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时,有个人叫石井崖,自小舞枪弄棒,身手不凡,成为村子的里正即村官,但他又稍微有点文化,所以很不甘心,想走另一条路,后来开始读经学儒,自号“书生”。
这天上午,石井崖起身去县城里买衣服。从他所在的村子到县城,路途不近,得翻越一座大山,山中往往有猛兽、强盗,石井崖随身带了刀枪,以作防备。一路走来,钻进大山,走了一段,看到前面有清湍的溪流,他正欲渡过,猛地发现旁边的巨岩上似乎站着几个人。
石井崖慢慢地转过身。
他向石上望去。中间一人,道士打扮,身着红色,面色甚黄。两个青衣童子站于两侧。他听那道士说:“明天中午,我要吃石井崖充饥。但此人阳气正壮,又擅武艺,不可轻心。我当作法,使你们幻化人形,前去收缴他身上所携带兵器。”
青衣童子齐声道:“遵命。”
红衣道人没有想到,后来他陷入了一个圈套。
只说石井崖,他感到很恐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想跑,但刚跑了几步,发现身后没什么反应。他回过身来,见那道士与童子依旧如故,似乎没发现他。但怎么可能?他就站在那巨岩之下。他试探着在岩石下走了一圈,道士与童子仍对他没什么反应:难道他们看不见自己?石井崖暗自盘算,觉得遇见了怪异之事。
石井崖一路狂奔,越过溪流与密林,等跑出大山后,天色将暗。他看到前面有一家客栈,于是投宿其中。由于心神不宁,他再没什么兴趣去县城买衣服了,而是在这家荒村客栈住了下来。这天晚上,突然有两名陌生军人来到客栈。石井崖在窗户后看到他们在昏暗的灯光下的剪影。迟疑时,自己所在的房间的门开了,二军人出现在石井崖面前:“你就是石井崖?”
“正是。”
“据我们所知,你身上私自携带有兵器,把它交出来。”
惊恐中,石井崖欲交出兵器,但突然想到那个红衣道士的话,所以偷偷地把所带长枪的枪头拔下,暗揣于怀中,只是将枪杆与腰刀交出。
收了兵器,二军人微笑而去。
但石井崖仍未离开客栈,他不知道一旦走后,会有什么厄运降临在自己身上。但由于盘缠用尽,所以店主屡次赶他走。没有办法,石井崖只好前行。离开客栈没多远,至三岔口,四周丛林甚密,石井崖感到有些不妙,正踌躇时,一猛虎现于眼前,扑过来直吞石井崖,后者恐惧到顶点后,突然什么也不怕了,施展自己的武艺,于怀中取枪头直刺老虎亮于空中的腹部,正中其要害,那虎辗转而死。
石井崖者初为里正,不之好也,遂服儒,号书生。因向郭买衣,至一溪,溪南石上有一道士,衣朱衣,有二青衣童子侍侧。道士曰:“我明日日中得书生石井崖充食,可令其除去刀杖,勿有损伤。”二童子曰:“去讫。”石井崖见道士,道士不见石井崖。井崖闻此言惊骇,行至店宿,留连数宿,忽有军人来问井崖:“莫要携军器去否?”井崖素闻道士言,乃出刀,拔枪头,怀中藏之。军人将刀去。井崖盘桓未行,店主屡逐之。井崖不得已,遂以竹盛却枪头而行,至路口,见一虎当路,径前取井崖,井崖遂以枪刺,适中其心,遂毙。二童子审观虎死,乃喜跃。 (《广异记》)
按故事所说,那虎死后,青衣二童子现身左右,察其已死,欢呼雀跃不已。这就有些奇怪了,那青衣二童子本是虎妖道人之侍奉,为什么在虎妖道人死后而如此高兴?只有一种解释,二童子也是被虎妖道人摄来的,被迫在其门下,只有除掉虎妖道人才可脱身。所以也可以这样说:他们化身军人索要石井崖的兵器时,发现后者将枪头藏了起来,但没声张,回去后告诉虎妖道人,说已将石身上的兵器清除干净。
如果说在这个故事里虎妖化道士于荒野害人,那么在《广异记》所记载的另一个故事里,虎妖化身装成了政府官员,出入于官衙。这个故事发生在浙江松阳县。一名樵夫入山砍柴,日暮欲归,忽逢二虎,紧急中上树避险,二虎终不能及,其中一虎对另一虎说:“假如朱都事在,此人断是难逃了。”随后,一虎守于树下,另一虎走了。不一会儿,第三只虎出现,其身细长,善蹿跃,几乎要抓到树上的樵夫了。樵夫腰下有刀,危急之中,抽刀砍去,将其前爪剁伤。那虎疼得大吼,遂与其它二虎逃逸。樵夫未敢轻易下树,挨到转天天亮才落地还家。后来,有村人问其遭遇,樵夫相告。村人惊异:“我县衙内,有负责文书收发的朱都事,昨夜伤手……”村中数人同往朱都事处打探,得到消息,朱都事昨夜出行,手部受伤,正卧床养伤。众人互视,知其为妖的可能性极大,于是乃禀告县令,后者听后很是吃惊,不想与自己共事的人竟有虎妖之嫌疑,于是派人潜伏于朱都事的寓所,欲以火烧之,结果是:“朱都事忽起,奋迅成虎,突人而出,不知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