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上元初年,安史之乱还未最终平息,千里荒野,少有人烟。这一天,在通往北方的路上,出现三个黑点,随着走近,黑点原来是三个旅人。

这三个人中为首的叫王乙,是个佛家信徒。他与两个弟子前往北河。具体干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所谓北河,在今内蒙古一带,即阴山之西,黄河东段的河套地区。只说该日,他们一路行来,至于大河,王乙等人寻觅渡船。此时,芦苇摇荡,天色阴沉,正在他们感到茫然之际,见有一艘渡船从远处而来。

渡船靠岸后,船夫道:“大雨将至,四野茫茫,我这船可助君渡河。”

王乙上得前去,问:“价钱如何?”

船夫道:“我也正要过河,刚行至一半,见诸位在河边了望,故返回相接,所以不计价钱。”

王乙微思片刻,心里盘算,这世间哪有如此好事?而且眼下正值战乱,路途多凶险,于是把二弟子拉到身边,转身低语:“此人居然不计价钱,会不会是诱我等上船,而欲图财害命?”

船夫见他们犹疑,于是大声说:“即使渡船要钱,这钱也仅仅是为了上些酒肉,以供给客人;您是长者,又如何为了价钱而阻隔您在大河对面呢?还是上来吧!”

王乙的弟子听后,对师父说:“应该没事,莫再多疑,还是上船吧!”

王乙见这大河中也只有此船,而且暮色降临,大雨在即,只好上去。上船后才发现,这船的确不小,而且上面还有几个船夫。他们见三人上船后,面无表情,只顾开船。船仓较大,竟还有其他两个旅客。行至河中,那个船夫道:“如我刚才所说,我这船上卖酒肉给客人,你们需要吗?”

王乙的弟子遂买了些酒肉,邀船夫共饮。席间,船夫频频举杯敬王乙。这时已渐渐入夜,在喝酒时,王乙似乎听到半空中有人说话:“不要喝那酒。”王乙大惊,酒虽入口者,但又将其偷偷吐出。再看他的二弟子,很快就已醉去了。

夜已深,残烛将灭,船至河心,起风了。

王乙三人加上另外两个旅客,于仓中睡觉,他人鼾声如雷,独有王乙难以安眠。他感到危险即将来临。无奈中,他默默念起《如意轮咒》。作为佛家信徒,这些年他一直坚持念此咒,因为按照典籍所说,此咒可避刀兵。

果然,半夜过后,王乙见船夫手持利斧,从水仓暗道中露出脑袋,随后窜了上来,还不等王乙的两个弟子和另外两个旅客反应过来,就砍掉了他们的头,血溅船仓!随后,那目露凶光的船夫举起斧头,欲杀王乙,后者自知难以反抗,于是闭眼受死。这在这时,仓中的蜡烛突然灭了。王乙感到自己被砍了三斧。却说这船仓背后有一小门,早就钉死,但此时忽开,有二人进来,扶起王乙,从小门逃出,潜入水中。水深气寒,但很快,那二人就将王乙托举至岸边。这时候,王乙发现自己浑身是血,奇怪的是,一点都不疼痛。他一路狂奔十多里,终于看到路边有一茅屋,大声道:“我被贼人劫了,望相救!”茅屋中伸出一只手,把王乙拉进去。

再后来,王乙报告了官府,转天一早,捕快在其带领下,来到他上岸处。眼前的情景让王乙睁大眼睛:因为他看到,河岸距水面高达数十丈!如此说来,昨晚他是怎么从河里上岸的呢?难道是借助于神力?

王乙者,自少恒持《如意轮咒》。上元初,徒侣三人将适北河,有船夫求载乙等,不甚论钱直,云:“正尔自行,故不计价。”乙初不欲去,谓其徒曰:“彼贱其价,是诱我也。得非包藏祸心乎?”舡人云:“所得资者,只以供酒肉之资,但因长者得不滞行李尔。”其徒信之,乃渡。乃市酒共饮,频举酒属乙,乙屡闻空中言:“勿饮。”心愈惊骇,因是有所疑,酒虽入口者,亦潜吐出,由是独得不醉。洎夜秉烛,其徒悉已大鼾,乙虑有非道,默坐念咒。忽见舡人,持一大斧,刀长五六寸,从水仓中入,断二奴头,又斩二伴,次当至乙,乙伏地受死,其烛忽尔遂灭,乙被砍三斧。背后有门,久已钉塞,忽有二人从门扶乙投水,岸下水深,又投于岸,血虽被体,而不甚痛。行十余里,至一草舍,扬声云:“被贼劫。”舍中人收乙入房,以为拒闭。及报县,吏人引乙至劫所,见岸高数十丈,方知神咒之力。后五六日,汴州获贼,问所以,云:“烛光忽暗,便失王乙,不知所之。”一疮虽破,而不损骨,寻而平愈如故。此持《如意轮咒》之功也。 (《广异记》)

五六天后,贼船群盗在汴州被捕,在审问时,其首领说:“当时我连杀四人,正欲杀第五人时,烛光忽灭,就再也看不到他了。”再说王乙,虽身上有伤,但却未损骨头,没几天,就康复如初了。在这个故事中,作为佛家子弟的主人公躲避开了一场横祸,色彩甚是玄奇。其实,最令人关注的是,王乙的遭遇,在无意中为后人透露出唐朝中期的社会乱象:在当时,以摆渡为幌子而劫杀过往客商的强盗,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