只可随着涨潮的潮水而加速抵近海滩、海岸,有利于登陆,晚间风向为东北风(偏东)、海水顺流,又正是伏流时期(平流),海水流速缓慢,有利于我军航渡。
邓华司令员在繁忙中,每天晚上都抽出时间,亲自参加气象水文的研究。
4月15日,我们将研究的情况和意见,向邓华司令员作了详细的汇报。
邓华司令略为思考后,当即果断地决定:命令40军和43军参加第3批渡海8个团的部队,于4月16日19时启航渡海,于4月17日拂晓前大举登陆海南岛。
杨迪立即用电话和电报下达和上报了邓华司令员的决心。
后来的实践证明,根据当时的条件,以木帆船为主,抓住有利的季节风向,提早大举渡海登陆作战的决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完全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人们经过实践,能够得出与客观情况相符合的正确的判断与认识,这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邓华司令员对这个我军还没有先例的大兵团乘木帆船渡海登陆作战,战役决心的下定,正是经过了一个了解情况、不断加深对客观规律认识和主观上深思熟虑的过程。
发出启渡命令后,我想到启渡场去了解启渡情况,并对40军、43军的领导同志说一声“在海南岛上见。”于是向邓华司令请示。
邓华司令说:“你爱往前线部队去,这是好的,但现在你去跑也跑不过来了,2个军都是在同一时间启航,你去那个军?天已黄昏,他们都已登船了。我们是兵团指挥所,启渡前只有依靠电话,启渡后只有依靠电台和报话机来了解情况和指挥作战了。你就老老实实地和我坐在作战室吧。现在再去部队跑什么也来不及了。”
为了保持顺畅的通信联络,使兵团前指随时能掌握情况,便于邓华司令能根据新的情况迅速下达新的作战命令。在临战准备时,杨迪召集了2个军、师通信科长开了会,要求军、师、团、营所配备携带的电台、报话机,一定要接受上两次偷渡的经验教训。在登陆时千万要注意保护电台和机要人员及机器的安全,不要使机器进水湿了,尽最大可能不要使报务员、译电员负伤或牺牲。告诉他们兵团前指电台队长杨雨田,已将他所带电台,包括备份电台,在部队启航后,全部开机收听各军、师发来的信号,暗语或电报,也请军、师指挥所电台等收到兵团前指的回答后,再折线前进。
做好兵团指挥所的具体工作,这是我份内的事。我想部队启航后,邓华司令最担心的是不要使2个军8个团的渡海船队,变成脱缰之蛟龙,使他掌握不住,无法实施指挥,为了使他放心,就简要地汇报了渡海中的通信联络网的组织。
邓司令听后没说什么,从他的神情看,他放心了。
杨迪即跑到电台,对杨雨田同志说:“小杨,你是兵团最好的电台队长,现在正是考验你们的时候,看到底能不能过硬。请你们一定要集中精力收听好2个军指挥所和各师电台、无线电话发出的信号,一个也不能漏掉,确保渡海部队与兵团指挥所无线通信的畅通。”
杨雨田同志说:“杨科长,请你放心,我敢保证只要是2个军及各师发出的信号,一次也不会漏掉,一条暗语,一份电报我们都会收到,收到后,立即送给你。”
杨迪说:“我相信你的工作责任心与服务技术,因为这是关键时刻,所以提醒你和电台的同志们注意。”
渡海部队启渡时间还有几小时,邓华司令员和杨迪在作战室等待着。这时,杨迪已将作战值班室也搬到了邓司令办公的堂屋,值班参谋守着电话机,其他参谋们则都在厢房作战值班室,有条不紊地、紧张地各司其职,气象组的同志则专心地了解天上、海上的气象变化情况,随时向我报告。
整个兵团指挥所都处于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状态,我们等待着收到航渡中的任何信息和气象组对气象的报告。
启渡、海上编队航行,打破敌人的海上封锁
4月16日17时,第40军由第12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韩先楚同志、副军长解沛然(解方)同志,军政治部主任李伯秋同志率领指挥所,指挥119师全师、118师353团2个营、354团和120师358团,共6个团;第43军由副军长龙书金同志率军指挥所,指挥128师382团、383团(欠1个营)、384团1个营,共2个团,两军总共8个团,指战员25668名,分乘木帆船和机帆船500余艘,于雷州半岛南端集结的各港,湾准时启渡。
船队启渡后,前半夜航行尚顺利,但航行至琼州海峡中线后,风力逐渐减弱。即17日零时许,兵团指挥所同时收到40军与43军渡海指挥所发出来的几条电报暗语:
“已过中线,风停止,各船落帆,划桨摇橹航行前进。”
“发现敌舰艇向我船队逼近,企图拦阻我军船队前进。”
“我护航船,已向敌舰艇靠近射击。”
“我主力船队冒着敌人舰艇的炮火,继续摇橹划桨前进。”
杨迪立即将2个军发来的这些暗语,迅速读给邓华司令员听。
邓华司令听后对杨迪说:“立即给2个军前指发出一条暗语,命令他们不顾一切,坚决按预定计划航行前进,同时,命令2个军的护舰船队,坚决勇敢地冲向敌军舰艇、包围、扭打敌舰艇,保证主力船队航行。”
杨迪与参谋们立即将暗语写好,送往电台发出。
这时,邓华司令员和兵团指挥所的同志们精神极为振奋。邓司令点燃一支烟,开始在地图前看着、走着。
4月17日凌晨2时,我们又接收到2个军发出的暗语:
“我们已看到海岸了,正奋力向海滩冲击。”
“近海水浅,敌舰艇不敢驶近,在近海外,向我射击。”
“我先锋突击船队,不顾敌人的射击,已开始迅猛地冲向海滩。”
不久,又收到暗语:
“我突击船队部队已下船涉水强行登陆。”
“我们正指挥各船队冲向海滩,迅速登陆。”
“17日3时我突击船队已登陆成功。”
“我们即将下船涉水登陆,暂停联络有何指示?”
邓华司令员听我念后说:“命令他们不顾一切勇猛地登陆,迅速占领登陆场。登陆后,迅速向兵团指挥所报告。”
杨迪要参谋迅速将命令翻译成暗语发出。并建议立即给琼崖纵队发电报通知他们,登陆成功,令他们全力以赴,接应和配合大军登陆作战。”
邓华司令说:“好,你赶快写电报发出。”
在海上编队航行中,为了对付敌人海军舰艇的拦阻攻击和船队接近登陆地段后,能全部同时迅速登陆,我军渡海采取了横宽纵短的队形。火器分散配置到各船,使各船都可以有火力打敌军舰艇,各船都有登陆的突击能力。只要船只接近海滩,就不必等待,迅速自行登陆抢占滩头和向海岸进攻,先登陆的占领了滩头、海岸就可以掩护后续部队登陆。这是因为我军既没有海、空军事先摧毁敌人的海岸防御体系,也没有海、空军以炮火来掩护登陆,只有靠各船接近海滩、海岸后自行突然、迅速登陆进攻,如果等待兄弟船只,必将被敌人发现,遭到海岸上敌人炮兵与守备步兵火力的射击,遭受伤亡。这是在当时条件下,我军渡海作战,别无其他选择的选择。
在渡海航行中,我军没有海、空军护航,以保障渡海登陆部队在航行中的安全。我们只有依靠陆军自己的火力护航,而且由于我军只有木帆船和少数的机帆船,这些落后的船只,排水量很小,还不能乘载陆军的大口径火炮,只能装上37毫米口径的战防炮(即防坦克炮)和迫击炮,还要用沙袋来固定。
这些炮射击距离有限,而且在海水的波涛中不能固定瞄准射击,对敌军舰艇也只能像步兵一样实行近战,进行抵近射击,才能命中目标。因此,在渡海作战准备过程中,兵团前指和2个军,师的有关同志们特别研究了在海上航行中,如何打击敌人海军舰艇的各种各样的战术与技术,并在海上进行了专门的讥练,比如:如何从几个方向去包围敌舰艇,如何勇猛地冲向敌舰艇炮火射击的死角内,使敌人火力发挥不出效力,而我则可抵近射击,使我炮火和步兵武器,手榴弹、炸药包发挥效力,以及如何在海浪波涛中进行瞄准射击等等。我军的土炮船经过反复认真地琢磨与极为艰苦的训练,悟出了、摸索出了在风浪中准确射击的方法,终于训练成为一支勇敢的有战斗力的护航船队。
为了保证我军船队在航行中的安全,组织了对敌军舰艇采取多层次的打法。
第1层,以机帆船上装载的火炮组成护航队,按3艘土炮船打1艘敌舰艇进行编队。因为敌军舰艇是从海口方向驶来的,即我渡海船队的左翼。因此,第43军的护航船队,在主力船队的左前方及左侧航行,第40军的护航船队,则在主力船队的前方及右后侧航行。遇到敌舰艇后,即从正面和两侧向敌军舰艇靠近攻击,与其“扭打”,只求将敌舰艇打跑,掩护我主力船队航行。
第2层,为直接护航船队,以木帆船或机帆船装上轻火炮和机关炮、重机枪,配置在主力船队侧翼,易受敌舰艇威胁的方向上,以弥补我护航船队的不足。当敌舰艇接近我航行的船队时,即坚决开火阻击,以掩护我主力船队前进。
第3层,是各船都有打敌舰艇的火力装备,航行中那只船碰到敌舰艇,那只船就打。并规定有联络信号和射击纪律,以免误击自己的船只。特别是严格禁止敌舰艇东来,我军船只就西躲;敌舰艇西来,我军船只就东躲,兵团前指严格规定不准躲,只能扭住敌舰艇打,以避免搞乱整个船队航行队形,搞错方向,甚至发生船碰船的危险。
在航行中,企图阻挠登陆船队的敌舰艇在我护航船队的炮火和自动火器的猛烈射击下,非常害怕,避开我正面绕到我军船队的侧后攻击,企图打乱我航行队形。我即以在右侧后的护航船队与其纠缠,主力船队不顾敌舰的攻击,坚决划桨摇橹前进。经过彻夜海战,我军胜利地冲破了敌人的海上封锁。我护航船队不仅掩护了我主力横渡海峡,而且还击沉敌舰一艘,击伤敌舰二艘。特别是40军炮兵主任黄宇同志在掩护渡海后的船只返航时,与敌旗舰“太平”号相遇,与敌舰展开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将这只1000吨以上的军舰,击成重伤,并击毙了敌海军第3舰队司令王恩华中将。黄宇同志战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三、船队接近敌岸,各船突击登陆,实施宽大正面登陆突破作战
我2个军渡海部队经过与敌舰彻夜海战,突破了敌人的海上封锁后,两军船队迅速检查了航向,保持向预定登陆地段航行前进,接近敌岸,各船准备突击登陆,迅速占领和扩大滩头阵地与登陆场,实施宽大正面登陆突破作战。
邓华司令员和我们兵团前指的同志们整夜守候在岗位上,密切地注视着情况的发展。当收到我渡海兵团已接近登陆地段的暗语后,极为振奋。4月17日3时过后不久,又陆续收到2个军指挥所发来的暗语:
“我军突击船队已于3时,开始向预定登陆地段登陆。”
“登陆部队已下船向滩头冲击前进。战斗激烈。”
17日4时,又收到2个军发来的暗语。
“我突击船队已占领滩头阵地,正向海岸守敌冲击。敌向我猛烈射击。”
“我指挥所正准备下船登陆、暂停联络。”
杨迪向邓华司令读了这几条暗语后,说:“2个军指挥所来不及等待收听兵团前指的暗语指示,就关机登陆了,看来登陆顺利。”
邓华司令吸着烟,没有说什么,干咳了一、二声,又走向地图。和我们一样抱着兴奋喜悦的心情在等待着2个军登陆后的胜利报告。
4月17日7时许,收到2个军前指登陆后的暗语报告。
40军前指发来暗语:“我军6个团全部于(17日)6时许在临高角、博铺港地段登陆成功,正指挥部队向纵深进攻,扩大登陆场。”
43军前指亦同时发来暗语:“我军已于(17日)7时,全部于玉包港、才芳岭地段登陆成功。”“登陆后,我军猛攻守敌,歼敌1200余人,建立了滩头阵地。”
邓华司令员命令2个军登陆部队,不停顿地向敌纵深发展进攻邓华司令员听到这些电报暗语报告后,出了一口大气,说:“我军第三批大举渡海登陆成功了,我的心也就放下来了。杨迪,赶快给40军、43军前指发报,命令他们迅速扩大登陆场,以一部分兵力准备迎击敌人的反扑,主力应不停顿地向纵深发展进攻。指向敌人海岸防守指挥部所在地,打破敌人的反扑计划。”
兵团前指与2个军的无线电电波,在琼州海峡上空频繁地传送着各种报告、请示和指示、命令。
我立即起草电报,将大举渡海登陆成功的情况,报告四野总部、中央军委和广州兵团部赖、洪并转报叶剑英同志。
2个军登陆部队,遵照邓华司令员的命令,登陆成功后,立即向海岸浅近纵深发展进攻。
兵团前指陆续接收到40军前指的电报报告:
40军登陆的6个团(119师全部、118师2个团、120师1个团)于临高角、博铺港一带登陆后,即迅速突破敌人64军131师2个团的防御。岛上接应的琼崖纵队第1总队和118师4个营,亦于17日拂晓前,攻占了临高县城以西制高点,有力地配合了我登陆部队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当我登陆部队于当日(17日)晚,进到临高东西一带时,即与接应部队胜利会师,并迅速包围了临高县城。
当40军报告包围临高县城后,当晚(17日)24时,兵团前指收到四野总部的电报,通报守敌第6今军已令临高县城之敌撤退了。我们立即将这个新的情况转告40军指挥所。40军收到变化了的情况后,立即向临高城发起进攻,果然敌人已于我军到达之前向南撤退了。40军即向纵深发展猛烈进攻。
4月19日拂晓,118师包围美台市守敌156师师部和466团,与敌人激战至午12时,将敌大部歼灭。119师奔袭加来市守敌64军军部,于19日早7时到达加来市,敌人已逃窜,我军即展开追击,歼灭敌人一部。至4月19日,即登陆后的第3天早晨,40军已将守备海岸的敌64军防御体系完全打乱了,控制了临高、美台、加来一带广大地区;不仅巩固了登陆场,而且向海南岛纵深发展进攻,扩大了登陆场,在海南岛上牢牢地站稳了脚。
兵团前指陆续接收到43军前指的电报报告:
4月17日拂晓,43军2个团,在雷公岛、玉包港、才芳岭地段登陆成功后,即迅速向纵深发展进攻,进至理善、上下道岭、桥头市地区,歼灭敌人64军131师393团全部,并在雷公岛击落向我低空扫射的敌人飞机1架。该军于当日(17日)夜,进至花场港以南之文生村、傅才地区,与岛上接应我军登陆的琼崖纵队和先期渡海登陆上岛的127师(1个加强团)、128师(1个加强营)胜利会师。4月18日拂晓,敌增援部队第62军2个团和暂编13师2个团,由福山市向我军进攻与我先上岛的127师加强团和128师383团加强营,展开了激战,激战至当日(18日)黄昏,进犯之敌被我军击溃,我军乘胜攻入福山市内,将进攻之敌大部歼灭,并击毙敌62军参谋长温轰。当晚(18日),43军进至福山市及其东南地区集结,不仅巩固了登陆场,而且向纵深发展了进攻,扩大了登陆场,已使我登陆部队立于不败之地了。
兵团前指不断地收到40军、43军的战况报告,对照地图,我登陆部队已向海南岛纵深前进有20公里至30公里了。并分别与琼崖纵队和前两批登陆部队胜利会师。这样我3批渡海登陆部队共约33000余名,加上岛上琼崖纵队15000余名,两股力量相加等于48000余名。我们已经达到了毛泽东主席要求的,渡过四至五万人不依靠后援,独立作战,我军已经形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完全可以向守岛之敌,展开大举进攻了。
邓华司令员“决心乘敌向我进攻之机,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围歼战,消灭敌人主力,以便迅速夺取海口。”
面对登陆顺利的形势,邓华司令员坚定地对杨迪说:“现在我们已经不是考虑巩固与扩大登陆场的问题了。而是要毫不犹豫地抓住战机,向岛上敌人展开进攻。我决心集中岛上我军的全部力量,乘薛岳向我进攻之机,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围歼战,消灭敌人主力,迅速夺取海口市,我军能迅速攻占海口市,就使整个守岛敌人会全线动摇,整个海岛的防御也会崩溃。”
杨迪说:“司令的决心是完全正确的。我军渡海登陆兵团,不仅数量上已达33000人,而且登陆的部队都是2个军的主力师、团,这就形成了一个铁拳头,在琼崖纵队的有力配合下,展开一个大规模的围歼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薛岳统率的10万军队,是被我军在大陆打得大败,逃到海南岛的残兵败将,我军这次大举登陆成功,敌人一触即溃。我军已从气势上,战斗力上都压倒了敌人。”
杨迪接着说:“如果薛岳将他的战役预备队5个半师都用上来,那么,我军的围歼战,就可能发展成为敌我两军的决战。我军加速攻占海南岛全岛,可能就在此一举了。”
邓华司令分析说:“我先采取展开大规模的围歼战,就是要吸引薛岳大规模的来增援。他还不一定知道我军这次到底渡海登陆有多大的兵力。薛岳一贯是善于集中兵力作战的。这次我以43军3个半团的兵力去迎击反扑之敌,并将敌包围,敌人以为我登陆部队就这么多,薛岳一定会使用他全部的战役预备队都上来,妄图消灭我军。我准备待薛岳的机动兵力全部出动,即令40军迅速与43军靠拢,从外围截断敌增援部队的退路与43军协同作战,这时就由围歼战转变为与敌人决战。我的决战计划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围歼战,调动敌人全力支援,然后实施第二步,集中40军、43军及琼崖纵队,与敌决战,一举解决海南岛问题。”
邓华司令接着说:“现在薛岳必须要保住海口市,他失掉了海口,就等于失掉了整个海南岛。现在还不知道薛岳是以向我进攻,来阻止我军向海口进攻,还是集中力量防守海口。因此,你一方面要注意掌握2个军从战场上发来的情况电报,更重要的是注意四野总部的敌情通报。了解掌握蒋介石的意图和薛岳的战役动态,还是要靠总部情报部破译蒋介石与薛岳以及薛岳向各军下达的电报命令。”
杨迪回答道:“一定及时掌握情况,迅速向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