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哩走哩者越走越远了,

眼泪花花儿飘满了,

把心淹过,

眼泪花花儿把心淹过了。

吃过晚饭后,沙平镇镇长祁贵独自到街上蹓跶。但他转进已经停产的针织厂大院子时,听到了悠扬的、动人的凉州花儿,他径直走到了飘出歌声的窗前,一台织机前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边“咔嚓、咔嚓”织着毛衣,一边在放声歌唱:

走哩走哩者越走越远了,

褡裢里的锅盔也轻下了,

心上的愁肠就重下了。

穷光阴把我爹害苦了,

爹爹他走到口外了,

丢下呀母女俩受罪了。

院里的迎春花开败了,

我们把爹爹想坏了,

清眼泪淌成个大海了。

在“咔嚓、咔嚓”织机的响声中,祁贵还听出有人在哭泣。他顺着窗户循声望去,一位50多岁的农妇在哭着……只见她手里拿着已经织好的帽子,麻利的在帽子上扎着花蛋儿,她就是小姑娘的母亲。

他推开门走了进去,小姑娘停下织机吃惊地望着祁贵,祁贵也望着小姑娘,她长得很清秀、很干散,一件旧的短袖衫穿在她很单薄的身体上显得很宽大。一看就知道她家里并不富裕……他想,如果给这个漂亮的女孩子穿上好衣服,她肯定是更好看的。

“哟,是祁镇长呀!”杨小平妈认出了进来的人是镇上的镇长,忙擦去眼泪惊喜地说:“快坐、快坐。”

祁贵坐下问:“大娘,这是你女儿吧?”

“嗯。”

“人干散歌唱得也干散呀。”祁贵接过小姑娘双手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说。

杨大娘告诉他,“干散啥哩?把人的心都唱碎了。”

喧了一阵,祁贵就知道了她们家的大概。杨大娘说她女儿叫杨小平,她家在镇附近的杨庄村,丈夫为给她治病,债借了个一屁股两肋巴……由于还不上针织厂杨老板的账,她娘俩就来给杨老板干活顶债。这两年厂子黄了,她娘俩更得赚点钱,一来还债,二来她小哥又考了个大学。本说不让他上大学了,可是庄邻们都说娃子能考上大学不容易,挖窟窿借债也得让上。于是,杨大娘心一横就让上了。这不,旧账还未还上,又添上了新愁,小平她爹到新疆去搞副业,出去一年了连一点音信也没有,她大哥在煤矿,也开不上支,孤女寡母的,太不容易了……

杨大娘说着说着,眼泪就像断线的珠子,扑噜噜流了下来:“怪就怪我不争气,前些年老害病,这下可好,她爹没有了,我这病也好了……”杨大娘说着擦了把眼泪。

“别这样说,”祁贵宽慰道:“杨大叔肯定会回来的。……你放心,你生活困难我们镇上来帮你。”

第二天,祁贵把自己家里仅有的5000元存款从银行拿了出来,交给杨大娘还账。杨大娘说啥也不收祁镇长的钱,她也是不敢收呀,可是,那天的祁镇长很坚决,他帮杨大娘还账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

他说:“大娘,我虽然当着镇长,可我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镇长是干啥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我的工资是不高,可我月月有个麦儿黄。再说了,我家又不在镇上,花钱的地方不多。你收下这笔钱先还上账,等你挣上钱,再慢慢还我,另外,我先想办法把小平大哥调进城里,他就能拿上工资了,这是一。这二呢,让小平学个技术,我也想法在城里给她找个干的,这钱不就来了?”

杨大娘见祁镇长说的情真意切,非常感动。她听说过这位祁镇长的为人,别说是在镇里了,就是在全汤县,也是呱呱叫。再说了,如果能靠上镇长这棵大树,也是她们家的万幸。

想到这里,她一把拉小平给祁镇长跪下了。她说:“快给祁镇长磕头,谢谢他的大恩大德。”

此后,祁镇长和杨小平家就走得越来越近了。他隔三差五的来杨家坐一坐,吃一顿两顿家常便饭。杨大娘呢,时常也让杨小平给祁镇长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杨大娘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你镇长在镇上没有个家,有啥要小平干的活,你就吭声,让小平给你干去。

起初,祁贵也确实没有想要沾杨小平便宜的意思。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对一切有困难的人,他都乐意诚心实意帮助。所以,杨大娘像所有得到过祁贵帮助的人一样,把祁镇长当恩人看待。他下乡三天、五天回来,她总要杀一只鸡让他吃,他呢,下去几天就受罪几天,他自己不吃老百姓的,还给全镇干部都订了条规矩,下乡自带干粮。所以,每次下乡回来,他总要在杨大娘这里解馋,好好的吃上一顿。当然了,他十次有九次都变着法儿给杨大娘在其他方面给予必要地、力所能及的帮助。